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学习方式。但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一:探究无效度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股脑都拉出来探究。问题过于烦琐,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效率。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时,学生说了很多:荷叶怎么会是一柄大伞呢?“”为什么要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为什么在池塘静静举着?”“为何说雨点会唱歌?“”嬉戏”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
每当大考、期末临近,一些班级就会在黑板上设立一个醒目的“考试倒计时”牌,督促师生绷紧神经,为考出好成绩而努力拼搏。“考试倒计时”对于督促学生学习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倒计时”的负面影响也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曾经在考生中作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愿在班上设立“倒计时”。理由很简单,复习本来就很紧张,而一进教室抬头就是“考试倒计时”,心里就越发焦虑,整日惶惶然,压抑得很。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紧张则适得其反。 “倒计时”,非但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三个字 :“实”、“疑”、“活”。“实”即“真实、扎实、朴实”。教学的“实”即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深入地学习。“疑”即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自发地去学习。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良好的兴趣呢?如何始终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呢?笔者的体会是,在教学中适度地进行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教学,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对满足学生的好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二、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  相似文献   

5.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二节内容。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做了一定的处理,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促进自主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去实践,去创造;通过探究活动建构“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核心概念,为以后学习“动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考前心理不外乎3种情况:一种是过度紧张,一种是满不在乎,还有,一种是适度紧张。前两种情况都不足取,只有“适度紧张”才是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锐,答题准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科学课程(以下简称《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探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课后布置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学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推行“探究”式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研究能力。我们尝试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回归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增添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内容,采用了“角色扮演”、“情景会话”、“假设实证”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实验课程,我们还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机制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1.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变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为学习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目前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没有求知的欲望。兴趣在思维之中,思维在活动之中,没有活动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产生“乐学”的动力。我们应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2.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疏导,就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都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培养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追求.因此目前探究式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已不少见.但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行为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能否为学生搭建恰当的脚手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此“恰当的脚手架”可以说是既不降低探究问题的要求又能为学生提供适时帮助的教练式的教学支援.为了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如何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金燕 《中学生物学》2008,24(5):63-64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其含义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学习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对探究过程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和点拨;对探究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提高教学行为的“含金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林水清 《江西教育》2004,(11):41-41
“探究原理”即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探求事物本质的原理,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以设疑、探索、研究的眼光去审视、讨论。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巧妙地运用“探究原理”激活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新鲜感,产生好奇心.对语言具有争议,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整理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尤为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将“探究原理”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适度指导策略,是指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合作、促进、引导的身份积极介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教材、不同反馈的信息,给予一定程度的启发和点拨,提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意见,使学生壅塞的思路“峰回路转”。  相似文献   

15.
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参与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数学学习,但焦虑过度或过敏性焦虑会使学生失去平衡,不但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严重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理解,但如何将探究付诸实施却困难重重。学生如何参与并熟悉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得诸多的科学知识和积累更高的科学素养,这是科学教育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行为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教师倘若能明了探究的过程,熟悉不同的探究阶段,认识并揭示探究过程的要素,给学生更多习得的机会,那么将会大大提高探究教学的效率。为此,本文通过“水沸腾前水层温度分布情况科学探究”教学实例的具体分析,阐述教师如何在探究目标指导下把握探究活…  相似文献   

17.
喻华宝 《江西教育》2004,(11):15-16
“双休日”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实施的,目的是让人们在经过一周的紧张学习、工作后有一个更好的休息调节过程可是时下高校有些学生在“双休日”感到茫然、无聊、空虚.在过双休日时产生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8.
黄雪梅 《学苑教育》2012,(14):45-4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趣味教学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处理好学生的探究发现式学习与教师的适度引导、帮助的关系是有效探究的保障.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产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领悟,教师则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把握好“干预度”,做到“收”“放”自如.本文试图通过对椭圆概念的三次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趣的体验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刘桌件事产生兴趣,才会有了解他、探究它、解密它的动机,才能对学习产生求解、创新的意识。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有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