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对于中国纪录片产业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同时新批准上星了上海、北京两个纪实频道。这一系列为推动国产纪录片发展而做的努力,让众多业内外人士真实感受到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来了大踏步发展的春天。但这个春天对于地方台而言是否一样温暖?地方台在这个春天里又该如何培育自己的纪录片之花呢?当下中国纪录片异彩纷呈、精品不断,2014年央视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0年10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我国国产纪录片发展而提出的一项专门文化政策,明确了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是纪录  相似文献   

3.
由于纪录片频道实行制播分离的机制,这使得纪录片频道成为整个纪录片行业的大买家,为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其开播以来不断飙升的收视率,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纪录片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这一以真实为本质的影视艺术形式似乎天生缺乏市场属性.虽然国际上纪录片的商业化早已成气候,但中国的纪录片行业起步较晚,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业界充斥着诸如"纪录片是不是商品?是否应该商业化运作?"之类的讨论.然而近几年来,中国的纪录片行业开始提速发展,从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到后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发布与落实,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现象级作品的成功,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市场50多亿元收入,中国纪录片在"冷静"多时之后,走过"春天",迎来"盛夏".  相似文献   

5.
读数     
《新闻前哨》2014,(1):5-5
随着《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精品纪录片热销海外,在低调了多年之后,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朱了发展的春天.日前.2013中国(广州)闻际纪录片节促成纪录片交易合约价值总额1.5亿元人民币.创造历年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历经13年的发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专业化纪录片节,也是国内唯一具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纪录片产业平台,全面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有效带动了纪录片专业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大力推动了中外纪录片的交流、交易与合作.本届纪录片节呈现以下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国际上,纪录片的商业化早已成气候.中国的纪录片行业起步较晚,然而近几年来,开始提速发展,从2010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到后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出台与落实,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现象级作品的传播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50多亿收入来看,中国纪录片在"冷静"了多时之后,先后迎来"春天"、走进"盛夏",热度前所未有.行业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也离不开将各方资源连接起来的"好平台"助力.2016年12月12日-15日, 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召开,《传媒》作为受邀媒体持续关注,笔者连续两届参与报道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一直对其集政府背景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平台属性于一体而深感好奇.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好平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  相似文献   

8.
吕洁 《青年记者》2017,(8):59-60
新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受到苏联电影模式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纪录片都以政治宣教载体的形式呈现. 1983年的《话说长江》和1986年的《话说运河》成为80年代我国纪录片的转型之作,其表现手法开始注重生动的细节和艺术个性.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标志着我国纪录片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道路,成为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①2000年前后,娱乐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最受欢迎的部分,纪录片的发展受到冲击,北京电视台的《纪录》、安徽电视台的《东方纪事》等一大批知名纪录片栏目相继停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头十年.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纪录片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的策划、制作、营销能力有待提高”.此后,我国纪录片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新媒体平台下的探索性实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发展终于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机遇面前,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从2011年年初开始,对全国省级电视台2010年的纪录片制作与播出状况展开了调研,并对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做...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市场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的电视台逐渐开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收视率成为衡量一切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重视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纪录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纪录片的市场化现状不容乐观。而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的电视台逐渐开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收视率成为衡量一切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重视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纪录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纪录片的市场化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何苏六 《传媒》2013,(2):31-33
2012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有诸多起色,可以说是整体回暖的一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2010年10月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改变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首开纪录片专业频道——纪录频道,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变化,使得2011年成为中国纪录片新的开局之年. 而2012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出现了全面涌动的态势,多年不见起色的产业化方面,也有了新进展.首先是国家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得以落实并推进,成为引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种内在原动力.其次是,原本几乎由国家电视媒体机构独占的纪录片生产,也逐渐开启社会化创作的新思路,使得纪录片生产能力大大提升,纪录片的多样化得以实现.新媒体对于纪录片的热情和效应日益彰显:一方面技术上的巨大能量,让纪录片的传播能力大大拓展;另一方面,平民化个性化的特征,让纪录片的门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弭璐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50-152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纪录片栏目相继被撤销。但是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China瓷》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大片相继涌现,打开了海内外市场。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然进入了大片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14):53-56
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是加快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从产业化的角度审视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对中国纪录片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指出,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关系性力量,实力的生成需要在国际纪录片产业的比较中才能得以彰显。就现阶段来看,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需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二是大力创新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世界表达;三是努力加强中国纪录片国际营销;四是深入推进中国纪录片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15.
项迪 《东南传播》2012,(1):68-70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文化产业是由"两种经济"系统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金融经济系统和文化经济系统。由于我们一度忽视了纪录片产业的金融经济系统,以至于形成了纪录片产业美学热、市场冷的局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深,现在有一批纪录片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陆续走上了市场化的探索道路,但我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却还是不容乐观。笔者拟用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理论来解读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地 《视听界》2006,(2):20-24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纪录片产业纪录片的经济特性纪录片的经济价值纪录片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在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上,影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被视为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三大法宝。它们对于竞争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言。但是,说到纪录片,就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了。这也是纪录片节目在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市场长期处于配角地位的原因之一。本人认为,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新闻节目相比,纪录片的价值就像白酒或红酒一样,虽然可能没有啤酒那样普及和那样的销售规模,但是,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纪录片开始了转折性变化,其标志便是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政府机构,国家广电总局显然认识到纪录片的独特价值以及当下处境,中国纪录片市场疲软,电视化生存维艰,海外纪录片的巨量引进和不断重播严重压抑了中国国产纪录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侯洪  刘杰 《现代传播》2007,(1):98-100
近年来,中国当代主流纪录片的国际题材的开拓与创新,标志着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它提升了主流纪录片的美誉度和亲和力.本文试图就新时期以来,我国主流纪录片国际题材的创作与传播略做一回望与总结一是回眸近年来中国国际题材纪录片的谱系;二是关注中国主流纪录片的使命与书写高度.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档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国产电视纪录片鼎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为代表引发了一拨收视热潮。然而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生产特点以及此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大行其道,使纪录片进入寒冬期。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创下收视率纪录,《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陆续热播,国内首个专业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脱困,以及从2009年开始的有关加快纪录片发展的信号频频出现在国字头文件中,“限娱令”下纪录片又获新的发展空间……种种现象让低迷的纪录片市场再度复苏并燃起希望。《档案》、《西湖》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问世,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春天来了吗?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牢牢掌控观众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必须真实,但是要达到真实的首要条件是纪录真实.在纪录片革命的今天,我们已经从以词为主、音乐打成的那种制片方式中前进了一大步,进入到了用同期声来表现现实了.但我们决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