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婷 《上海教育》2023,(Z2):202-203
<正>中国政府网曾评论热词“创”:“创”和“闯”,这两个字读音相近、内涵相承,勾勒出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一种气质。在小学教育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去教学生敢“创”的精神,培育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指向创造力、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项目,但是在热闹有趣的活动过后,是否有对成效的准确评估呢?其实,在任何活动中,评价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对教学行为、内容及所有学校活动的一种评判与诊断。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是评判与诊断学校课程(包含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程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5,(20):F0004-F0004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66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09年以来,学校着力打造“成就梦想”德育品牌,以“成就梦想”为顶层目标,以“培养具有自信个性、自主人格、自立品质、自强精神的‘四自’品质中学生”为培养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构建了“四自”教育体系,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课外实践和多元评价等方面,统筹规划,创造环境和条件保障学生在德育上有体验、在课程中有选择、在课堂里有探究、在课堂外有拓展,使学生自信而快乐成长、自主而个性发展,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形成“四自”品质,为成就梦想奠基。  相似文献   

3.
宋倩 《现代教育》2022,(8):31-33
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第二小学借助农村学校桃种植基地的优势,以挖掘“桃文化”为载体,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了“桃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校围绕综合实践“桃之魂”即考察探究、“桃之源”即职业体验、“桃之美”即设计制作、“桃之爱”即社会服务四大领域整合式的设计“桃文化”特色课程框架。积极改革和创新不同活动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由教师的方法指导向学生的合作探究转换,打造项目式自主体验的实践活动育人课堂。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丰富育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之自主、和谐发展,成为独具“桃文化”品牌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4.
“和谐教育”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前时期更突显其时代意义。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和谐教育”的实质内涵,首先指向的是作为教育目标的人的和谐发展,其次指向教育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调动,还指向学校管理层面的整体改进。学校应基于和谐教育理念进行整体课程开发,注重身心和谐与美的陶冶,“以美启智”、“以美储善”,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富有美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建构“和而不同”的课堂;在学校管理方面应追求“和谐管理”,打造真正的“共同体”,建立新型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8,(5):32-32
课堂,说到底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学堂”。一切的教学事件都指向学生的成长,并以一定的课程要素为之奠基。放在时代教育哲学背景下审视,作为导学的手段,课堂中的“放”与“收”。无疑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从认知规律看,“放”指向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指向的是收敛思维;从课堂行为看,“放”是课堂的开放,“收”是课堂目标的聚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育品行动”项目运用SWOT分析法对学校“艺海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诊断,论述学校坚持对“艺”的文化自信进而凝练“艺养教育”思想,全面构建艺美课程体系、完善艺美课程评价,以完整、完善的课程体系支撑学校特色发展,以优质、高效的艺乐课堂确保育人品质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将书香活动扎根课程,落实“双减”政策,开设“大阅读”活动,采用“三联读、五场景”模式打造“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大阅读”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学校书香工作蓬勃发展,还惠及周边区县并对多个省市造成辐射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凝聚智慧,培育特色,形成合力,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我校以"项目驱动"为策略,分别通过对"指向课堂的项目""指向课题的项目""指向工作室的项目"等项目进行驱动,实现了由"个人特点"向"集体特色",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合作",由"实践经验"向"理念提升"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健康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与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不断的发掘幼儿的探索能力,从项目课程“一起成长”的探索中锻炼、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维品质,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幼儿的项目课程探索课堂,实现幼儿、家长、幼师之间良好的学习关系与氛围,已经成为幼儿探索之旅中必要进行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元国 《江苏教育》2022,(58):52-53
为提升社团建设品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立足“瑶卿京剧”课程文化项目建设,用课程来统领社团建设,把社团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使国粹京剧传统文化根植于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是教师的“培养基”。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历来重视课堂教学变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民族教育的特殊使命和办学特色,学校提出“责任课堂”办学主张,目前,相应理念已经深入师生心灵,并日益转化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生产力。“责任课堂”在民族教育和“民族学校”中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不管提出怎样的教学主张,打造怎样的课堂品牌,都要与“责任”二字有紧密而深刻的关联:做责任教育,亮“责任课堂”。  相似文献   

12.
李世兵 《亚太教育》2019,(10):31-31
爱生学校(CFS)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2010年10月,兰州市教育局试点开展“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通过不断试点、研究和推广,“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在全市学校展开。为了进一步推动“爱生学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兰州市爱生学校标准》,学校着力打造“和敬”人文课堂,突出“以人为本和全纳教育”理念,切实将“有效的教与学”落到实处。本文就学校推进“有效的教与学”采取的课堂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是一所新兴的城区小学。学校以“快乐教育”为办学愿境,秉承“天天向上,乐在其中”的办学理念,实施“三四五”快乐教育模式:即确立“有形有品,高能博识,多才多艺”的三大育人目标;培育“课程启智,课辅培趣,武术强身,书法修性”四大特色项目;实施“以独特的‘乐文化’创品牌,以多元的‘乐雅德育’铸品行,以个性的‘乐活课堂’提品质,以多彩的‘乐彩生活’促品味,以幸福的‘乐业教师’保品优”等五大工程。我们开展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在与学校办学理念高度融合下,正以“天天向上”的姿态前进在追求快乐、传递快乐、播种快乐的“乐雅德育”路上,并“闪亮”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朱祥勇  章佳 《四川教育》2022,(18):12-14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在“融创育人”的思想引领下,秉持“融合创生,成就每一个生命的精彩”的育人宗旨,建构起了“三融三创”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即在融通课堂、融贯学段、融汇生活的基础上,创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创新综合实践评价方式,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提升学校的育人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计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指向以大概念统领的、发展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学科教学。项目学习是国际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是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能力的教育方式。它是对真实问题的探究,是有针对性的拆解项目任务并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素养理论和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理论为基础,是大概念“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统领下的学科实践微项目教学;“课前—课堂—课后”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朱燕 《上海教育》2023,(18):52-53
<正>我们围绕“一颗种子的力量”项目,结合“学院制”培养模式,以“劳动教育”为引领,以“尚蔬农耕”为举措,开展劳动教育各类活动,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达美、以劳强体”,最终实现“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五育”并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结合当下的教育新时代背景,上海大学附属小学确立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涵。学校积极加入宝山区“行知行”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项目,立足实际,打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五彩课程,创造积极的教育生态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实践与探索,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探讨了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打造高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欧阳明 《师道》2014,(10):1-1
课程改革.不应是“革命”.而应是“改良.,'。现在许多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一说到课程开发,都一窝蜂地把别人开发的课程移植而来,不管适不适合本校学生需要就在本校实施,但并不是植根于本校的“校本课程”。其实校本课程一定要体现“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才有利于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一说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都想学习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上课”,其实在本校条件不具备时,还是不要盲目去“复制”.先把“班级授课”抓好也行。一说到打造高效课堂,都去模仿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教”,不管学科特点、课的类型、学生状况,强行让学生“占领”课堂,让教师“靠边站”,其实有些课“先教后学”也未尝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要求、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和具体行动指南。推进“五育并举”,要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补齐教育的短板;要注意各学段衔接贯通、一脉相承;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协同育人;要做好评价导向和政策保障;要立足课程,着眼课堂。落实“五育并举”,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差别推进;要鼓励学校多元发展,彰显特色;要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发挥特长,彰显个性。“五育并举”并不排斥技术变革,可以借力人工智能,实现融合共进;“五育并举是南品质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