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组成与特征,读者空间系列及读者流线以及设计原则,并对未来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阅览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场所精神和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汕头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优化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和对当今读者全方面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新时代读者的行为特征,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拓展阅览空间设计的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试论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特征为前提,阐述了建设以用户为中心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以人为本,也就是以读者为本,正日益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发展的方向,也是衡量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志。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来说,追求以读者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本主义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改进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并营造和谐、人性关怀的人文氛围。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形势下任何在以读者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琰 《图书馆论坛》2012,32(2):19-22
文章突出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阐述建立行为属性表分析不同类型读者行为的典型特征和规律及管理措施,重点探讨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流程的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检验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为参观型读者做好服务工作,有助于宣传古籍保护知识,推介馆藏古籍资源,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章在分析参观型读者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籍阅览室为参观型读者服务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即以某种特色藏书、某种特色服务形式和某一特定读者群为专门服务对象的服务.其服务没有固定的服务模式,要结合实际,因馆制宜.特色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可以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三个方面找寻其途径和方法.介绍了广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馆藏优势开发特色信息资源、开展特色服务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目前“以读者为中心”理念在图书馆贯彻与落实不力的主要表现,剖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现状,从教学、学习和创新三个层面提出面向未来学习的空间建设思路。此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为例,阐述了其教学支持、学习支持、创新支持三类空间的建设背景、设计方案、特色服务及建设成效,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建设实践,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空间改造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介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现状的基础上,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明德讲堂为例,总结其经典阅读空间服务实践经验,并提出推动高校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经典阅读空间服务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延伸服务为目标、个性化服务为方式、能动型自主学习为宗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自信的创新型知识人才。  相似文献   

19.
空间问题一直是图书馆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图书馆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以学习为中心的空间场所,空间功能由以前的资源存储型转化为读者使用型,物理空间向适合读者学习、讨论、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等需求转化。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空间的特性需求,并结合技术设施的配置,提升不同空间的学习功能,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空间。对高校图书馆空间框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图书馆用户多种需求的深层思考,学习型空间以及信息资源和技术对学习的支持是图书馆角色的挑战,也是高校图书馆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