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经意照镜,头发泛起缕缕白丝,感触万千。记得刚满17岁那年,步入黄石市图书馆,恍然28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啊。回想走过的岁月,没有大成就,也未枉度人生。出版4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十多次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如果说,在学术道路上有点进步,我说,这与省图书馆启蒙分不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 相识 弹指一挥间,我在陕西省图书馆工作10个年头了,可是我与她的相识却是在25年前,从那时起,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她。那时的我才10岁,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进图书馆大门的一瞬间,目之所及,是雄伟、庄严、宁静的图书馆阅览大楼以及扑面而来的阵阵书香,还有六、七层高的书库大楼,让幼小的我诧异,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书呢!自此,这里也就成了我儿时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业余戏曲爱好者。早在10年前,为庆祝武汉业余京剧研究社的成立,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以李维康、张学津为首组团来汉,于当年3月6日在江夏剧院联袂献艺。李维康是第一届“梅花奖”的得主,第二届“梅花奖”则为张学津夺得。在北京,他们  相似文献   

4.
在人民广播播音70年研讨会上,作者追述了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与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并提出了几点思考。本文认为,人民广播70年的历程中播音主持的语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节目样式、媒体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本文对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三点期待:播音员主持人要在观点上“称王”、要产生大家、提高群体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屈指算来,我与档案行业打交道已有40个年头了.   开始接触档案是我参军入伍后的第二年.1969年初.我所在的部队--沈阳军区工程兵130团2营7连的老文书调离,经连首长研究决定,把我从通讯员的岗位上调任文书兼档案员工作.文书这个职务官虽不大,但作用不小,被老兵们戏称为连队的"5号首长"(连长是1号首长,指导员是2号首长,副连长是3号首长,副指导员是4号首长).部队文书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连队公文的起草、文件的收发、战备物资的保管、重要会议的记录以及保管战士的档案.……  相似文献   

6.
黄晓新 《出版参考》2015,(20):39-40
一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三十岁了,到了她的“而立之年”.三十载筚路蓝缕,几代人沐风栉雨,开启山林,终于迎来了今日的春华秋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作为一个新近加入者,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忆起自己虽不在其中、但与研究院多年来的情缘.  相似文献   

7.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天地》节目,从1995年由录播转为直播后,依然保留了《乡镇企业之声》这个栏目,依然由我负责编排。我编(乡镇企业2声》栏目已有20多年历史了,虽还没有磨出一把“利剑”,但我与乡镇企业却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那是1977年初冬,我带着采写社队工副业(乡镇企业的前身)的任务,去承德县采访。县长张德奎是当地人,他陪我们转了三个乡,最后来到他的家乡下板城双庙大队。这里海拔1000多米,处在黑山的坏抱中,不巧逢上大雪,汽车不能下山,竟在山上滞留了5天,正好做一次深入采访。队里款待我们,一日三餐,餐餐有酒,…  相似文献   

8.
<正>我学的专业是经济管理,不曾想到毕业后会在税务部门工作,更不曾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回想,人生其实是由一个个选择编织而成的,当初不经意的选择,竟已成为自己耕耘不辍的事业光阴荏苒,转眼已在税务系统工作23年了,而其中1 5个年头竟是在档案管理岗位上度过。今天,我愈发感觉到当初的选择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  相似文献   

9.
我坐在电脑前轻轻敲打着键盘,宛如叩开心扉一般,往事在我胸中掀起阵阵难以平静的波澜。参军到部队后,当我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报》,便喜欢上了这份离我最近的报纸。看到报上的文章有不少是写我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所以也给了我一种写稿的冲动和勇气。从1987年开始,我便提笔给《解放军报》写稿,怎奈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写作时靠的是照葫芦画瓢,所以,投进邮箱的稿件一篇篇如石沉大海。尽管如此,那时每天一份的《解放军报》我都嫌来得太迟,每到一份我都会迫不及待从头看到尾,希望能找到有我自己名字的文章。然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我没有停笔…  相似文献   

10.
我爱书,书伴我一生.我的一生和书难解难分,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情缘. 一、图书馆让我看到图书世界之大 我童年就喜欢读书.不过,那时候没见过如今这样琳琅满目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儿童文学.我真有点儿妒忌现在的孩子,他们能够有许许多多五颜六色、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我小时候,一来印刷事业不如现今发达,二来家庭条件实在太差,父母又没有让孩子读书、开发智力的意识,我所见到的只有小学课本.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我上初中的时候,常到新华书店和锦州市图书馆去转悠,才知道图书世界之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档案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三十年。我原来是个利用档案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后来成为本市一个区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可以说我与档案工作有情有缘,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自幼随父母下放,农村长大。读书的小学是牛棚改造,一个民办老师教三个年级的教学点。 农民疾苦,历历在目,不敢忘怀。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自古素有"岭南都会"的广西玉林市一个书香文化浓厚的家庭,母亲是教师.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学校图书室的隔壁,每天看着人们的进进出出,我就产生了好奇.  相似文献   

14.
述说了未预料到当图书馆馆长之事。“杂家”当图书馆馆长的好处是:知识面广、思路开阔、适应性强。但要当好大学图书馆馆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三年多的馆长工作历程深深体会到:当馆长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认真读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以以书会友、以文交友、结识读者、广交知音;可以促使自己不断严谨治学,谦虚谨慎,提高科研能力和学奄水平。图书馆事业是大有前途、大有奔头、大有干头的事业,决心为之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15.
从跨入三尺兰台,加入档案工作队伍至今。已整整十二个年头了。这十二年里。有过令人欢呼雀跃的掌声,有过不被人理解的泪水,但更多的是一路默默走来洒下的无数辛勤汗水。如今。回首走过的这些年的历程,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千言万语,涌至笔尖……  相似文献   

16.
17.
从初次接触装裱到从事档案修复工作,算来已有30余年,我如花似锦的青春也在似水流年中溜走. 记得30年前的一天,父亲要参加省里举办的书画展览,作品写好后,请杨凤兰老师装裱.杨老师是现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夫人,也是当时河南省为数不多的装裱大师,能拜求其装裱也是一幸事.作品装裱好父亲就派我去取,我如约到了杨老师的单位--郑州市群艺官.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童年时代的"图书管理员"情结,中学、大学时代与图书馆结下的深厚情缘,以及成为一名真正的图书馆工作者后对工作的挚爱与感悟,抒发了对书籍和图书馆的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19.
屈指算来,我与档案这个平凡而神秘的行业已打交道38年了。开始接触档案,是我参军入伍后的第二年。1969年春,我们连的老文书调到沈阳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经连首长研究决定,把我从通讯员的岗位上换下来,接任文书兼档案员工作。文书这个职务官虽不大,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日,《条冽》正式实施了。为落实《条例》,依托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省档案局(馆)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成立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服务人员。对新的丁作岗位我犹如第二次就业,备感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