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陆“计量史学”现状的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量史学与本土史学的疏离与我国史学的思维模式、史料特点等本土史学实际相关,与当代国外史学界的史学理念转向有联系。要借鉴西方史学转型的启示,促进我国史学学科内部以及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提升史家的智识结构,坚持本土史学科学化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2.
公共史学产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还远未成熟,但是其产生的原因、独特的学科属性以及社会公众对它的角色期待,均标识着传统意义上的"史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一次较大调整。导致公共史学产生的那场"危机",与其说源自史学专业化的发展,不如说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进一步强化之后,社会要求史学做出应变的指令。顺势而兴的公共史学充当连接学院史学和社会公众的特殊社会角色,从而使史学发展中原先存在的诸多困境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对阴阳观念的发生、内涵和思维方式的分析,认为八卦中的阴阳概念是中国哲学的逻辑起点,阴阳八卦不是巫筮而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卦占是哲理化的巫术。在文字没有形成的时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用阴阳八卦图式“象”“赜”,曲折地表达他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创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哲学世界观,并以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学的本土化要求我们从传统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政治的独特性,但是,目前基于历史学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并不切合现实所需。政治学本土化背景下所需要的是一本问题意识强烈、政治学学科感强、能够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实质、为构建本土化的政治理论提供思想资源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教材建设上,要立足于政治学专业,要有政治学的理论意识、方法意识和思维模式;要打破历史研究的线性思维模式,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要打破从思想到思想的研究模式,将思想研究与制度、社会、甚至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全方位地透视,把握其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6.
“文革”结束的时候,陈旭麓已开始“渐入老境”,但在“苍凉的黄昏”中,他却进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把自己的学术与思想推向一生中的巅峰状态,他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并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都是在“老境侵夺”的日暮黄昏中完成的,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幸运之中又浸透着他那一代学人命运的苍凉。  相似文献   

7.
“实录”是中国史学传统中的重要概念 ,最早见于两汉文献 ,指司马迁史学的特点之一 :即史文之“直” ,史事之“核” ,史义之“不虚美 ,不隐恶”。北朝学者进而指出 :史官的职责“非但记事而已 ,盖所以为监戒也” ,目的是“彰善瘅恶 ,以树风声” ,那些专职记事的 ,则“徒闻后世 ,无益当时”。到了唐代 ,“彰善显恶”的“实录史学”成了普遍接受的观念 ,“实录”也成了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核心术语和概念。“作者性”和“当世性”是“实录史学”的核心。它的首要意涵 ,不在于“过去”的“记录” ,也不在于对“过去”的学术研究 ,而在于一种“当世”精神 ,一种能令其在“当世”呈现“彰善显恶”之意义的精神。然而近代史学对此却多持贬义 ,以为史官之笔 ,不当有主观之评断涉入。传统史学的“实录” ,同时兼赅“真实”与“现实” ,近代史学则重视对“过去”的学术研究取向 ,强调的是“过去的真相”而非“现在的真相”。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在近代史学中被遮蔽了。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是两套不同的史学世界 ,回归传统史学是当今需要的大方向 ,强调“当世”意涵的“实录”在史学或编史学 (historiography)中被彰显出来的要义 ,应当正视  相似文献   

8.
魏影 《黑龙江教育》2023,(12):45-47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要达成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舒晓兰 《教师》2011,(29):125-126
英语的本土化是英语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英语的本土化发展不仅弥补了现有英语在表述中国文化中独有事物和现象时的不足,而且成为向世界介绍华夏文明的桥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英语”必将同各种英语变体一样得到世界的认可,取得它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本土化是英语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英语的本土化发展不仅弥补了现有英语在表述中国文化中独有事物和现象时的不足,而且成为向世界介绍华夏文明的桥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英语必将同各种英语变体一样得到世界的认可,取得它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1.
《周易》“阴阳说”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所蕴涵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阴阳说"的哲学思想可归纳为"无中心观、两点论、转化观、变易说、和谐观"五个方面。《周易》"阴阳说"对指导我们解决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尤其在教学观念、要素结构、系统建设、教学设计、发展思路变革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后半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和文化危机,弊端丛生的传统史学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此时,梁启超等一些学术大家遂应时而起,批判旧史学,构建新史学,发起了"新史学"运动。此后,中国史学在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转型后开始挑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因此,"新史学"在中国社会和史学发展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新史学"运动中一些人对唯物史观的偏见和过分"疑古"的做法也使它本身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美声唱法,又被成为柔声唱法。顾名思义,在进行演唱时,需要歌手要用一半的力量完成。进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及特点。正是这种独有的歌唱方式,才在其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众人的喜爱。但从美声唱法传入到中国后,由于多种原因,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还是有所不足。那么如何将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也引起相关学者所要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外来教育学在中国纷纷“入土”并纷呈精彩,但“西方中心”、“二元对立”和“线性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纠缠在其中,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以“移植”代研究、以“西方”为标尺随意裁割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惯习绵延不绝。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研究需要更多的理论智慧进行方法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了分时度假的含义、起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为例,针对我国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所面临的企业无法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难以对接企业工作过程、教师能力不能胜任双元制模式教学、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职业技能训练等问题,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和综合性的实训基地难题破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大成效。  相似文献   

17.
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科,相对于历史学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思,史学史的反思更为深层。新时代史学呼唤中国当代史学史研究,通过在检讨与自省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在与其他史学学科的交流对话中共同发展,在史学评论、尤其是当代史学评论中引导史学的自我反省与批判,21世纪的中国史学史将在世界史学发展的视野中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8.
品牌本土化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本土化与全球化并非绝然对立的两个要素。坚持本土化其实就是坚持品牌文化的一种展现,中国企业的品牌本土化实质上更有利于企业走进国际市场,促进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立足“本土化”的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研修是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现在不少学校的校本研修已经走进了"高原期,"看上去轰轰烈烈,但教师却很少有主动的、自觉的研究行为。如何冲出这个怪圈,邱隘实验小学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教师现状,创设了"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研修总模式,立足"教师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三个层面运作,用活"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网络沙龙、阵地建设、校际交流"五种载体,注重研究过程中基本操作模式的提炼,以制度、教师可以看见的自我发展促使研修深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提出和发展源于文化人类学的冲击、建设现代化的需要及世界心理学的呼唤。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一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二要以中国文化和古代心理学思想为历史背景,三要以借鉴与创新相结合为基本途径。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实际操作要注意做到研究内容的本土化、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研究材料的本土化和研究手段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