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的特征、意义以及建设框架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本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数字环境下的新型发展形态,并呈现出技术性、开放性、互动性等新的特性。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缩小数字鸿沟、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提升服务整体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应逐步建立相应的设施体系、内容体系、传播与服务体系以及保障体系,通过统筹整合、分工协作,实现各类型、各机构公益性数字文化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文化数字化成为一项国家工程、战略工程和民生工程。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和信息机构,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文化数字化的价值认知及对图书馆带来的机遇,明确图书馆大力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必要性。在落实过程中,图书馆具有目标契合优势、先行先试优势和推广应用优势,应该通过宏观顶层设计和微观基础设施层、资源建设层、推广应用层、评价完善层的具体建设路径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3.
4.
李林 《出版广角》2021,(3):6-10
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数字文化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数字化及其深刻、泛在的社会影响力,也将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由数字化所引发的国家文化安全系列问题应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一方面,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数字文化安全,数字文化产业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对国家文化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区域性公益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文章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介绍了和平区推进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分析了其建设特色与建设内容,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机构吸纳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够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文章通过梳理资金捐赠、资源内容贡献、参与公共数字文化事务管理、实施建议反馈和评价监督等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模式,并对高校学生访谈以收集原始访谈资料从而进行质性研究,分析发现其参与治理存在着知晓情况偏差、参与环境对参与治理支持较弱、感知情况较差、个人条件的限制等现实困境,进一步提出创新宣传方式,有效深入推广,开拓参与渠道,改善参与环境,优化参与流程,拉近与公众的距离,鼓励个性化与多样化参与,培育参与治理的人才队伍等策略,为促使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各国政府在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的主导作用及相关政策与法律的保障作用,调查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项目,分析了不同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整合中的异构资源元数据互操作方式,以及资源整合平台的功能设计。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是: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构,扩大可用资源的范围,数字资源整合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资源整合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同时采用归纳、比较、综合等分析方法,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与特征、现实困境、国外经验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该领域研究总体经历了萌芽探索、快速发展和稳定推进三个阶段。相关议题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研究受政策与实践驱动性强,研究观点从分歧迈向共识,研究重视国外经验引介。建议今后应用系统思维回应研究议题的复杂性,基于实证分析层面拓展研究方法与范式,吸纳多学科理论知识强化跨学科研究,并跟踪国内外理论实践前沿丰富研究议题。图1。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解读为背景,详细梳理了济南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情况,并针对济南市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应用新媒体与新技术创新服务体验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公共数字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在梳理文化治理能力评价和公共数字文化评价研究现状、阐释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及治理能力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评价目的 、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1.
数字转型是21世纪最深刻、最基本的变化。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数字技术的更替交织催生新的文化方式与图景。本文以“媒介技术”为经,以“平台迭代”“日常生活”“数字青年”为纬,通过爬梳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概述2012年末至2022年末的10年数字文化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可供性的影响下,一系列超级数字平台的出现和更迭构建了融合互嵌的新场景,并带来了新的文化政治意涵;数字技术高度渗透于“休闲”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与文化的动态博弈形成独特的“圈子”与“仪式”、“亲密”与“鸿沟”、“情感”与“劳动”;中国语境下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以网络流行语、粉丝文化等文化景观连接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研究认为:数字文化研究发轫于数字技术与当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以技术为主线的研究视角更新了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数字文化研究更多地整合了政治经济学视角。数字文化在走向融合的整体性路径中仍生动地体现了在地及个人的“过往和活生生的经验”。作为一个天然的跨学科接合领域,数字文化研究应更鲜活、有力、深入地介入当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介绍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发展状况,概述了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进展;归纳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并就其统筹规划、经费保障监管、技术标准、网络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考评等方面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设施。采用网络调查法,从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平台功能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省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运营稳定性、服务资源丰富性、服务功能完善性、服务供给平衡性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未来应重点加强平台运营规范化、资源整合、平台功能完善、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寇京 《北京档案》2018,(6):44-47
为应对"数字化革命"浪潮对英国档案事业的挑战,2017年3月,英国国家档案馆制定了英国档案数字化战略.本文在对相关战略文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英国档案数字化战略的五大重要特点:规划清晰,目标明确;以用户为中心,高度重视用户需求;建立广泛的商业合作关系,争取资金支持;重视数字文化的培育;多项措施协调配合,形成体系,并提出了自己对于英国档案数字化战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字盗版因其破坏了版权产业对其产品的流通控制及其非盈利性知识共享理念而被广泛认为具有颠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反抗潜力。然而,数字盗版对全球音乐产业的转型推动以及中国电影(数字)盗版对好莱坞文化霸业的暗中助推却表明,世人应该从数字盗版的文化反抗幻象中清醒过来,应该从版权话语体系及其权力实践所支撑的消费主义空间中抽离出来.只有彻底地抛弃知识与文化私有产权概念而转向一种数字公地式的知识与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数字盗版所想象的信息自由乌托邦才能获得独立自洽的正当性和可能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阅读的文化价值出发,本文探讨了数字阅读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理性认识数字阅读的文化悖论,认为阅读是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数字阅读正在参与数字时代的文化塑造与文化转型,并重新聚集与整合知识的力量,在更高层次创造“数字人文”的特质,为21世纪的人文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通过对公益性数字文化、公共数字文化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比较分析,指出以跨系统合作、机构间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异构整合,是构建公共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而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的制度安排,对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引入文化治理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9.
鲁方平 《兰台世界》2017,(12):121-123
数字文化讲师团是文化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为改变传统的宣传数字图书馆的培训方式和服务理念而成立的一支宣讲队伍。本文通过对数字文化讲师团的阐述,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成立数字文化讲师团的实践经验以及现实意义,为使得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真正发挥作用,浙江省"数字文化讲师团"的成立,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赵彤  邝敏琪  杜雨蔓 《传媒》2023,(24):32-35
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的道路上,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不断出圈。而广电媒体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纷纷积极布局数字藏品市场,将数字藏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设计并推出了大量融合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美藏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开拓数字藏品新领域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全民共享,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本研究基于广电媒体涉足数字藏品的背景,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地方广电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推出数字藏品对于助力文化传播的意义,以期为广电媒体数字藏品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