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油田石油勘探开发进度的加快,寻求一种能适应多种不同井况,并能更高效、快节奏的排液工艺技术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以埕岛油田为例,系统总结和对比上述几种常见试油气体排液工艺,并简要概括了各个排液工艺的优缺点,对于在现场海洋平台条件下,有针对性的优选气体排液施工艺,确保安全、高效、快速井筒排液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探井压裂后间喷时间长,影响压裂返排一体化工艺下泵时机的问题,从分析工艺实施步骤入手,设计了带压转抽工艺方案,进行了油管封堵、联作泵投放、连续杆动密封等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探井有杆泵带压转抽技术,有效提高了压裂井间喷阶段排液速度,降低了储层污染,缩短了试油周期。  相似文献   

3.
路雷 《内江科技》2012,(3):120-121
OMNI循环阀通过周期性的环空加压、放压来实现不动管柱多次开关井作业。本文介绍了四种使用OMNIN的APR测试工艺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工艺特点。使用带有OMNINN/APRON试管柱,能一次完成射孔、酸化、气举、测试等多项作业。能够大大的提高测试成功率,有效地缩短测试时间,降低试油成本,减少试油对地层的污染。针对不同的井况及试油方案,合理的应用OMNIN能有效地解决完井测试中的实际问题。在印尼MaduraN块的第一口探井Dolang-dolang-1井的测试过程中,采用OMNI阀与LPR—N阀联合进行地层测试。  相似文献   

4.
文南油田由于没有整装气田,纯气井少且散,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文南油田开发要求的采气工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项采气工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调研,在文南油田以往各项排液采气工艺效果基础上,筛选出现场应用较多、比较成熟的并且具备成本低、效益高、方便快捷特点的化学助排工艺、氮气气举工艺、小泵深抽工艺和管柱优选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在文南油田进行推广应用和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5.
胡慧莉 《内江科技》2011,32(8):101-101,125
针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压井液接触地层造成地层伤害及注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泄压时间长的问题,冀东油田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进行作业施工。该技术在冀东油田中深层、深层区块注水井中已成功应用42井次,省去了作业过程中压井、放压等工序,避免了使用压井液造成的地层污染,把对周围油井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大限度保持了油气层原始状态,节省了注入压井液和排放井内流体泄压的时间,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修井成本。  相似文献   

6.
水力泵抽油工艺除了应用于油井采油以外,近年来在探井排液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稠油、高凝油、斜井及工况复杂的特殊探井排液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获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介绍了水力喷射泵联作工艺技术的工艺特点、主要设计参数及探井排液中的应用。该工艺可通过压裂、排液及测压等联作施工,方便、准确地测取地层物性参数,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泡排技术是用于自喷采气井上的排液采气井技术。随着地层能量的降低和积液加剧,气举、泡排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已经不能维持气井自喷生产,机抽排液成为濮城油田气并排液采气的主要手段。但机抽排液采气受泵深和泵效限制,仍有一部分井筒积液排除,造成了生产压差降低,近井水锁效应,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把以前主要用于自喷采气井的泡排技术应用于机抽排液采气井上,可以降低油套环空液柱在并底产生的流压,提高气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8.
唐礼骅 《内江科技》2011,32(9):122+136-122,136
地层测试通常采用二开二关三开抽汲的工艺,但对于低渗地层及不同试油目的,该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测试采用二开抽汲二关长时间探边测试工艺,可以通过抽汲诱喷油层,改善井周渗流条件和降低油层污染程度,获得油层的真实产能,利用Saphir软件进行模拟探边测试设计,使得测试设计更具合理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热化学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提出并应油田工艺措施,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在部分稠油井和稀油解堵中有一定的应用。传统热化学技术存在反应时间不可控,进而安全不得到能保证。曙光工程技术处在总结传统热化学技术基础上,开发出可控热化学技术。并将其与气井排液技术相结合,再次开发出可控热化学气井排液技术这一新型复合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传新  魏进雷 《内江科技》2009,30(5):106-106
在对外石油技术服务中,OMNI阀与LPR-N阀联合进行地层测试,只需周期性的环空加压、放压即可实现不动管柱多次开关井作业。利用OMNI阀不同的功能状态能反复出现的特点,OMNIN与LPR-N阀联合使用的测试管柱,还可以完成酸化替液、气举诱喷等特殊作业。针对不同的井况及试油方案,合理应用OMNI阀和LPR-N阀能有效解决完井测试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试油过程中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江苏油田低渗透油气层试油中,降低油气层损害的作法。针对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射孔、测试联作、助排、跨隔测试、改进试油工艺流程等技术,降低油气层损害,提高了试油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试油工艺在花土沟油田的应用情况,指出适用于浅井的一套完整试油工艺。这套试油工艺具有保护储集层、缩短试油周期、降低油井成本等优势,并在文中述及新技术在浅井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射流泵基本结构、原理、性能的分析与研究,改善了油田管网的液体流动状态,明确了螺旋式射流泵在高含水、高含砂、盐、腊及硫化氢的油田开采后期的地面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狄敏燕  张格 《内江科技》2009,30(5):105-105
YA油田具有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气油比高等特点。针对该油田生产井抽油泵泵效偏低状况,通过对影响泵效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从供液能力、工艺参数、配套工艺三个方面提出技术改进措施,并在现场10口并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油井生产设计及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于典型的孔隙型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各气藏未见明显水层,无边、底水,原始气藏压力为低压至常压。大牛地气田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天然气中凝析水和地层孔隙水的影响,经常会导致气井井筒积液,对气井的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目前气田主要的排液采气工艺是泡排,但是2010年,有2口实施泡排工艺的气井水淹停产,水淹时井口油压为8.00MPa。随着地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将有更多的产水气井积液甚至压死,所以针对大牛地气田实际状况提出利用现有注醇管线,使用撬装压缩机在集气站或者井口注气相结合,不安装气举阀的排液复产工艺。对于大牛地气田能否使用气举排液复产工艺,首先在于地层压力能否举升所期望的排液量,其次所需的注气量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就是现有小管径的注醇管线能否满足注气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MDT测试在油田开发中实施,获取的地层流体样品可以在地面进行识别和化验分析,能为油田科技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地层信息。该技术在大庆长垣南部的太平屯油田南部、葡萄花油田、敖包塔油田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油田开发和油田评价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应用VOF方法,结合k-ε湍流模型,对两种不同结构的液气射流泵在相同工况下进行了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并联式液气射流泵的效果要比普通结构的液气射流泵效果要好;对不同喉嘴距和隔板长度的并联式液气射流泵的模拟结果表明:10mm喉嘴距的效果较好,110mm隔板长度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力度,自行研制了地膜隔离技术以及二合一液压锚定泄油器、井口油管刮油器、抽油杆刮蜡器、试油抽汲环保井口装置、移动式作业废水集中处理装置等一系列新型综合防治落地油和控制作业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井下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油田井下检泵作业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冀东油田大部分油井都为深斜井,井况较差,通过施工作业现场资料和测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即油井杆柱断脱、出砂、结蜡、漏失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措施和配套技术,达到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大海  胡振化 《内江科技》2010,31(9):107-107
随着常规试油工艺在吉林油田的普迫使用,近年来越采越多的现场技术人员对常规抽汲试油工艺进行了诸多深入研究。本文从常规试油生产实际出发,对油井的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