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赞“我首先是教师”蒋敦鑫《语文学习》的“作家自选文”专栏,发表了作家王晓玉的一组文章。王晓玉给自己的选文写了个“前言”,题目就叫《其次才是作家》,申言“我首先是教师”。文短意长,启迪人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如何看待第二职业,如何对待某些人对教师...  相似文献   

2.
俄《消息报》连载文章赞扬中国改革成就编者按:俄罗斯《消息报》1月18日至20日发表拉济斯的连载文章,主题为《中国的经验》,副题为《俄罗斯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文章从深圳的“奇迹”,说到中国改革的经验,现摘要如下:深圳有带集装箱、石油和天然气装卸站的三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07,(4):79-80
《中国教育网络》:教育投影市场一直是企业的“必争之地”,您如何看待教育行业投影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看待《文学革命论》所宣扬的民主主义“五四”文学革命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不是发生在1919年5月,而是发生在1917年2月.这个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因此,如何看待“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有个如何看待《文学革命论》所宣扬的民主主义的问题.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帝反封建的过程中,实行过各式各样的民主主义.总起来也可以说有两大民主主义,一是与资产阶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开发成就?具体地讲,汉唐盛世西部经济是否曾居全国领先的地位?《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头版题为《历史的警示》一文,针对“西部经济在汉唐盛世初不稍逊于东部”的观点说,“历史时期中国西部除关中平原和川西平原这两小块区域稍显富庶之外,经济大多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两基”教育达标邓松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宏伟目标。近几年来,我省上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及有关实施细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刘心武的一篇告诫青年勿“重蹈高长虹的覆辙”的《长虹的湮灭》引发了王彬彬、董大中等人批评论争文章。①“湮灭”了许久的高长虹,重被人注目,也是件喜剧性的好事。王董二先生的文章都涉及如何看待近70年前高长虹与鲁迅冲突,如何看待高的“湮灭”等问题。董先生更提出对高鲁冲突“应该既‘翻查’《鲁迅全集》,也查一下高长虹的说法,不能再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下去了”。董先生是《高长虹文集》的主持编辑,此话虽不无广告用意之嫌,我还是很赞成他的主张。多年来我自已确是多根据《鲁迅全集》的“一面之词”来看高  相似文献   

8.
新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秋石文章《如何认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文章指出,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改革的继续深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多方面的持久的积极影响。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  相似文献   

9.
声音     
总统抄袭论文辞职对中国人的启示今年1月初,匈牙利一家名叫《世界经济一周》的网站刊登文章,指出施米特总统215页的博士论文《新时期奥运会比赛项目分析》涉嫌抄袭自保加利亚体育专家尼古拉·格奥尔基耶夫1987年用法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韩国经济发展迅速,以“汉江奇迹”崛起于东亚,同新加坡等共同创造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经济奇迹。当人们研究韩国的成功经验时发现,“受过良好较高教育的廉价劳动力”和“高新科技水平”是其经济腾飞的“双翼”。那么,这“双翼”是怎样发展的呢?由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孙启林教授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参赞安玉祥共同编著的《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对此进行了深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杜甫《戏为六绝句》对“如何看待文学家个人创作的发展”、“如何看待某一文学现象的发展”、“如何看待整个文学史的发展”三个问题的认识谈起,揭示了杜甫关于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观点的实质是“别裁伪体”、“转益多师”,阐述了杜甫诗歌理论对“文学的微观进步与宏观无进步”观点的最早探究,进而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1有人认为,在亚洲,我们的节日、纪念日中,民族性的传统节日可能是最少的,应该通过立法,将清明、端午、中秋辟为法定节日,使之成为和春节一样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日。有人认为,过节铺张浪费,没有意思,春节就够烦了,还要那么多传统节日干嘛?对这些问题,你如何看待?请以“节日”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点拨:报上关于“节日”的文章,很多是《过年真烦》、《如今的年,不过也罢》、《这个年,苦哇》……对这些论调,可否来点逆向思维?中国传统节日,真的有那样可怕?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精神的“沙漠化”,企望“回归”东方寻找新的伦理道德资源。在“东亚经济奇迹”中,儒家伦理产生了一种间接效应,而非因果关系。在儒家伦理和文化的精神依托上,不可能造就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奇迹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奇迹”与前苏联“经济大崩溃”,“亚洲奇迹”与“亚洲金融风暴”,“美元霸权”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些看似不同的经济现象背后反映的共同规律对后危机时期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如何练好“内功”提供了前车之鉴,而全球性金融危机预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又对后危机时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借助“外力”提供了契机。既要遵循共同规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利用改革契机,争取公平环境,这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认真做好的“对内”、“对外”两门功课。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刘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邀请您做《小学语文》杂志“名家讲坛”栏目的特约嘉宾。目前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朱自清的《匆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火烧云》,巴金的《鸟的天堂》等。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意义的呢?  相似文献   

16.
论文影响、转载排名与学术期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能“以刊论文”(即以刊发文章的刊物级别来论文章质量本身),学界已经讨论颇多,大致得到认同。尽管在成果考核和奖励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但是在看待学术论文的影响和期刊转载排名以及期刊的评价体系等方面仍然走的是“以刊论文”-“以文论刊”的循环之路。一、怎样看待学术论文影响学术论文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两种:一种是转摘,一种是引文。先看转摘影响。转摘刊物和形式各有侧重。现在我国比较重要的学术类转摘刊物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下文简称《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下文简称《高校文摘》)等;转摘…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2006,(4):6-6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那么,究竟该如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呢?2006年第5期《求是》发表题为《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的文章,阐述了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比以至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观”指观点看法。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指导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形成的。孙中山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变化?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一个人如何认识当时的国情,亦要看这个时期和他本人所经历的主客观条件。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到1905年同盟会成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并明确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标志着他民主革命思想的成熟。这段期间孙中山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穷”是许多青年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乃至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使青年正确看待中国的“穷”,是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怎样看待中国的“穷”》一文,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说理的方法,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高度,对中国的“穷”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是本文在说理上的最大特点。本文围绕“怎样看待中国的‘穷’”这一中心论题,分“要用全面的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行教育方针应该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到的教育方针与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不一致。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当将现行教育方针中的“生产劳动”改为“社会实践”、并删去“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