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被动源面波探测实验缺乏特定的观测仪器和相应的分析软件这一问题,采用常规的波速仪进行被动源面波信号的采集,并基于扩展空间自相关法,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连接式检波器的工作方式。在该工作方式下,观测系统布设简单,数据采集便利,可以获得更多半径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使得提取得到的面波相速度更加精确,得到频散曲线的精度更高。同时,利用Matlab编制了一套方便、快捷的被动源面波数据处理软件,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空间自相关系数的计算,频散曲线的提取以及横波速度结构的反演计算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很难用传统的数值解析法求解Lamb波在复合材料中传播时的频散曲线,提出一种快而有效获得频散曲线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来获得Lamb波在结构中传播时的频散曲线。首先对Lamb波在薄板结构中传播的频散现象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各阶模态相对应的固有频率,然后计算得不同频厚积下Lamb波在薄板中传播的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大小;通过Matlab拟合出薄板的频散曲线。与数值方法得到的频散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频散曲线与数值方法获得的频散曲线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运用此方法绘制了Lamb波在复合材料中传播时的频散曲线。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薄板超声Lamb波频散曲线进行计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对自由边界条件下Raleigh-Lamb频率特征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求得铝板中超声Lamb波的理论频散曲线。然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频厚积时超声Lamb波在薄板结构中的传播过程,并分别计算10组不同频厚积对应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大小,绘制了频厚积在2 MHz·mm以下范围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该频散曲线与通过频率特征方程求解的超声Lamb波理论频散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通过在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引入科研项目“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体波速度、P波各向异性结构研究”,引导学生参与东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项目实施过程关键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科研实践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信号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出发,设计了地震面波去噪应用型综合实验项目。详细阐述了实验设计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实践表明,该实验选题新颖,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够有效将信号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Markov的可变阶模型,综合了一阶Markov模型和高阶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精度因子和所逼近模型的阶数,可以在保持与一阶Markov模型相当的较低复杂度的同时,使预测精度能够逼近高阶Markov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席夫碱家族结构最小的成员,亚水杨基甲胺能否用作分子开关,在实验和理论上没有统一的答案。针对此问题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立足教学面向科研的亚水杨基甲胺分子激发态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型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模型构建、电子结构计算、非绝热动力学模拟及数据处理与分析6部分。实践表明,该设计性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计算结果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申请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了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习、科研和课外实践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建设完成了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计划对应的结构体系,调整了环境基础综合实验的结构,完善了环境科学方向的实验内容,加强环境工程实验课的过程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对高阶思维的内涵及教学方式,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本文对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辨识高阶思维的特征、类别,分析高阶思维教学的可能性及其必要性,总结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需要完成重心转换与问题再构两方面变革,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钛合金损伤在役监测需要,提出了采用声发射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钛合金板结构模型,并对其中不同类型、不同上升时间与不同传导距离的裂纹源开展研究,利用小波方法和频散曲线分析声发射源的特征频率与模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适当的上升时间与传导距离时,不同类型的声发射源有着不同的特征频率与模态,根...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环节,我院地质系的教师承担了该课程的野外实习指导任务,并优选了野外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强调了工程地质调查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进行节理岩体结构面调查和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并结合典型工程地质现象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野外讲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的影响,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实践环节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了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采取了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相结合,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以课内、课外、校外为实践活动场所,有固定野外实习基地和实习路线,实习内容丰富,有与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竞争能力及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在动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在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应把完成野外实习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前的准备、科研选题与实验设计、野外观察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各个环节,把科学研究的思想和具体方法渗透到实习教学过程中,从而改善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着力于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作者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点、线、面相结合,沿途考察地理环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这套模式强调野外考察的思路,重视能力培养,着重方法技能训练.对比基地模式,点线模式实习组织难度较大,资料少,对指导教师的业务要求高,但实习内容充实丰富,收获大,效果明显.针对该模式遇到的交通、住宿、安全、经费、资料、业务等难题,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基元的新型介质型光子晶体(PGPC),结合等频图研究了该光子晶体的自准直传输特性.基于逐渐倾斜无弯曲等频曲线,提出基于PGPC结构工作频率范围为0.440c/a至0.485c/a的波分解复用器,实现了不同频率条件下高斯波束同一信道入射沿不同信道传输.通过研究该结构的偏移角度与频率的关系,给出了提高频率区分度的方法.另外,本结构具备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传输效率,避免引入结构线缺陷在工艺精度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微电子学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以MEMS加速度开关为应用对象,开展MEMS加工技术综合性实验研究。根据MEMS加速度开关的结构特点,设计加工工艺流程;以MEMS工艺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教学,开展湿法腐蚀、阳极键合、ICP刻蚀等关键加工工艺研究,完成MEMS加速度开关原理样品的研制。该实验从器件结构、加工工艺到测试分析,简单直观,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MEMS加工工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地震勘探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浅层折射地震勘探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了有效结合,研究了浅层折射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并分析了采集所得实验数据。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通过亲自布置测线、用仪器设备激发和接收地震波,并对记录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托野外科研平台开展实习实践和观测研究,已成为高校培养农林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野外科研平台的运行特征和安全风险,提出了可行的安全管理对策,为农林类高校野外科研平台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建设。确立了"融课堂课外一体,扬实践实验优势,强生态文明意识,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服务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按不同培养方向,以"三层次、四模块、五方向"的新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程内容与结构、自制实验仪器和设备、国际交流和实验室开放、野外实习、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野外实习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教学环节,但传统的实习存在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为此,提出建立野外教研实践基地的构想,在具体运行当中要编写教研基地指导书,学生实习与考核、师生科研等相结合。该模式在我国"双世"遗产地武夷山实践基地得到初步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