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白光胃镜报告或者病理诊断提示“萎缩性胃炎”,或者病理结果提示“肠化”,经消化科医师诊治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心事重重地对医生说:我近一年来每天晨起干呕,稍进食就饱胀,反复吃药,效果不好,担心患胃癌。最近我做了个胃镜,结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这种胃炎会癌变吗?另一患者则满不在乎地认为:医生,我这个胃炎还要定期复查?不就是萎缩性胃炎吗?人上年纪了,各脏器都会萎缩,胃萎缩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相似文献   

3.
胡建文 《科技通报》1997,13(5):349-351
对以上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321例慢性胃炎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胃粘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检出率为76.1%,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56.3%(P<0.01),HP感染患者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9.9%,显著高于无HP感染者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12.6%及19.7%(P<0.01和P<0.05).且HP感染与胃粘膜萎缩程度有显著关系,而与肠化生程度和不典型增生无显著关系(P>0.05).提示HP感染可以使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病率升高,并认为HP感染可能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疗效甚微。为了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文章综述了近年中医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研究进展,总结临床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以期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疾病状态,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中医根据其病症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西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措施。中医药在治疗上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健脾扶正的思想,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萎缩发展,甚或逆转萎缩,而且具有辨证论治、个体化、方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胃炎病理改变在胃内的分布不同。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炎症弥漫性分布,但以胃窦为重;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和肠化生呈多灶性分布,多起始于胃角小弯,逐渐波及胃窦,继而胃体;自身免疫性胃炎,萎縮和肠化生主要局限在胃体。本文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一月来,李老总觉得上腹胀,经医院检查,发现患了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胃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最常见的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炎康合剂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随师期间4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了前瞻性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疗效。结果:44例中,胃痛缓解总有效率97.73%。结论:胃炎康合剂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普通内镜及染色内镜下检出率与组织病理学检出率的符合性,旨在探索出一种适合高原地区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的检查技术,从而降低高原地区胃癌的发生率。方法普通内镜检查者每一个研究对象在胃窦大弯侧取两块标本,染色内镜检查者,由活检管开口插入喷雾导管,将0.2%的靛胭脂30ml均匀地喷洒胃腔内,观察黏膜染色改变不明显部位取标本,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送检。结果普通组100例患者当中有62例病理组织回报慢性萎缩性胃炎,阳性率达62%;而染色组100例患者当中有87例病理组织回报慢性萎缩性胃炎,阳性率达8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内皮素与胃泌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素水平比对照组高,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以及肠上皮化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为96.00%,对照组为8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改善胃黏膜的病变、降低血清内皮素水平,促进胃泌素分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医学专家长期观察,发现一些胃部疾病或病变可能会转化为胃癌。择要而言,主要有: 1.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病,曾有学者在我国太行山调查,3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达11.3%,经随访10-20年,胃癌发生率在10%-15%。 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癌变是由于胃酸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西藏拉萨地区早期胃癌筛查情况。方法 2015年6-8月在拉萨市城关区4个乡镇农牧民筛选高危人群,并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胃镜和病理组织检查开展胃癌早癌筛查。结果胃镜检查247例人群,病理活组织检查169例,其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胃癌癌前疾病包括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例、胃粘膜萎缩20例、胃粘膜肠化4例、胃粘膜萎缩伴肠化52例,胃息肉2例。结论通过胃镜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各种癌前疾病及病变的重要手段,建议在西藏高原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楼逃生     
《科技新时代》2009,(7):76-76
在电视上看到“9&#183;11事件”炼狱般的惨景时,凯文&#183;斯通的脑子里闪现出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那些被困在世贸中心里的人们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力量逃出险境呢?“我对自己说,这实在是难以置信。”居住在旧金山的整形外科医生兼发明老手斯通回忆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有更好的方式让人们离开摩天大楼才对。”  相似文献   

14.
<正>“医生,我实在太累了!头痛,睡眠不好,焦虑,血糖高了,血压也高了……”做临床医生的十几年,听到最多的抱怨、最多的担忧就是——“医生,你帮我看一下,为什么我的头颅CT报告说腔隙性脑梗塞,要紧吗?会发生脑梗死吗?会痴呆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些慢性的、所谓的“富贵病”悄悄来临。伴随着这些慢性疾病的到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焦虑紧张也慢慢滋生蔓延,而这些焦虑紧张的根源,也正是对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一知半解甚至无知。  相似文献   

15.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系由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所致。本病在祖国医学中相当于胃阴不足、津液亏乏所引起的胃脘痛证。一、发病原因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发生的原因,从中医观点来说,一是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外邪侵入,以致损伤脾胃。二是精神因素,如忧思郁怒引起肝气郁结犯胃,造成胃功能不正常。现代医学认为,是由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胃粘膜萎缩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18年来经内镜活检512例老年人病理分析,以探索高海拔地区老年人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特点,结果老年组比青壮年组检出率高,两组差异显著(P〈0.01),提示与老年人消化道的生理变化,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有关,对长期患萎缩性胃炎的老年人,应定期胃镜活检。  相似文献   

17.
李平 《科技新时代》2008,(11):31-32
复活死去器官的技术给全世界上百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8天之后,我们看到整个心脏都开始跳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做到这件事,我简直感觉自己有了向分上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沈艳 《科学生活》2013,(6):11-13
在糖尿病治疗上,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五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方法,“糖尿病是慢性病”这个观念也已在众多“老糖友”心里根深蒂固。然而目前,这一观念受到了挑战,上海市六医院的医生们证明,手术或可作为“第六驾马车”为“糖友”摘帽。如今,近百名在六院接受过手术的患者们用自己良好的身体状况为手术效果作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列昂·卡那报告了一个5岁男孩唐纳德的奇特症状:“他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记忆力惊人,但却分不清你我, 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他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但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中的轻微变化却不能容忍。”列昂·卡那引用“自闭”这个概念,把这些症状称为“情感接触的自闭障碍”。  相似文献   

20.
趣味科普     
外星人 外星人的反省飞碟盘旋在地球上空,一个外星人问另一个外星人:“下面那个星球上有没有生物?”另一个回苔说:“有铁甲和四个轮子的生物,奇怪的是里面都有一种被叫做人的软体寄生物。”这,应该是我们对自己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的反省。 外星人说的精神病院里,一名患者对医生吼道:”我是上帝,你们都要听我的!“医生皱了皱眉头:”谁告诉他的?”“外星人说的!”这时,另一名患者跳了出来:“我没有说过!” 外星人的幸运连环信 据说,科学家接收到了第一份来自地外智慧文 明的信号,经译解之后是这样的: 请给这份名单上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