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烙画葫芦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学校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乡镇学校可以就地取材,学生了解材料的质地,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材料。学生通过国画、素描、毛笔字来学习电烙画葫芦,既可以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技之长,并且可以把电烙画葫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葫芦烙画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使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葫芦烙画的兴趣。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潜能又能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3.
宁河烙画     
宁河画坊宁河画坊是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于2016年成立的烙铁画工作坊,主要招募三年级至六年级有美术爱好的学生。画坊开设了烙画葫芦、烙画摆件、烙画挂件等课程,还加工制作了扇形、椭圆形等异形板材,让学生自由熨烫山水、文字,挥洒童年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烙画历史】烙画又名烫画,古称“火针刺绣”“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它是用温度在摄氏200度左右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绢、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便出现烙有竹、梅的筷子。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并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成为达官显贵宅屋的装饰品和互赠的礼品。当时流传至河南、河北、山东和东北、安徽及南方一些(图一北海公园)省和地区。期间几经衰落,直到光绪三年,才被…  相似文献   

5.
提及葫芦,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与美国有什么关联。实际上,葫芦文化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于1937年就成立了葫芦协会,距今已有70多年。美国葫芦爱好者数量庞大,以至葫芦原料市场也欣欣向荣。全美国每年有20个~30个全国性的葫芦节和葫芦博览会,几乎每月都有两三个大型葫芦活动,活动上有葫芦器乐表演、工艺培训、艺术交流、主题比赛等。而这些精彩的活动与美国悠久的葫芦文化和葫芦协会密不可分。美国葫芦协会的会员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追逐的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和一份心灵美  相似文献   

6.
葫芦对于苦聪人这个无文字民族来讲,具有多子、福禄、吉祥的象征意义,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尊崇;在苦聪人的日常生活中,葫芦也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它是重要生活工具,是美味的菜肴,更是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葫芦在苦聪文化中逐渐消退,其背后的神圣含义已被忽略;主要探讨苦聪人的葫芦文化根源,并提出保护和传承葫芦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烙画是中国的一门古老艺术,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目前,我国烙画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安徽、天津、山东等地。山丹烙画2007年被张掖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2月,被甘肃省文化厅确定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山丹烙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一位只有高中文化、年仅26岁的打工仔,在废布料里“画画”,不仅因在布上烙出一幅《清明上河图》,被拍卖出18万的高价,而且他的布烙画已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波兰等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布烙画”工艺制作第一人,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金紫荆荣誉勋章。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有着丰富的葫芦文化,试从现有的拉祜族史诗中的葫芦神话出发,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解读拉祜族源远流长的原始葫芦文化在拉祜族的生殖文化、农耕文化和宇宙哲学方面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葫芦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张华一渭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居渭河最大支流的葫芦河及其文化在中华远古文明孕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葫芦河文化集中在秦安县的三个文化河谷,是中华远古文明发育的三颗璀璨明珠。葫芦河文化是渭河远古文化的精华,生中华文明之根,开中华文...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讲究意象,教学也要重视意象。在带领学生阅读《我要的是葫芦》时,我们对生长课堂生发一种新的思考,于是,葫芦成了我们语文生长课堂的意象。意象,寓“意”之“象”,我们把情感、目标、理念寄寓葫芦,结合种葫芦、育葫芦、挂葫芦、读葫芦等活动,从葫芦的自然生长、文化生长和创新生长中,感悟孩子的成长规律,变革课堂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课时任务一:勾连经验,探寻故事背景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宝贝。瞧,这是什么?(展示实物葫芦)葫芦在我们中国有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对葫芦情有独钟,而且更喜欢叫它“福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谐音)福禄是指福气和官禄,是幸福的象征。2.在很多故事中也出现过葫芦。你听过的故事中,哪些人是用葫芦做法宝的?  相似文献   

13.
<正>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通源小学美葫芦课程社团活动包括:春天我把葫芦种、葫芦文化意蕴长、葫芦诗文我来诵、巧手来把葫芦绘、葫芦器乐声悠扬、葫芦电影细观赏、意犹未尽话葫芦等板块,涉及到葫芦的种植培育、文化了解、审美鉴赏、创新绘制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地和葫芦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世界民间神话中的葫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洲、美洲、非洲各地均流传着古老的葫芦神话。通过比较分析世界不同地域的葫芦神话的异同点,揭示了葫芦神话的文化意义与葫芦文化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兰州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作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兰州刻葫芦是集兰州的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于一身的民间工艺品。每一件刻葫芦作品都是一个文化印符,本文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兰州刻葫芦文化,更深刻地领会刻葫芦符号传达的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南阳烙画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它巧妙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南阳烙画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7):165-166
烙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是用烙铁在物品上烫出烙痕作画,它的创作具有浓厚中国画的艺术风格,如何让幼儿欣赏感知烙画作品及其创作呢?泉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用火药爆绘作品恰巧与烙画的创作方法类似,都是火烧痕迹形成的作品。运用"仙女棒"自由创作泉州古城榕树的不同姿态,不仅能让幼儿在别样、趣味的绘画中感受榕树包容、有力、温暖的乡情,还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烙画的魅力。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烙画美术活动,让幼儿用"仙女棒"替代"烙铁"作画,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了解葫芦的生物学性质,感悟葫芦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本文概述葫芦的形态特征、用途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荆州烙画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烙画的传承面临着多种阻碍:烙画艺人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烙画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不足,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市场经济的冲击等。只有取消对传承对象、地域的限制,不断创新工艺,进行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强化主体保护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烙画艺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尤其是神仙道教小说中,葫芦是重要的道具。《太平广记》中收录的多篇小说都涉及了葫芦,此时的葫芦形象已初步具备道教文化的特征与雏形,而明清神魔小说中的葫芦功能之奇异、威力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是小说创作技巧日趋成熟的体现,更是道教文化世俗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