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学组织——“梅塘集团”。一群崇尚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青年作家,聚集在盟主左拉的麾下,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自然主义学运动。他们于1880年推出的短篇小说集(《梅塘晚会》,被看作是这个学团体发出的自然主义学运动的宣言。这些青年作家是:阿莱克西、塞阿、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他们以丰富而成功的创作实践,在法国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左拉、莫泊桑是其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2.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莫泊桑,在短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300多篇短篇小说,曾被世人冠以“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却在43岁时就撒手人寰,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是什么疾病使这位天才英年早逝?是梅毒,麻痹性神经梅毒。他为什么会落入这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疾病魔爪,看看他的人生轨迹你就会解开其中之谜了。莫泊桑出生在法国北部卢昂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对家庭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喜欢在外面拈花惹草,这在莫泊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莫泊桑十二、三岁时,常和一些小伙伴到海边游玩:钓鱼、探险、晒鱼网…  相似文献   

3.
<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教育部的晚会,向女友借了一挂假项链而赔了一挂真正的钻石项链,为此付出沉痛代价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在法国鲁昂阿尔克河畔的托图维尔小镇。他的祖上曾是法国显赫的贵族,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家境开始中落。他的父亲没有固定职业,而且与妻子感情不和,并最终离了婚。莫泊桑的母亲有很高的文学鉴赏力。很早就教莫泊桑拉丁文和英文,还娓娓动听地给他讲述古罗马、古希腊的神话,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片断。小莫泊桑四岁时,母子俩迁居伊莫维尔堡。这里靠近大海,附近住着许多农民,他常和乡村孩子在果园里嬉戏打闹,在平原上观狩猎或在海上戏水垂钓。孩提时代的莫泊桑虽然对复杂生活还不能完全理解,却充满了鲜明的爱…  相似文献   

5.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 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有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 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  相似文献   

6.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伟大的俄国作家伊·谢·屠格涅夫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侨居国外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欧洲作家,其中,和他建立了最密切的创作和友好联系的,有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居斯达夫·福楼拜、乔治·桑、爱德蒙·德·龚古尔、阿尔封斯·都德、爱弥尔·左拉和居依·德·莫泊桑。1854年4月,即克里米亚战  相似文献   

7.
康弘 《世界文化》2005,(1):22-24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坛上一批有才华并且志趣相投的画家聚集在一起,他们蔑视官方所推崇的矫饰、虚伪的学院绘画法则,一反欧洲数百年来只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了从18世纪以来画面变化甚微的酱褐色调,走出画室、奔向森林、乡村、草地、海滩……。  相似文献   

8.
英子 《世界文化》2012,(12):56+61
传说,法国大作家莫泊桑经常在埃菲尔铁塔上用午餐,朋友以为他喜欢那里的菜肴,他说,不是,因为只有在铁塔上,你才看不见它。其实这不是传说,事实的确如此。据载,埃菲尔铁塔建成后不久,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法国作曲家夏尔·古诺、作家莫泊桑以及政治家乔治·克列孟梭等人联合请愿签名,强烈反对这座"怪物"的存在,说它是"俗不可耐的、可憎的阴影,乱七八糟的高塔"。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人们对它由开始的厌恶、怀疑,到最后的接受、喜欢,  相似文献   

9.
人们总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毛里求斯旅游度假,寻求那世外桃园般的安逸。其实,毛里求斯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大约在18世纪时,法国曾出版了一本蜚声当时法国史坛的畅销小说《保尔与维吉妮》,生动地描述了一对法国青年的不幸爱情生活。书中所展现的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大多取材于这个天际岛国。200年来,凡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无不为那异国风情所感动。小说所描述的情节就像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事。如果保尔和维吉妮能重返他们曾心心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是一位颇受中国读者喜爱的法国作家。他的作品,对世态、人性,有广泛而深切的描摹;在写作手法上,他对人物刻画细致精微,情节安排合于现实,结尾处却又常常出人意料。对于看惯中国旧式小说的读者,实在有着让人耳目一新的特别魅力。莫泊桑的作品,不仅一般读者喜欢,一些深有学养的文化人也十分钟情,譬如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胡适。  相似文献   

