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俞晓红 《学语文》2006,(1):48-48
“处”是敦煌变文中的一个高频词。钛目乾连冥问救母变文》中18段韵文,有15段用“……处”句式作为引导,如“吸着和尚化为灰烬处”:《降魔变文》有16个“处”字句,如“舍利弗共长者商度处,若为——”。另如《王昭君变文》:“乃哭明妃处,若为陈说。”《李陵变文》:“李陵共兵士别处,若为陈说。”《张义潮》:“汉将雄豪百当千处。”《张淮深》:“不觉流涕处,若为陈说。”《汉将王陵变》:“二将斫营处,谨为陈说。”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赵氏孤儿》与歌舞伎《忠臣藏》同为传统复仇悲剧的经典作品,可两部戏剧中复仇直接执行者的身份却相差悬殊,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分析中日传统"家"制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中“来”的多种用法,分析了“来”用作动词、助词、语气词的不同语法特点。特别指出一些人们熟悉的词语在《庐山远公话》一书中被赋予了新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书,一生读书,而书是读书的丰硕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读书的过程又是思索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过程。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5.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李山《<诗·大雅>若千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是近年来《诗经》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上坚持《诗》与礼乐文化的一致性,又力图探求《诗三百》的实际,因此也都是带着沉重传统负荷的“诗经原始”。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校注》堪称学术名。这部凝聚了黄征、张涌泉先生八年心血的精心之作,是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敦煌语言字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前半部(1—611页)为黄征教授执笔完成,后半部(612—1220页)为张涌泉先生执笔完成。这部敦煌变全集和会校会注,反映了敦煌变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赵氏孤儿"故事折射出如下集体心态:程婴舍儿救孤的情节及呈现方式体现出故事作者们将某些伦理原则预设性地置于其他伦理原则之上的伦理独断心态;将人的意义局限于作为实现先验伦理原则的工具;对贤圣人物内心世界"独白性"的想象。而在作为参照系的法国改编本中,伦理原则的对等辩难和人面对强势伦理原则时的自主空间则得到了呈现。  相似文献   

8.
《隐秀》是近几年来《心雕龙》研究中比较关注的一个篇目。或有论以为,《隐秀》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是东方艺术迷人魅力的理论根据之所在。刘勰提出的“隐秀”论,己成为中国艺术贵神韵意味的奠基之作,在美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刘勰之后,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严羽的“兴趣”说以及王世祯的“神韵”说等各种范畴,用“隐秀”基本上都可以涵盖。  相似文献   

9.
王华 《少年读者》2008,(5):20-22
读着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大家应该一下子就想到了它的主题——热爱祖国了吧! “祖国”两个字是神圣的,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它都有着一种崇高的感情。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经典文字里蕴含着这一高尚而美好的情感。儿时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爱国故事源自当时最浒的评书《说岳全传》。  相似文献   

10.
唐末文论家司空图提出了"四外说"的意境理论,并大力标举王维。试图以"四外说"为理论框架,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鸟鸣涧》的意境层次。司空图意境理论包含的象、景、韵、味的基本内涵,为后代文论家倡导的情、景、理之意境理论打开无数法门。  相似文献   

11.
一、裘士雄等的绍兴民俗说鲁迅在《阿Q正传》第一章说:“我曾经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徜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为什么阿Q倘使“八月间做过生日”一定是“阿桂”呢?裘士雄等人《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版)认为与绍兴民俗有关。因为绍兴人习惯用人出生的时令来取名。在鲁迅家乡浙东一带,农历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另外叫法:一月叫茶月,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梅月,五月叫榴月,六月叫荷月,七月叫凤仙月,八月叫桂月,九月叫菊月,十月叫笑蓉月,十一月叫荔枝月,十二月叫腊月。绍…  相似文献   

12.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研究史上一部最早全面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著作。在有关虚词的问题上 ,徐锴继承前人成果 ,在“词”的界定、性质及取象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清代袁仁林在著《虚字说》时 ,继承徐氏观点并进一步予以系统化及升华  相似文献   

13.
聚焦理论是西方叙事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据此来分析《三言》以期解析出传统话本小说在叙事聚焦方面的某些特点。由于话本小说采用了模拟书场的格局,对书场效果的刻意追求,强调功利的价值取向。使其在叙述声音方面选择了固定的全知叙述者,在叙事眼光上选择了“环形”聚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婷 《考试周刊》2011,(14):26-27
在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几乎都有一种美丽而孤独的气质。其代表作之一的《敦煌》中回鹘王女清冷美丽的形象和悲惨的命运,更是一种"寂寞之美"的极致体现。本文试以《敦煌》中的回鹘王女为对象,从"寂寞之美"的两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与"物哀"的关系三个方面,浅谈《敦煌》中女性人物的"寂寞之美"。  相似文献   

15.
说“行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提到了“行李”一词,这个词值得品味。 先说一说“行吏”。吏,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相似文献   

16.
《黄帝说》及其他《汉志》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书·艺文志》所录15家小说已全部亡佚,但其中的《黄帝说》即公孙卿于元鼎四年献给汉武帝的“札书”,《史记》、《汉书》中存有佚文。《封禅方说》也在《风俗通义》中存有佚文。《周考》、《臣寿周纪》、《虞初周说》多讲周制周事,其出现与汉成帝时的建始改制有关。15家小说多为西汉方士伪托之作  相似文献   

17.
清晨,太阳艰难地从地平线上爬上来,扬着灿烂的笑脸. 小鸟的歌声把刘玲玲吵醒了.她掀开被子"呼"的一下坐起来,双手习惯地揉揉蒙眬的双眼,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昨晚她做了一个恶梦,吓得她大喊大叫.她镇定一下情绪,抬头张望着木窗子,只见窗边照例挂着一只破竹篮,篮里有半篮青菜.她"吱呀"一声打开门,十分轻松地取下竹篮.  相似文献   

18.
《何氏语林》是明清“世说体”小说中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其地位仅次于《世说新语》,它对《世说新语补》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内容上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探讨司马迁及《史记》对蒲松龄的影响。在文学思想方面 ,蒲松龄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精神 ,提出“寄托孤愤”理论 ,并把它应用到小说创作中 ;在文学创作方面 ,《史记》传记体结构影响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一向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本文依据黑格尔的“情境说”,将希斯克利夫放在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中进行动态的考察,并认为,希斯克利夫固然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的复仇从根本上却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还显示出高贵性和坚定性等古希腊悲剧英雄所具有的英雄品质,正是这种合理性和英雄品质使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形象焕发出特殊的光彩,赋予他深长隽永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