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先后推行了三次土地制度变革,最终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我们的结论是:(1)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为建立社会主久制度而作出的战略选择;(2)发展农村经济,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3)产权制度变革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4)土地制度变革有成就,也有失误;(5)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当前的土地经营流转。分析历次土地制度的产权关系,可以发现只有土地产权明晰,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土地制度是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后,国家为建立新土地所有制而进行土地制度变迁的结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确保了土地制度变革得以顺利推行。新中国土地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将制度的经济含义与政治含义紧密相联,促成了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六六年的十七年间 ,在土地改革、国民经济调整、合作化发展、执政党建设等诸方面 ,都提出了不少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观点。本文从关于中国工业化步骤的设想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具体道路的探索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执政党建设四个方面 ,对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发动农民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武装革命斗争,逐步提出和形成引导小农与完成革命任务结合起来,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思想。建国后又提出动摇个体小农私有制,组织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即是战胜资本主义,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工业化建设需要的思想。保证了在落后国家短期内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资金的供给,但也造成了对农民的严重剥夺,基本形成了城乡分治、农民无国民待遇以及毫无社会保障和权利的体制,成为制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镇化有加速发展趋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将迅猛增加,土地短缺问题会越发严重,人地关系紧张的格局会进一步加剧。要化解城镇化发展与建设用地短缺的矛盾,关键在于实现土地资本化,深化土地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处于社会变革与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新兴的工人阶级在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成为变革的主力军。对工人阶级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在国家建设中曾经起到的历史作用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揭示工人阶级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潜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视中学生政治观的培养与养成,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自1902年新式的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中学政治观教材经历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孕育初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博弈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的坎坷历程。通过梳理和反思中学政治观教材这一百余年的嬗变轨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新时期中学政治观教材的革新有着重大启迪。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主张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第一个人。康有为提出的关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依据、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的思想,虽然因历史的原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但其主张对后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今天进行的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发展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依据是中国建设和管理农村的经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辽海文化的发展演变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精神和冲天的干劲显示了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了辽宁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与向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激发了广大工人阶级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形成了现代辽宁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并逐步发展和完善。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集体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辽海文化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土地国有化和合作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土地国有化口号的提出、对象、途径以及合作化的必要性,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农业合作社的两种类型作了分析。马克思主义这些重要思想,虽然是从当时历史条件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对指导当前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和价值目标。就现阶段而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经常考查我国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变化。本文把我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民主革命时期,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各个时期、阶段的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十分关注农业问题,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主张,其中带有战略性意义的有以下三点:第一,肯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是进行工业化的前提,是商品销售的主要市场,国家制定发展计划,必须以优先发展农业为出发点。其次。提倡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合作化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化,国家可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优化组合。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可以推行,机械化耕作就有条件逐步实施。抵御自然灾害就会更加有力。第三,重视水利基本建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国家和地方要齐心协力,大兴水土,化患为利,改善农村经济面貌。这样,国家扶持、人力优化、水利相济,从而形成农业发展的三大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6.
节约制度是国民经济进一步高涨的重要槓桿,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经營方法,是积累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源泉。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建设重工业,就需要巨大数量的资金。我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和社会主义苏联实行国家工业化一样,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时说:‘为发展工业而自行节约的道路,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这条道路,列宁同志曾多次指出,是使我国工业化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工业化思想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江泽民工业化思想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途径、布局、体制选择和制度选择等方面实现了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实行考试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考试制度,其中包括高等学府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变迁,同时这些变革也影响着中国大学教育发展进程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济建设与会计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会计教学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会计正向国际惯例接轨的新趋势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面对这种变革的要求,我们中专的会计专业改革应该怎样起步?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把俄国建设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列宁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认为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首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觉地把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今天,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