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东西"趣话     
"东西"两字本是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为东,日落的方向为西,"东西"就是东方和西方,也可以泛指方向。"东西"除指方向外,可以用作物品的代称,还可以引伸来指人或动物。一、指方向。相传,有一个商人,父母去世后进行合葬时,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违背了当时的规矩。商人遍访亲朋好友求救,看看能用什么法子补救一下。大家一时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求到  相似文献   

3.
刘麦田 《现代语文》2009,(10):151-153
“於是众僧闻知,心怀惊怖,各自东西回避,尽谋走计”是《庐山远公话》中的一句话,其中“东西”一词有两种理解:一是作状语,解释为“处处、到处”;二是为动词,意思是“奔走或流亡”。本文运用语法、语义学知识,分别就前一种理解的合理性和后一种分析的欠妥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嫌老宰相年事已高,就提拔了一个年轻人当了宰相。国王想试试新宰相的能力,就出了一道题让他回答。题目是:“什么高,什么低,  相似文献   

5.
物欲时代是东西小说创作社会现实背景。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关注特殊社会形态下人性的状态——即普遍地“荒诞化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得东西的小说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6.
7.
"东西"这是我们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遂雅·称谓》一书中记载:"称物曰‘东西'也."可是,你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用"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组合起来指代物品呢?这里有不少有趣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物日东西"虽然由来已久,但"东西"一词的起源却一直没有有理而且有据的说法.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一词的先源.  相似文献   

9.
伴着点儿头晕目眩 ,我开始写这篇东西。我的这个想写点儿东西的欲望 ,已经在心中荡漾了很久。我的确也该写点儿什么纪念我这一年来的生活。或许当我几十年后打开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本子 ,细细读过这篇东西后会感慨良久。我之所以把这叫做“东西” ,因为这样更能让我畅所欲言。这一年我过得很充实 ,它是我这些年中的一个亮点。这一年让我学会对人生进行思考。这一年让我成熟。2001年8月 ,当我选择用我的眼光来正视未来的时候 ,我不知所措。一种深重的悲伤把我包裹起来 ,密不透风。我沮丧。我在浑浑噩噩中坐进了高三的教室 ,而我是高四生…  相似文献   

10.
甲:你知道什么是“东西”吗?乙:这谁不知道?是指方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太阳落山的一方是西。甲:是这样的吗?那就请你举个例子吧!乙:可以。这条路东西长5千米。这“东西”就是从东到西,指的是走向。甲:不尽然。“东西”在这里固然含有道路走向的意思,但主要是指这条路的距离。乙:噢,原来“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后,表示距离。甲:不尽然。乙:那还表示什么呢?甲:表示事物呀!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这里的“东西”就表示事物。告诉你吧,“东西”还能表示人呢!乙:这不是骂人吗?你真不是东西。甲:我不是东西,你是东西?乙:我们都不是东西,我…  相似文献   

11.
史春花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说:"出去买点东西""这个东西挺好看的"等等,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或听到"东西"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方向,而是泛指"物",那么为何称"物"为"东西"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物"为"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其中"东"读阴平声,"西"读轻声,有两个意义: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欢的感情色彩)。人们常说的"买东西",骂人时讲的"老东西",称赞小孩时的"小东西"就属上述两义。那么,"东西"一词使用了修辞吗?  相似文献   

15.
"东西"的文化内涵及其英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西”一词系由两个单个的方位名词“东”与“西”组合而成,其化内涵十分丰富。历史源远流长。在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日常用语中更是不可或缺。其内涵由最初的指方位,发展到指物品、人、动物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词序为“东西”而非“西东”亦有缘由。其英译亦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现在,学生对作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状态,即越熟悉的东西越写不清。为什么越熟悉的东西越写不清呢?究其原因,笔认为:  相似文献   

17.
"东西"起初是两个方位词,表示"东方"和"西方".在现代汉语中,"东西"已演变成了一个词,具有两个基本义项:①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②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东西"古今词义相差甚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一些探索成果,谈了"东西"一词由词组变为一个词的词义演变的具体历程及后起义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东西的小说以幽默和反讽著称,幽默、诙谐的叙述话语中蕴籍着某种生命的伤痛与苦涩。结合程桂婷对东西小说的评论,从叙事内容、叙事场景和叙述语调等方面揭示了东西小说的形而下的叙事特征以及东西叙事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东西     
汉语老师给外国学问:“东西”这个词究竟怎么解释?老师回答说:凡一般物质和精神的事物都可以泛称为“东西”,有时还可以用来指人。学生听了,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