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随着欧美音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音乐便与它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融合,跨界音乐的出现使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音乐相互包容与渗透,最终成为了独立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之外的音乐形式。在这一音乐风潮的影响下,许多音乐人也开始了以民歌、戏曲艺等为载体的大胆尝试。本文以十三月文化公司旗下的音乐厂牌"新乐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国内外大学生音乐素质对比,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音乐素质教育理念,针对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推行"大学音乐"课程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上平衡发展、健康成才,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析了学术界对"新音乐运动"的评价存在的争论,认为争议是由对"新音乐运动"的认识混乱造成,并就如何解决争议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使人们正确评价"新音乐运动"、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音乐起源之始,其审美功能特征便被各种事象所突显出来,随着人的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后来又表现出更多的功能特征和表现形式,如教育、娱乐、祭祀、交际、劳作、人生礼仪、通神感神等,这些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逐一被激活的同时,音乐与其它各种人类的行为相结合发生作用.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理论--音乐学来研究,从其诞生至今,学科研究领域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精髓.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明"四夷之乐"音名的由来、含义,进而对《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所载"四夷之乐"的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窥探唐朝大力吸纳周边诸国之乐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将"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运用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中不失为补充应对中国音乐美学不断出现的学科自身困境与外部其他各种学说的挑战.面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出路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科的基础上,将最开始出现于历史领域的'新史学'研究方法与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入与借鉴到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联系与交流,从而实现学科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唐代"景教"音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618-907年)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唐朝统治者在文化艺术方面采用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为不同地区的音乐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这时期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即"景教"),经历了从兴旺到衰落的第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印度音乐是世界艺术之林中一个耀眼的部分,神秘的印度音乐文化给人一种轻歌曼舞无尽时的浪漫感.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密切,再加上近年来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印度的留学与研究,中印之间的音乐文化对彼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中,笔者受到了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1.
“新潮音乐”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的音乐现象之一,对于这一有着特殊意味的文化现象,文章将从1、“新潮音乐”与大众的关系;2、“新潮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情况;3、“新潮音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态势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音乐“双基”教学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个人看法,指出要树立正确的音乐“双基”教学观就必须结合素质教育这个时代背景才能正确把握,也必须在深刻理解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基础上才能真正领略。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上第一次作了最大程度的补充,由原来的<音乐欣赏>单一型教材扩充为由音乐欣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等六个模块构成的立体综合型教材.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师生的互动,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流水》是朱践耳先生以传统音乐为主题写成的中国钢琴曲。该文将从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演奏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微格教学的引入,为高师音乐系学生掌握技能提供了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中,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的分类,再把不同的教学技能单独进行训练,突出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训练,有助于高师音乐系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尝试进行了对模块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创作"模块作为高中音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展开,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兴趣去尝试创作,也就成了当前很多高中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赏"促"创"教学策略,通过以"赏"为线,厘清创作概念;以"赏"为本,了解创作手法;以"赏"为范,辅助创作实践,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是一个接触音乐美,感悟音乐美,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如何实现学生真正"听"音乐,听懂音乐。只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的个性"以欣赏为主,把动静结合",使欣赏课真正的好听,动听,实现对音乐的审美。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凿空"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输送新鲜血液,造就多样形态,融合发展传播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大致经历了秦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三个阶段,西乐东渐促使宫廷雅乐衰微,各民族乐器的共存催生了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丝绸之路"让更多的音乐形态和形式发挥发展起来,最终极大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发展模式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吹、拉、弹、唱、跳,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幽默的语言、潇洒的风度,令学生欣赏;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这就使教师的教学带上了表演的成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精湛的表演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首新歌,教师唱得动听,学生就会产生“学”的愿望;一个小小的动作,教师跳得好,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通过表演,教师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习动机;通过表演,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仰慕、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