11.
保尔·布耳热叙述过一个关于莫泊桑的故事。莫泊桑终身没有结婚,这件事恐怕是莫泊桑一生中唯一的一个与女人有关的故事了。有一个年轻而且美丽的女工,爱读莫泊桑的小说,生平只见过莫泊桑一面,但却以整个心爱上了他。于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他,关怀他,做他的朋友、妻子和仆人的疯狂想法开始日夜苦恼着她。她当时很穷,衣着也很寒酸。她尽量节约开支,一个生丁一个生丁地把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储蓄起来。这样整整积了一年,好容易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她又给自己买了新鞋和新手套。一切准备齐全,便决定去看莫泊桑了。一天早晨,她起来很早,怀着兴奋而又不安的心情出了门。莫泊桑那时住在郊外的一所别墅  相似文献   

12.
少年时代的环境影响居伊·德·莫泊桑于1850年8月5日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省。关于他的确切出生地说法不一,据户口簿记载,他出生在迪耶普港附近的米·罗梅尼尔堡。他的父母虽然是经过恋爱结婚的,但后来感情破裂。母亲洛尔带着两个儿子(莫泊桑和弟弟埃尔韦)隐居在爱特尔塔的别墅。莫泊桑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离海不远的地方度过的。在生长着茂盛的菩提树和无花果的庭院内,飘溢着红白两色野蔷薇的馨香,具有乡村风格的白色阳台上,有茉莉花和金银花攀援着。宽敞的房间里,陈设着古雅的家具和名贵的卢昂瓷器。在莫泊桑的身边,有深切地爱护和关怀他的母亲,以及同他一起在海边嬉耍的渔民和农夫的孩子们。他的长篇小说《一生》和以诺曼底为背景的许多短篇杰作,都同他少  相似文献   

13.
小说的表现技巧及题材莫泊桑在小说创作上,从他老师福楼拜那里学到了客观的、没有个性的写作手法,并且在创作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大大地超过了他的老师,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莫泊桑和福楼拜在小说的表现技巧上并不尽相同。福楼拜从他生活的文学环境中,接受了强烈的浪漫主义影响,同时在他本身的气质中,也蕴蓄着许多浪漫主义的东西。相反,莫泊桑所生活的文学环境则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他本人也是一个冷静的、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莫泊桑在《福楼拜论》中说:“福楼拜在作品中,不用冗长的议论来说明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只用人物的行动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其实也是莫泊桑本人的创作态度。他在《皮埃尔和若望》  相似文献   

14.
<正>"通巴弗朗塞萨(La Tumba Francesa)",原意是"法国鼓"的意思。它是盛行于古巴东南部的一种黑人社团的歌舞。16-19世纪,约有1000万非洲黑奴被贩运到美洲。17世纪末起,法国  相似文献   

15.
法国名作家莫泊桑在其中篇小说《一生》中,这样描述科西嘉:“科西嘉——马基森林、强盗、崇山峻岭、拿破仑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戚蒙 《世界文化》2010,(6):22-24
<正>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它是由欧美乐界顶尖音乐人吕克·普拉蒙东和理查·科西安特共同打造的经典作品。作品于1999年9月16日一经首演,便以极具震撼力的音乐,极富视觉效果的舞美及演员精湛的表演在观众与音乐界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坛上一批有才华并且志趣相投的画家聚集在一起,他们蔑视官方所推崇的矫饰、虚伪的学院绘画法则,一反欧洲数百年来只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了从18世纪以来画面变化甚微的酱褐色调,走出画室、奔向森林、乡村、草地、海滩…….他们喜爱阳光和大气,用画笔表现出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追求稍纵即逝的直接印象,如醉如痴地沉浸在瞬息万变的自然中,顽强地在烈日下苦苦地探索着光色的微妙变化.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营造的绚丽多彩的画面上,发掘着光与色的美.  相似文献   

18.
<正>19世纪70年代,以爱德华·马奈、克劳德·莫奈、奥古斯特·雷诺阿(为了区别起见,下文将以奥古斯特来指代奥古斯特·雷诺阿)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画家以革新者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他们在扬弃写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绘画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出画室去描画真实的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5,(11):15-17
费特(1820-1892)是俄国19世纪一位名的天才诗人,是纯艺术派(又称唯美派)的代表人物.费特的创作生涯长达五十年左右,留下了颇为丰富的学遗产,光是抒情诗就多达八百余首.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的。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是20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显赫声名缘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卓越的成就,以及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奇特恋情。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国作家中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