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最忌随人后”(苏轼语 ) ,“文章最忌百家衣”(陆游语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要创新 ,首先思维要创新。构思作文时 ,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 ,能使作文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训练操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径。1 第一节 ,模仿思维运动。此种思维活动的形式有点像“学说话”。俗话说“依样画瓢”。模仿是借原文形式 (局部的或整体的 )表述自己的内容 ,如同小孩仿大人的说话方式说自己的话一样 ,本身就有创造成分。“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茅盾语 )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要领 ]鲁迅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 ,他的作品 ,全部就…  相似文献   

2.
杨颖 《儿童音乐》2007,(12):71-74
教学思路:学生喜欢小动物,爱看它的憨态,乐意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的活动方式适合他们的心理与他们的爱好,在表演和游戏中学会知识:在模仿动物的叫声时了解声音的长短;通过对动物的动作模仿,使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通过对歌词的创编,使思维敏捷开阔,得到发展;在对动物生活的体验与模仿中,使他们感悟到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3.
幼儿爱模仿,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幼儿的语言也就在这种种模仿之中掌握并发展。但是幼儿在语言的模仿过程中,常会出些“差错”。这里所说的“差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幼儿因知识、能力等限制,模仿时出了差错;一是教育者眼里的“差错”。这里笔者想联系实际,对这两种“差错”谈点粗浅的看法。某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我的飞机开始飞”的语言游戏。A:我的飞机开始飞。齐:飞到哪里去? A:飞到B那里去。B:我的大象开始走。齐:走到哪里去? B:走到C那里去。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明确指出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要“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深思的问题 :语文教育的疆界在哪里 ?它是不是需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 ,无疑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 ,有目的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动地去思考、去想像 ,从中获取知识的信息。课外的语文活动 ,只有尽可能地纳入这个轨道 ,并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高军 《中学理科》2007,(2):45-45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发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氛围,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启发学生部分或全部模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课内外活动中,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发现“新”的现象、再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归纳出物体运动过程或物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在语文教育中很少重视民俗文化在教学当中重要作用,尤其在古典诗词中富含有大量特定的民俗文化常识,学生没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储备和民俗文化底蕴,就不会领会到作者的用意。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去弥补学生民俗文化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帮助学生积累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古典诗词当中的民俗文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古典诗歌当中蕴涵的民俗文化,不仅积累了民俗文化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古典诗词的蕴涵的深刻含义,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孔子闩:“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 不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学生都只知道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 知识,机械模仿优秀学生做题方法,所以他们很多都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是自己 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借助和依赖于老师和同学 的帮助,逐步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懒惰。如何让小学生从小就爱 上“数学思考”,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通过本节活动课,巩固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有苴动物的教育。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苹果图片、布景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课 通过自然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种动物。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自然界中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在今天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抓问题,找条件”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有了问题,就产生为解决问题寻找条件而开展的思维活动。如何“抓问题,找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例如:赵桥化肥厂7天共生产化肥1575吨。照这样计算,八月份(31天)能生产化肥多少吨? 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有一个“中间问题”,中间问题不解决,思路就通不过,应用题也就解答不了。如何解决呢?教师不能单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法,而是要根据认识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学习和生产活动中通过感知来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思维来研究(思考)和解决问题.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电脑及声像录制设备可用以贮存大量知识信息,故而减轻了人们繁重、呆板的记忆工作,继而以饱满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去.那么,是否在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就该将“记忆”打入“冷官”,一味地强调创造性思维呢?待别对于制图教学而言,机械制图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是有思想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更离不开思维的“运动”。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运动的“场”,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至关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指导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呢?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方法论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学法指导就实质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去进行认识实践。下面,笔者仅就其中的“实践”、“联系”、“发展”三个重要的思想观点,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自然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1 引入新课 ,激发思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识中 ,就必须设法去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让学生惊奇、产生疑问 ,进而激发学生思维。如教学《弹性》一课 ,一上课 ,用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在教室里突然放飞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接着提问 :“你们想玩这飞机吗 ?你们想做这飞机吗 ?你们想知道这飞机为什么能飞吗 ?”等一系列问题 ,激起学生思维兴趣。2 探究实验 ,促进思维高年级实验探究大多按“假设———实验———结论”的程序进行 ,每个教学环节教师…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课中发展学生的推理 能力,不是去向学生搬弄逻辑术语,讲 解逻辑知识,而是要有机地渗透在各 项语言训练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运用推理去展开思维活动。笔者就教学实践所得,略述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挖掘内蕴因素,概括“推理”模式。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包含有简单判断推理内容的课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以使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思维流程来。这样,抽象逻辑思维也就能较好地得到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如何吸引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融入娱乐性、趣味性为主的课程?教师要创造和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真正把开启体育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找准兴趣点,从“好玩”入手,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找准疑问点,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找准关键点,从“需求”入手,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找准练习点,从“模仿”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教师就要由知识布道者转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己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导演”。如何导演学生的活动 ?本文就如何写好“剧本”即设置学生思维活动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维的拓展与深入 ,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严重存在“三重”、“三轻”的教学方法。即“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与数学学科的特点不符,违背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违反了学生认知规律和认识发展的需要。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  相似文献   

18.
设疑问难是促使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有了疑,教师才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解疑,学习新知识。然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怎么去产生“疑”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去科学地设疑;学生善于问难。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凡不拘泥于死记书本知识,不依常规模仿练习,通过自己独立自主地观察、思考、计算、操作等活动,探索“新”知识、确定“新”思路、发现“新”规律、完成“新”设计、制作“新”作品、提出“新”问题、表达“新”观点等都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显露。如何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注重问题的求异性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教学中适时开展求异思维训练,是培…  相似文献   

20.
徐斌 《湖南教育》2005,(4):39-39
有教师来信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确,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但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不是就可以淡化“数学味”而强化“生活味”呢?请看徐斌老师给出的意见。曾经的数学课,计算教学总是那样的单调、枯燥(复习→示例→模仿→训练),应用题教学则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