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行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题 ,但毛泽东知行思想又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毛泽东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知行思想  相似文献   

2.
黄琳庆  陈文庆 《红领巾》2004,(3):9-11,6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希贤在《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来源于马克思立义哲学,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论就其基本内容和体系,还是就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来说,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辨证法,以社会基本矛盾,两类矛盾和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唯物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续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又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特定的思想文化传统,因此,批判地继承中国哲学遗产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必要理…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堪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人。其具体路径为:一是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中国道路”;二是强调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努力谋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一环;三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具体化为一系列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的创造性贡献。这些对新形势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 ,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 ,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硝烟弥漫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它立足于中国的革命实践,会萃传统哲学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民族化。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又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民族特殊性.才能认识它的普遍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由此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决不能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中断,只能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哲学思想吸收了古代优秀的哲学精华,批判了传统哲学的保守落后的精粕,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肤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这方面的思想有所变化、发展。 1.批判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推陈出新”的方针,以后又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方针,就是说要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近代中外文化冲突交融的最重要的精神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思实用、知行关系、一分为二、内圣外王、民本主义等思想和精神,经过毛泽东的批判、改造和继承,成为毛泽东哲学的精华,使毛泽东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性格和中国哲学精神.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形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根、发芽和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前途,而且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智慧,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西哲学比较与融合的角度研究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阐发的哲学思想,认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合力影响的结果,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相交汇的产物;《实践论》中关于融会中西哲学的尝试,主要是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争论的批判性改造和科学总结;《矛盾论》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也批判地改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即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又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双重文化性格,在当代对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中国哲学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毛泽东德治思想的理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德治思想 ,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精华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理论表达方式。  一、“动天下”必先“动天下之心” :高度重视党和人民的思想改造  极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注重“人心改造” ,贯穿了毛泽东一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毛泽东在青年时期 ,为了救亡图存 ,他吸收了中西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 ,认为“动天下”必先“动天下之心” ;而“动天下之心”必须有“大本大源” ;而要有“大本大源” ,必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 ,改造哲学 ,改造伦理学 ,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的学者对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这一提法,在理解上存在着欠准确现象。毛泽东所讲的"中国文化"不是特指传统文化,二者结合的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优秀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王玉峰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不仅师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使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毛泽东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哲学思想主要不是从继承改造中国哲学遗产而来的,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而来的。然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批判继承中国哲学遗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培尔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因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结构纯粹是中国古代哲学式的;二是中国在传统上无本体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也不谈本体论问题;三是毛泽东哲学著作引用的材料多数是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史上的,很少有马列原著的。上述观点虽然值得进一步商榷,但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来源之一,也不无道理。本文仅就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渊源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界所谓的“决裂说”和“融合说”都有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一是“实践”,二是“批判”,二者的统一,就是“改造世界”。邓小平的哲学贡献就在于:他基于继毛泽东之后中国国情以及时代特征所赋予当代中国哲学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和精髓。活化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现实实践的具体操作之中,成功地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同时,在诸多领域里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的哲学贡献不在于他是否具有专门的哲学著述,而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历史延续和邓小平的哲学作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毛泽东关于应用哲学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具体实践问题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的一种具体途径和表现形式。这些思想在过去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过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今后党的实际工作也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高度统一的。但是,在这个统一体中,二者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性。侧重对方法论进行研究,必然形成一定的应用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应用哲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具体运用于研究中国实际情况,从而转化成各领域一系列具体指导规律的科学思想结晶。“指导规律”这个全新概念,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提出来的,也散见于其他科学著作中。毛泽东阐述“指导规律”时是与方法即“怎么做”联系在一起的,是讲方法即“怎么做”的客观内容与本质问题,这就是  相似文献   

19.
“价值重估”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核心并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成果的理论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既不仅仅是把一般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把特殊实践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不但是关注现实问题中的哲学,而且是反思批判哲学自身问题视野中的现实.我们要超出革命的与现代化的视野,可以更广阔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历史视野来看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也就是要进一步拓展我们原有的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视野与逻辑,重建哲学自我、重构哲学的自我问题意识.这就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问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认为不仅要考察传统文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而且要从近代中国中西哲学合流的历史进程来分析这两者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历史背景;应注重分析中国的农民文化传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通过对农民文化传统的两重性的阐释来全面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实现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应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研究,借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对西方哲学的概括和提升,而且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概括和提升,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形成同样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