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纪念《真理报》创刊两周年,列宁于1914年5月5日(俄历4月22日)发表了一篇关于俄国工人报刊历史的专论——《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刊登在《工人日报》(改名后的《真理报》)上.这篇文章对俄国工人报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研究,概括了俄国工人报刊的发展特点,最后简述了《真理报》的诞生经过.该文的中译文最早发表于《列宁全集》第一版20卷240-248页,最新的译文载于《列宁全集》第二版25卷98-106页,约4000字.  相似文献   

2.
<正>编辑部改组事件是俄国社会主工党(布)《真理报》历史上的一次关乎其发展和走向的转折性事件。列宁非常重视《真理报》的工作,认为它是"团  相似文献   

3.
《真理报》的历史变迁和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理报》曾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之一 ,是前苏联报业的一面旗帜 ,独享了一个时代的骄傲。《真理报》的党报模式及其新闻思想曾对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从19 12年《真理报》正式创刊至 1991年 8月苏共解散 ,叶利钦勒令《真理报》停刊 ,直至同年 9月该报作为独立报纸获准复出 ,《真理报》由兴而盛再衰的历程发人深省。一、《真理报》的创办和发展1912年至 1914年是《真理报》初创时期。1912年 5月 5日 ,根据列宁指示 ,真正代表俄国民众意愿 ,阐述布尔什维克革命主张的政治性日报《真理报》在圣彼得堡问世。创…  相似文献   

4.
赵永华  邢奕 《新闻界》2012,(18):77-78
《贫苦农民报》①是俄共(布)中央主办的供农民阅读的一张通俗日报,其前身为十月革命时期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军事机构出版的《士兵真理报》、《农村贫农报》和《农村真理报》三家报纸。1918年3月15日,俄共(布)中央  相似文献   

5.
远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列宁就热望在俄国建立真正人民的、不受资本权力支配的报刊.他把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四年的《真理报》比作迎接春天的第一只燕子.时过三年,真正的春天来到了,一再被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封闭而不得不多次更改名称的《真理报》,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九日又恢复用老名称出版了,真正的人民报刊诞生了.这是俄国无产阶级赢得政权后首批掌握的一张报纸.这时的报纸应当怎样办?其任务与  相似文献   

6.
关于设立苏联出版节(Деньсоветскойпечати)的最早倡议起源于1914年4月3日(俄历3月21日)《真理之路报》(《真理报》被查封后改换的名称)发表了"一群真理派"的公开信,要求宣布把1914年5月5日(俄历4月22日)《真理报》出版两周年纪念日为"工人出版节",目的是把广大劳动群众团结在布尔什维克报纸的周围以及为报纸募集资金。俄国的出版节是在每年的1月13日(公历),以纪念1703年1月13日(俄历1月2日)在莫斯科出版的俄国第一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按照影响大小,评定出当前世界十大报纸,依次是:《纽约时报》(美国),《苏黎世报》(瑞士),《世界报》(法国),《泰晤士报》(英国),《卫报》(英国),《人民日报》(中国),《世界报》(德国),《阿贝塞报》(西班牙),《华盛顿邮报》(美国),《真理报》(俄国)。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真理报》街二十四号。《真理报》编辑部设在这里已经许多年了。在《真理报》创刊七十周年(1982年5月5日)的前夕,编辑部迁到紧挨旧楼的新楼办公。每天,当日的报纸从《真理报》街被送给广大读者。报上什么都说,就是压根不说报纸是怎样出版的,是哪些人办的,编辑部是怎样工作的。让我们一起到《真理报》新楼,去熟悉  相似文献   

9.
联共(布)中央1938年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讲到《真理报》时说:“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利塔也夫发起创办的。”根据1946年俄文版《斯大林全集》翻译的中文版第2卷383页,有一条注释说:“《真理报》是根据列宁的指示和斯大林的倡议创办的。斯大林作为党的中央委员领导拟定《真理报》编辑方针的工作。”1947年《斯大林传略》出版,其中说:“《真理报》是‘根据斯大林的倡议’出版的,他‘为报纸规定了方  相似文献   

10.
郑健 《军事记者》2005,(6):53-53
1945年5月8日,德国军队最高统帅部的代表签署了最终投降书,并于当日24时开始执行。1945年5月10日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了有关内容。应当说这天的《真理报》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索尔仁尼琴出言肇祸《共青团真理报》险遭查禁于洪君俄罗斯的《共青团真理报》创办于1925年,迄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91年苏联解体,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组织上不复存在,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的《共青团真理报》,改组为报社同仁集体主办的社会政治报,在没有...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莫斯科新闻界传出惊人消息:有80年历史的前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被希腊亿万富翁扬尼科斯买下。《真理报》的命运恰是目前俄罗斯报业的缩影。去年“8.19”政变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没收苏共财产。《真理报》也被迫关闭几天。早在8月政变前,《真理报》已经面临经济困难。到9月,该报30位驻外记者中有29位陷入严重债务之中。该报驻纽约的一位记者在卖掉办公家俱与电传机后才得以清债回国。为平衡预算,该报关闭了2/3的国外分社,在全世界只保留十家。该报还向读者呼吁捐款。一些苏共的老党员将以往要缴纳的党费捐献给《真  相似文献   

