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受到了英国女性文学、哥特式小说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一一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爱》中的一位女性角色伯莎.梅森,明显受到读者的忽略、漠视甚至产生误解。现从疯癫而又清醒、角色定位与人物原型、人物塑造的特定意蕴等几个方面,尝试解读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5.
《简·爱》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女主人公简爱追求超脱物质、自由平等、纯洁健康的爱情婚姻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启迪现代女性应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要维护女性的尊严和人格独立,并努力实现经济的独立.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引人之处不在于其主人公麦克白的悲惨结局,而在于他从一个怀有野心的平叛英雄堕落为弑君篡位的暴君的转变过程及其心灵遭受的煎熬。作品充满恐怖的气氛:女巫、凶杀、幻觉、恶梦、鬼魂、反常现象、半夜的敲门声等,具有明显的情节恐怖刺激、气氛阴森恐怖、充满悬念等哥特因素。  相似文献   

7.
田美丽 《培训与研究》2007,24(1):1-3,66
《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是中国和欧洲两部重要的古典文学名著,两者都塑造了一批英雄豪杰,但他们的情爱世界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女性在英雄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其次,英雄的贞节观和爱情观不同;最后,英雄禁欲的原因和后果也不相同。东、西方英雄情爱观念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两性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邢菲 《英语广场》2023,(10):64-67
本文以成长小说为视角,对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自我探寻进行了分析,发现简·爱的成长经历了自我塑造、自我认同和自我重建三个阶段。在自我塑造阶段,简·爱幼年时期失去双亲,忍受舅妈的冷漠对待,内心充满恐惧和自卑感;在自我认同阶段,简·爱在洛伍德学校不断地读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渐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自我重建阶段,简·爱始终追求平等自由,通过六年的学习生活,逐渐掌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崛起,资本主义扩张的黄金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我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女性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夏洛特的《简.爱》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以《简.爱》为研究文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对女主人公简.爱女性意识觉醒具有双重效应,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与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简.爱性格的影响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崛起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一人物形象.本文就简·爱对门当户对的婚姻的追求历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Jane Eyre is considered as a realistic novel with Romanticism.The author Charlotte Bronte built a new woman fighting for th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in a patriarchal society in the novel.However,another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makes Jane Eyre a great work is the Gothic elements in Jane Eyre.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Gothic features through analyzing several extracts in the novel.  相似文献   

12.
灰姑娘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她作为模板赋予新的内容,写出了《简·爱》。她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但主题一样:通过个人努力,最终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莎白和简爱分别是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这两部小说都属于“灰姑娘”的模式,两位女主人公历经曲折最终都找到了美满的归宿,但由于身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她们的性格和婚恋观也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钟情于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崇尚她在小说中描述的与传统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精神。本文意在通过比较和对小说中的情节分析来探求女主人公的反传统性。  相似文献   

15.
《简.爱》通过对女主人公曲折经历的描述,塑造了一位对生活、爱情和社会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在挫折和不公面前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从她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中,她的独立、倔强,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充分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17.
《简·爱》通过主人公简.爱在逆境中的成长经历及其与罗彻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受人歧视、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自由爱情和经济独立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18.
《简.爱》中蕴涵着家园追寻的母题。面对身体和精神的一次次放逐,简.爱并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勇敢执着地踏上寻找家园的旅程。与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结合后,简.爱终于在芬丁庄园构筑起身体的家园,又用罗切斯特的爱情营造起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意义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取决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是说,简·爱的形象决定了这部书的艺术成就,她的性格发展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展开的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简·爱性格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较全面系统地领会作者的艺术匠心,并进而准确地把握简·爱形象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