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出生在北中国边缘黑土地上的萧红,以其独特的写作享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一个个悲剧命运的女性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贺晓宏 《新闻爱好者》2011,(16):132-133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  相似文献   

4.
张正华 《大观周刊》2012,(48):17-17
萧红为了揭露和控诉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和残害,用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展示出家乡妇女们动物般的生成状态,并形成了她小说中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5.
陕西日报记者杨前进撰著的《笔下春秋》,近日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宁宋健、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力贞为此书题词,陕西省记协主席、原陕西日报总编辑张光为此书作序。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萧红研究已经拓展到乡土、人道主义、哲学等多元领域,陈琳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文化观照——评〈生死场〉》、王智慧的《〈生死场〉:生命荒原的赤裸展现》等文章从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的角度解读《生死场》,为萧红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但由于这种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缺少文化原理的  相似文献   

7.
谁能绘得萧红影?这是聂绀弩先生悼念萧红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寂寞的、难以命名的萧红。这也是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都要面对的提问。现代中国作家中,萧红有着哀婉的生命历程和卓异的写作成就。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经验抒写,构成一曲天真与经验融合的哀歌。在乱世中,天资聪慧的萧红很快通过时代知识风尚获得启蒙,同时,她也用自己多舛的命运换来的人生体验审视着一切启蒙。女性对世界坚  相似文献   

8.
我低吟着晚唐诗人许浑的名句:“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不禁勾起了一缕轻烟似的清愁,也就无端地想起了你和属于你生命个性符号的两个字:“萧红”。一年一度的五月端阳,我长吟《离骚》,追念那位“带长铗”、“冠切云”、“行吟泽畔”的忠愤诗人,我也就不能不联想到你,因为正是两千多年前屈原投江的这个日子,82年前的这一天,萧红,你带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了人间,预示中国文学天宇,一颗女性新星即将灿然升起。1932年,你带着处女作小诗《春曲》走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1933年10月你和萧军出版了《跋  相似文献   

9.
萧红,原名张乃莹,30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近百万字的珍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国风土画卷,倾述着她寂寞的人生。她虽早早离开故里,但家乡人民并没有忘却她。1986年,呼兰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复了萧红故居,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前来缅怀瞻仰这位女作家。16年来,故居已经接待了24个国家的160万人,其中5600多位中外名人留下赞美萧红故居与怀念萧红诗词、墨宝600多幅,400多位研究萧红的专家学者捐  相似文献   

10.
我读过一些赞美大海的散文,可说是各有特长,但比较起来看,多是赞美大海广阔、(氵肃)深和磅礴气势的,像罗马尼亚作家杰奥·博格扎所写的《织女》,还是比较少见的。作者伫立大海面前所感者深,所写者新,所以说这篇散文有自己的个性。 作者把大海比喻为织女,就赋于了大海一个美丽而生动的形象。大海是一片蓝色的汪洋,织女是一个善于织  相似文献   

11.
依着诸多见汪者的说法,端木蕻良是萧军萧红婚姻的破坏者,端木与萧红婚后情感关系并不好,更有置重病萧红于危境不管的行为,所以长久以来端木的为人颇受非议。近几年,端木夫人钟耀群、侄子曹革成撰文著书致力于为端木“翻案”,钟耀群的《端木与萧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1月第1版)就  相似文献   

12.
这本书占据的位置很隐蔽,就立在那排书架的最下一层.书页已经泛黄,但"品相"却还完整,显然自从落户到这家图书馆,它已经被人遗忘多时了.或许以前笔者的目光也不会在这本书上停留,是最近的一次采访让笔者记住了一个有着中国名字的美国人,而这个名字正清清楚楚地印在这本书宽宽的书脊上,那就是"韩丁".书名采用了曾经代表一个时代变迁,如今却几乎被遗忘的词汇--"翻身",它的副标题进一步帮助读者诠释了对这个词汇的理解:"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相似文献   

13.
江亚平 《军事记者》2001,(8):28-29,35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个怪物相随相伴,这就是战争——人间最残酷、最血腥的游戏。战争令民众遭殃,使生灵涂炭,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他们关心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冲突即新闻”,而战争作为各类冲突的最高形式,其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战地记者”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赵靖 《图书馆建设》2002,(1):105-106
本文力图通过对萧红及有关萧红作品、评沦文章的网页介绍,使大家认识萧红、欣赏萧红的作品,并 能够起到宣传哈尔滨市图书馆网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众多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首度合作,诠释和解读中国城市人文的作品集——《读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6月出版。这本书里,写作者都是当代作家,写作的对象都是城市(近100个颇具特色的中国城市)。当代作家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捕捉和诠释城市,让我们既能够从中发现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谈到写农村社会、写农民生活的作家,不能不把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作为重要人物评价。他们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一贯的创作主张、大量的优秀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赢得了重要地位,并被研究者称之为“山药蛋派”。这几位作家中,赵树理在“文革”中被折磨至死,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悲剧。其他几位熬过动乱年月,重新获得写作权利后,焕发热情,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然而,遗憾的是,继1994年束为辞世后,孙谦也于1996年3月5日走完了76年的人生路,永远停止了笔耕。孙谦的…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起不同寻常的绑架事件    绑匪绑架了中国人,而其目的并非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
萧红的魅力     
1980年到1986年.我在北京市文联当了六年专业作家。那时候。还不兴将专业作家“折合”为行政级.没有什么一级、二级之分。但作家们开会,必分为两组,而且要错开时间。开头儿,我不知何以为此。一次,我们那组开会,一贯给我忠厚温和印象的骆宾基老前辈.在一位发言者平淡的话语中.忽然满脸溅朱地大声插入一句:“端木是个坏人!”大家愕然,发言者才知,自己不该偶然提到端木蕻良。事后,我听林斤澜大哥当面指点,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