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参照系,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的结论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不能象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以艺术生产论否定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就在于,发扬中国“向内求善”审美观念的长处,充分发挥审美和艺术的以情动人,美善结合,整体中和的特点,避免片面性,全面推动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应用,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再者是能够形成具有中国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提升理论的水平。研究中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加以总结,明确在建设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引导的重要性,也积极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点经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新时期,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介绍。(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学者认为,这种必然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和…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高度结合,继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详细而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践充分结合,再糅合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出一个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型出于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属于必然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可以更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社会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灵魂和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内涵,并把它与中国新的实践和时代新的发展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性与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变化、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认识的发展变化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发展变化三个问题的历史考察表明,整个马克思主义以及它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不是一经形成就凝固不变、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这种认识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既然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就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中要把“史”、“论”、“著”有机结合起来,撰写一批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编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严谨地科学分析和研究,在提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一般规律性使其具有指导意义,而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千差万别,又各有其特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世界的变化,许多事物的运行规律会出现新的特点。这样,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必须把这些新的变化、新的特点考虑进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实际问题出发。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阶级利益,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执行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作用,因而具有性质上相异性.但这种相异性不能遮蔽它们之间的共同之点.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发展的内在原因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性根据.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四个分清”的提出,对于积极应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个分清”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判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结合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生命工程和永恒课题,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诚然,我们不能企求通过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得好,就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脱离本国实际,或者教条式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背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然招致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以正确回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断开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我们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特点,在教学与研究中紧紧追综并力求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下面仅就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十四大报告精神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既毫不动摇地遵循马克思主义,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具体发展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过时的思想,它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共同成长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给先进文化建设以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对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更支持文化的开拓创新。先进文化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补充,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再发展,长延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从它诞生以来,就以不断发展的态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并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实践反复检验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这种依赖性和指导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性。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早在1887年,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之一的恩格斯就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主义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具有深刻意义,倡导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人应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注重理论基础与社会背景,深入研究理论内涵与思想特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注重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就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烈自信,这种自信的基础和依据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自豪。研究邓小平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依据,对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形成和发展的.列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研究者面临的文化环境和指导思想都是不可更易的。第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艺批评传统。对此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接受它们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进行时代的创造性变革。第二,建设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从文化类型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外来文化,它的批评原则、思维方式、具体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批评对象,具有区别于中华本土文化的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原理对建设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学具有指导的有效性,要使我国的批评学建设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中国固有文艺批评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流派进行研究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包括国外一般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应设置的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国外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目前适于培养少数层次较高的研究和教学人才,也就是培养硕士以上学位人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的集中和整合。对外学术交流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意义。我们应该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建设和发展这一学科。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其他二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诸如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传统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