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尔苏藏族是处在“藏彝走廊”之中的一个族群,主要分布在小凉山地区。至今对它的研究见之甚少,与此同时,尔苏文化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尔苏藏族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调查研究也逐渐增多。二00五年九月下旬,作者就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组织的对石棉县蟹螺藏族乡的尔苏藏族进行的经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主要负责婚丧部分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关于先秦时期嫁娶季节的问题,学界历来说法不一。传统观点之一认为只有春季为依礼嫁娶之期,另一种则认为嫁娶之期在秋冬;令人则主张由于部族文化的差异导致先秦嫁娶季节以这两大系统并行。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切实际的,各种证据表明,先秦时期嫁娶实际是四季皆宜的。  相似文献   

3.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09,24(4):116-118
建国之后,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和文化氛围的改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改变,其中包括嫁娶区位的改变.在建国之后的近60年中,农村居民的嫁娶区位一直处于由近及远不断扩展的趋势之中,这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使全国各地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平衡,各地人口结构比例尤其是男女性别比例更加趋于合理.它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山神崇拜源于远古藏人的民间信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简要的叙述了新龙藏区的山神崇拜习俗的历史渊源并对当地藏民在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煨桑"仪式及"十三"年节中的"拉泽"仪式祭拜山神的活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以宗曲流域藏族丧葬习俗中普遍流行的土葬和火葬为主要内容,浅析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和周边民族间的交往等因素对其葬俗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作者的调查,主要叙述藏族安多方言区乙什扎藏族部落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的婚姻习俗,说明这一时期乙什扎藏族部落比较藏族安多方言区传统婚姻习俗已发生变异,并分析了影响传统婚姻习俗变异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藏传佛教信仰对藏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因为相对稳定的文化内核,保持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的本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7.
青海祁连藏族在风俗习惯上不仅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和各民族交流融汇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同时,受祁连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又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入了解祁连藏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公正评价其优良习俗的积极作用和不良习俗的消极后果,探讨藏族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变迁,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创新之路,将有利于促进祁连藏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活习俗不仅是物质民俗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其中积淀着浓厚的宗教内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藏族服饰、饮食、住房等生活习俗的田野调查,去探讨藏传佛教对该地区藏族人的生活习俗的影响,这无疑对藏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藏族是湟中县的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民族的多次分化与融合,在民族风俗上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其着装服饰,婚丧嫁娶等习俗体现出了农业区藏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对于周代嫁娶时间这一问题,《毛传》以为婚期当以秋冬为正时,郑玄笺《诗》、注《礼》却认为仲春二月为婚娶之正时。通过对《诗经》、《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周代大夫以上社会阶层婚娶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确定集中在夏历的仲秋至仲春之间,而士庶阶层的婚娶集中在夏历仲春之时。如果把郑玄与《毛传》之说指向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两种观点都为有据,从而可以正确解读《诗经》中有关婚娶的诗歌,加深对周代礼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藏族丧葬习俗中,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是藏族地区使用最多的一种葬仪,丧葬文化十分贴近人民的生活,颇受藏族人民的关切。因此,藏族丧葬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令人注目、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从这个角度讲藏族丧葬文化与其它藏族文化的形式相比,更能直接地反映藏族这一高原民族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情态,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甘孜州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其余零星散布于全州各县。至今丹巴羌族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当地汉、藏、回等其他民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本文试从丹巴羌族的居室、饮食、服饰、刺绣、民歌、器乐、舞蹈等方面,结合笔者在羌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作浅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佤族婚俗为例,分析了在整个婚姻仪礼的过程中,男方家在不同的时期要杀四头猪一头牛的惯习,对佤族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以及这一惯习在佤族家庭和社会网络中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怒江勒墨人“公房”看其婚恋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勒墨人是白族的一个支系,勒墨人居住于怒江州泸水县洛本卓等地,他们的生活习俗保存着大量的白族古老习俗,今天在怒江流域还可以看到勒墨人最后的“公房”。勒墨人称供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公房”叫“观那好”,汉语的意思是“逛情侣的房子”。勒墨人的婚姻经过定情、订婚、结婚三个过程。在婚俗中有优良的传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一些应该丢弃的糟粕。  相似文献   

15.
塔吉克族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塔吉克族的婚姻规则以及隆重的婚礼仪式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高原气息。同时婚礼仪式对塔吉克族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婚礼习俗与其他礼仪一样是传承的、变化的、发展的。作为地方民俗之一的湘阴婚俗,有它自己的内容和特色,也有它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它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洞庭湖区的民间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音乐和婚姻都是音乐文化人类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音乐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从二者的共同文化特征入手剖析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为载体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上海近代婚事习俗变迁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开埠以后 ,随着西方商品大潮的冲击和文化观念的登陆 ,上海地区的婚事习俗在形式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无论是结婚使用的一系列物品 ,还是结婚需要履行的一系列仪式 ,都同以前有了本质的不同 ,而同这些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婚的内涵和隐含在结婚形式背后的哲学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从而完成了近代上海婚事习俗的一次断裂。  相似文献   

19.
绩溪民俗词是绩溪民俗历史发展和绩溪方言历史演变的产物.绩溪民俗词是绩溪民俗事象在方言中的反映,是绩溪方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绩溪方言区别于其它方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