13.
邵宁 《新闻记者》2001,(3):53-55
俄罗斯人是一个爱看报的民族。在地铁里、公共汽车上、街心花园里 ,随处可见俄罗斯人埋头读报的情景。报摊也遍布大街小巷(见题图 ,徐裕根摄)。在苏联时期 ,报纸杂志价格十分低廉 ,每户人家都订有好几份报刊。报刊的发行量非常大 ,《真理报》、《消息报》的发行量都达数百万份 ,就连专业性较强的《戏剧生活》杂志发行量也达8万份。在莫斯科留学期间 ,我也曾订了《真理报》、《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俄罗斯文化报》、《文学报》、《莫斯科休闲报》、《戏剧》杂志、《现代剧作》等多种报刊 ,最初一年的订费不过100多卢布。然而…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月7日,《真理报》编委会发表了一封《致我们的读者》的公开信。编委会对读者表示感谢,二千多个读者回答了《真理报》编辑部的询问,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编委会的公开信说,这些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编辑部在制订今年的工作计划时都考虑或采纳了。1980年苏联将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4月将隆重纪念列宁诞生110周年,5月将纪念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的文章《报刊是集体的组织者》在我国一度传播很广。这是他写的一篇驳论性文章,全文中译文约2200字,1923年5月6日发表于《真理报》。文章针对的是俄共(布)宣传部报刊局负责人英谷洛夫(С.Инкулов)5月5日的《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挖掘根源》。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土地     
中国记者杂志社受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的委托,于1992年8月组织一个记者组(有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瞭望》、《半月谈》、湖南日报、深圳商报、常州电视台及本刊的共12名编辑、记者),到边远的兴安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采访考察活动(当地兴安日报和科右前旗报也备派一位记者参与采访)。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但大家都感到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下面发表几位记者组成员对此行的观感,作为向本刊读者的汇报。  相似文献   

17.
沃依诺夫是俄国布尔什维克报纸的优秀通讯员,一九一七年七月六日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英勇牺牲。列宁和斯大林曾怀着深深的敬意颂扬他的英雄业绩,苏维埃政府为了纪念他,把他流血牺牲的地方——彼得格勒施伯利尔大街改名为沃依诺夫大街,许多历史书籍和新闻著作都一再提到他的名字。一个普通工人通讯员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荣誉,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千古不朽的名字,这在世界新闻事业史上还是第一人。沃依诺夫于一八八四年出生在俄国雅罗斯拉夫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九○四年来到彼得格勒尼古拉耶夫五金厂当工人,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运动。一九○九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一九一○年成为布尔什维克合法报纸《明星报》的通讯员,写了许多反映工人运动的通讯和消息。一九一二年成为《真理报》的通讯员,后被沙皇警察逮捕,流放到雅罗斯拉夫尔。他在流放地参加了当地布尔什维克报纸《斗争报》的工作,接着又被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五日,邓副总理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从宣传报道看,苏联领导集团对这次访问极为关注,主要报道和评论均由塔斯社和《真理报》来发,其他报刊只是照转塔斯社的新闻。《真理报》自一月三十日起,几乎每天都在第五版登一条塔斯社播发的关于邓副主席访美的消息。二月一日,除发了一条题为《美中会谈》的消息外,还和同版登了一篇阿列克赛·  相似文献   

19.
大众报业集团记者组远赴爱丁堡进行报道,发回了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频,《半岛新生活》杂志根据这一系列相关材料,组织进行了专题报道《魔域桃源爱丁堡》,收到读者较好反响。  相似文献   

20.
赵钊 《新闻传播》2006,(5):32-32
写回忆录,一般都是写过五关斩六将,来见有写走麦城的。可是我思来想去,生平得意的事儿还未想起来,倒是那些一想起来就脸红的事儿先涌上心头。无奈,就写这个吧。1949年6月,我作为老《哈尔滨日报》的一员来到松江、合江两省合并后成立的《松江日报》。不久,《松江日报》成立了一个记者组,成员有:戚贵元(组长)、陈昭、罗溟、王达人和我。我分工政治活动报道,时年22岁,还不是党员(这叫“伏笔”,下文便知)。在记者组两年里,我写过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报道,如哈市首届国庆节大游行的报道,当时贵元还称赞它颇有《西瓜兄弟》的味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