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新天地。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和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  相似文献   

2.
曹海燕 《教师》2011,(25):66-66
一、案例呈现 在我上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不做小霸王”。我先让学生观看插图,图上一位男生在拉扯女生的辫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完后,我又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站在生命的高度,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充满着智慧的、灵性的、活力的数学课堂中,开启心灵的智慧,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生命的灵性。一、创设问题情境,点亮灵性课堂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这就要求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新特点.本文结合课例分析,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发生。教师要捕捉这些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运用教师的智慧去耐心引导学生,使数学课堂异彩纷呈,充满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6.
透视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有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课堂上只有数字、符号、公式,而没有激情,没有高潮,缺乏生机和活力。一节课上下来,老师往往是口干舌燥,学生却收获甚微。我把这样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数学文化在演绎、发展的过程中.为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不断奋进,并作为一种理性精神.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愉悦.那每一个小小的数学符号充满着生命力,无不闪烁着精神火花。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数学课只有得到孩子的喜欢,孩子才会沉浸在数学之中,才会愿意学习。数学要想得到孩子的喜欢,就要让数学回归科普、回归生活,充满乐趣,引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与思考。这样生命的精彩就会在数学课堂上涌动。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不少小学作文教学,在相当程度上,漠视甚至践踏了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细微的体悟,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导致学生作文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由“小课堂”扩大到“大课堂”,创设多元信息组合的广阔习作环境,让生活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们解放肢体,放飞思路,自由、真实地表达,使他们拥有一个真正创造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去年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课,上课内容为高三英语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当时有十几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听课,课后,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对本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课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的课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终端效果持肯定意见,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当时的课堂设计为: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不是配角,而是主角,教师就相当于导演,引导学生如何把主角演好。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被广泛地认为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笔者认为,教学需要预设,尤其是精心预设才能让动态生成走向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不是配角,而是主角,教师就相当于导演,引导学生如何把主角演好。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主  相似文献   

13.
俞瑾 《教师》2011,(22):42-4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在师生相互合作、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和"独到见解"。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每个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惊喜,把生成的信息灵活运用,变为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生成性的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临场的尴尬,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灵活处理,教学就会真正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跳出尴尬,又能衍生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说:"预设"与"生成"构成了新课改中的一对基本矛盾。预设给生成留空间,生成在预设中突围,以生为本,突破预设。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许多教  相似文献   

16.
潘采方 《考试周刊》2012,(22):56-57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知识互动,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的氛围中,从而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成全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下面就苏教版必修四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谈谈数学新授课以“情境导入一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展示交流一点拨提升”的“生命化”教学模式。旧为水由  相似文献   

17.
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关注生命与发展,使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本文从六个方面作了些探讨:给学生情感的课堂,给学生当主角的课堂,给学生个性张扬的课堂。给学生动态的课堂,给学生对话的课堂,给学生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张高平 《江苏教育》2010,(12):62-62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中,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那么,如何在互动课堂中激发师生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侯娟芳 《考试周刊》2012,(86):67-68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一、预设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