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即语,语即生活。生活中时时有语,处处有语。语,作为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色。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作为集工具性与人性于一身的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学的兴衰与语课程改革关系较为密切。撇开社会的、政治的因素不谈,单就学校语教育而论,校园学与语课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课程对学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校园学发展——当语课程重视学教育,校园学才具有合法性的依据;二是语教育  相似文献   

3.
刘永红 《现代语文》2006,(11):18-19
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它既是为师用来教的材料,同时它的优劣与否又制约着为师教的效果。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热点被提了出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深刻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语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专门用了一个小节来阐述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认真探讨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广大语教师与课程改革的组织和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了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史上的一次变革。课程、活动课程、语活动课程,语课外活动是四个不同的概念,语课程应包括语学科课与语活动课。  相似文献   

5.
潘涌 《教育导刊》2003,(10):18-21
本辩证地分析了语教研员在课程与教学实施中的历史角色,简要阐释了语课程目标生成化、内容自主化、实施开放化、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理念蜕变,由此而赋予语教研员新的历史使命:由国家语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而转变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而转变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而转变为其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促进学生语素养的提高。具体说来,就是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依照现行的预设课程模式施教,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我们的语课堂教学就必须引入“生成课程”的理念,切实实现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开发和利用好语课程资源会大大拓展和丰富语课程的时空内涵和生活意蕴,使语课程变得血肉丰满。然而由于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把握上的不到位和长期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当我们审视当前的语课程资源开发状况时,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评价,是语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课程的评价工作,对正确把握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认为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是语课程改革的前提,通过对语课程的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素质,并在改革中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潘涌 《教育导刊》2002,(12):18-21
本分析了语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形成及其弊端,阐释了语新课程的理论基础,着重指出语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预期在语新课程环境下,语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将得到一次解放,成为“自己的课程”和“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本从与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比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结构、学生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改革三大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呼唤高中语教师的一系列角色创新,以真正适应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每年春天在美丽的南湖岸边(金庸大侠的家乡),都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教学研讨活动——“南湖论剑”。来自江、浙、沪的各路语高手云集一堂。他们各自带来了构思新颖的课以及共同关心的语话题,多方切磋、交流、碰撞,以唇枪舌剑代替刀光剑影。以共生共享代替你死我活,在各自“亮剑”、“过招”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想和理念,长进自己的技艺和技法。今年的大主题是“多元化背景下的语课程”,主要是通过与“媒体课程资源”有关的五节语课,研讨语课该怎样运用媒体课程资源。五节展示课和相关课程资源是: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李百艳老师的《短信生花》(短信语言与语课程):诸暨浣江中学张虹琴老师的《音乐之声》(音乐剧与语课程);江苏昆山国际实验学校刘恩樵老师的《让歌与诗在课堂里相映生辉》(流行歌曲与语课程);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沈德明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电影与语课程);海宁市南苑中学黄奇恩的《两小儿辩日》(网络与语课程)。课堂展示与互动评课结束后,还有一场精彩的多方对话,有五位知名特级教师和与会的语教师进行互动对话。这五位大侠是:绍兴市教研室主任沈江峰;上海世纪建平中学校长马蠡;浙江省教研室中学语教研员胡勤;宁波市教研室副主任褚树荣;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主任王晓红。现将对话的部分实录刊登。与广大语教师共享。[编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的课程改革为避免由于过于追求语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带来的弊端,提出了淡化语知识的理念,从而使得进入课程教学的语知识的选择尤显重要。语课程知识的特殊性增加了教师知识选择的自由度,同时也增加了知识选择自由所带来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因而语知识选择的适当与否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语素质教育呼唤着新的语教学理念,也呼唤着对旧教材的彻底改革,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互为补充的发展模式”对人科学的重要学科——语的教改尤其重要意义。本试就语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一番粗浅的思考并谈谈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学科是中小学授课时间最多、教师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门学科,但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本从系统论角度,对于语学科的“大烩菜”式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审视与分析,对建立新的语课程结构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简论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生 《学科教育》2002,(10):23-26
合意的能力要靠适当的知识来建构。从语课程的观点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个知识的问题。语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构成,是包括态度、技能、策略在内的知识,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受砷于、也受制于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在当前的语课程改革中,对知识状况的关注和审视,应紧急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刘斐 《上海教育》2007,(4A):56-57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二期课改把课程设置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语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活动课的出现,是中学语教学的一次大改革。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语教材是语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语教育行为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规最主要的媒介和载体。语教材是推动语教学活动、推动语课程发展的主要力量。语教科书具有其它学习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了的课程资源,是体现了国家意志的倾向性很强的课程资源。那么,在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语教材的最大效益,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语教材就显得极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四川教育》2006,(2):43-43
语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我们在研究教材本时,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语学科的课程性质与地位,特别注意“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留意了这一点,就可以把语课的学习与一般阅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