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理概念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如果学生缺乏明晰的地理概念,就会影响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理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和城市化"一章教学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等几个概念形意相似,较易混淆。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立足于现代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从中心性、中心地及中心地扩散域等理论出发,获取相关理论数据,并联系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将中心地扩散域的空间界定理论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通过在ArcGIS 10平台进行基础数据的矢量化、数据库的建立等步骤,最后使用克里格插值法进行空间分析,从而使城市扩散域的空间界定在GIS软件平台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根据景气循环原理,运用扩散指标数模型,分析了福州市房地产市场景气循环周期。文章建立了福州市房地产景气状况分析体系,分析了福州市房地产运行轨迹,评价了福州市房地产目前的景气空间及短期内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间,福州市房地产经历了"不景气—景气—不景气"状态变化,预测在1~2年内仍将持续当前的不景气状态。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影响和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并带来新的问题。要保证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城市和城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起同土地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感应空间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应空间的研究也迅速展开。该文在对行为地理学和感应空间的有关理论进行阐述后,结合这些理论对旅游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的拓展生产了新媒体,新媒体的特性重塑了城市空间。从新媒介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逻辑来看,新媒体的流动性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新媒体的产业性孕育城市空间经济、新媒体的艺术性标识城市空间文化、新媒体的智能性更新城市空间体系。新媒体没有取消空间,而是改变了空间。新媒介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框架和生活节奏业已成为今天新城市化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我们的所有生存领域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就说是睡着了》细致地描绘了城市的街道、家宅、地下室和街头的人群,并在种种微观的物理空间形象中浓缩人物的心理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了20世纪初期纽约的物理空间和人群景观。罗思借助城市空间叙事,批判性地思考了自身在城市中的投影和现代美国城市中移民的艰难处境。他怀着一种梭罗式的乡村情结,呼唤人们回归和谐稳定的乡村田园。  相似文献   

8.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文明一向受国内学者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很少重视作为雅典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的雅典城市空间.以城市空间为视角,对古代雅典城市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古代雅典城市空间的特点及其与古代雅典人行为和观念的互动效应,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古希腊精神文化传统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能为现代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中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显著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已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们已成为市民休闲纳凉、沟通交往、散步闲谈、修身养性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景观设计,本文探讨的目的就是能够总结一些规划设计的原则,在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避免一些设计误区,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更富有人性化,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创造怡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10.
11.
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一文,从生产方式出发,围绕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问题的表现形式、社会危害及其成因与解决办法作出了科学的阐释,依据居住属性是住房的根本属性这一唯物主义视点对资本主义城市住房优先追求商品属性的价值扭曲行为展开了批判,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城市住房治理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资本主义城市住房问题的一篇光辉文献。该文虽然形成于19世纪,但于21世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时代其理论效力仍然在场,对于我们批判审视资本主义城市住房质量的改善、理性看待苏联城市住房治理实践以及科学把握新中国70年来城市住房治理实践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安徽省61个县域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产业聚集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县域产业聚集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特征,且安徽县域产业聚集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即产业聚集不仅促进本区域经济增长,也会对相邻县域经济增长具备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对安徽县域产业政策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发展型地方政府理念的驱动,促使我国城市空间的解构,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职住空间分离、商业空间高端化、交通空间通达性差和公共空间私有化,由此诱发了城市治理的困境和风险.城市治理困境的消解,需要回归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推动城市空间价值转换和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文化遗产的特征分类,探讨了在徐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使一些遗产的物质形态、内涵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合,从而更加生动深刻地展示历史文化于城市中,使城市自身成为一个充满感召力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当下与未来人类绝对主流的聚居模式。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上,从古代美好的城市梦想,到现代恐怖的城市梦魇,城市的危机让人感动迷惑也引人反省。理想的城市是人们追寻的终极目标,生态城市的提出是人们的设想与探索。用整生论生态美学观照城市,揭示传统城市对单一价值的追求和城市与自然的疏离是城市出现危机的根源,而真、善、美价值的整一与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整一而实现的整体价值与城市和自然的融合是理想城市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民族的凝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凝聚以后,还有变化,要么分裂、破坏、倒退;要么统一、建设、进步。对于中华民族,后一道路是唯一出路,凝聚并没结束,还要继续凝聚,这就叫中华民族的再凝聚。中华民族再凝聚的根本,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凝聚,其目的就是要在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宝库中,再增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以确保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王箕裘 《大学时代》2006,(11):19-21
文章首先从分析建设和谐城市的历史背景入手,论证了构建和谐城市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改革开放初显成效之后城市化进程中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步入小康社会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再分析“和谐”的文化背景,论证了和谐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文化建设。接着阐述城市化的含义。然后就如何建设和谐城市,并结合长沙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实际,指出了目前城市建设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国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深刻的内涵,在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增长时期,需要对国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认真研究。在国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尚待提高的背景下,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集约利用包括国有土地资源在内的一切有限资源。促进国有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应该充分利用国有土地资源,突出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的使用,充分挖掘城市用地潜力尤其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饭店空间布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饭店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合肥市星级饭店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区位与分布影响因素,探讨其形成原因,地域分布存在问题研究其对策,以为合肥星级饭店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并促进合肥星级饭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