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统治者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儒、释、道等思想在唐朝均得到快速发展.白居易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思想也呈多元状态.多元思想为白居易面对现实和人生的进退升沉、顺逆荣辱,提供了极大的回旋余地和丰富的精神支撑,进则怀兼善天下之志,以儒为先锋,积极进取;逆则偏居一隅,或觅仙寻道,或清净谈禅.在白居易身上,既有年少时争锋的刚勇与坚强,也有年老时避险知足的清淡与圆融.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居士情怀并不是纯粹佛教的,而是表现调和三教,以儒立 身,以释治心,道佛互参而形成的一种知足常乐,追求恬淡适意生活的人生哲学。 这与唐代儒释道三教调和的潮流有很大关系。白居易为后世封建知识分子开辟 了一个新的精神境界,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离开长安后经常提及长安,白居易也是如此。白居易离开长安后,诗中承载着其对长安的追忆和怀念。白居易长安情感的表达和政治理想的寄寓是紧密相连的,这种政治理想的抒发是复杂而矛盾的。白居易对长安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巨大变迁,并经由变迁折射出其思想情怀的变化。这种长安情感和思想情怀的变迁异于唐代的其他诗人,是白居易人生选择的结果,也展现了其个人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赵孟頫是元朝书画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家,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善于用典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赵孟頫在诗歌中大量使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与态度。因此,我们分析他在不同时期的诗歌中的用典,可以看出他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音乐家,多有言乐论声之佳作。本文旨在对其诗歌中首倡的“唱声兼唱情”的声乐美进行审视,以期显现唐代声乐艺术的审美范式。这是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值得探讨并有继承的历史文化魂宝。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闲适诗进行的统计和研究分析,揭示了白居易闲适精神的深层涵义,并指出在面临穷通与生死这样的人生问题时,白居易以一种通达的宗教态度.栖心于佛道之中寻找精神解脱的方式,调和三教,从而形成了其闲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继杜甫以后唐代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早期的作品以讽喻诗见多,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对平民百姓的关心,对当朝统治者的劝谏,至今被人们传颂。白居易不仅在诗歌上蓄丰蕴美,独具慧眼,而且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妙论精解。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居官十余任,常怀惭愧心;现实行为低调平和、居官理想崇高的差距、现实所得颇多和心中所求甚少的差距是白居易惭愧心理产生的原因;喝酒、信佛、辞官归隐是白居易摆脱为官惭愧心理的三种渠道.  相似文献   

9.
简析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酷好音乐,能弹琴。他的诗歌以及论乐文章的数量也堪称第一。他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强调教化,崇尚古乐,主张唱情,虽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对今天的音乐研究与发展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诗论包括四个层面:一.本质论.认为诗以“情”,“义”为本。二,功能论,指出诗歌具有政治教化和审美娱乐等方面功能。三,创作原则,要求“为时”,“为事”而作,四,审美标准,以“尚实”,“尚俗”为艺术规范,这些构在了白居易的诗论系统,这一理论系统是对儒家诗论的重大发展,也把现实主义诗论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1.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白居易的女性思想饱含人道主义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包括《诗经·国风》在内的以往进步文人对妇女的关注、同情的思想,同时,他还在此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把妇女抬到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白居易自身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就是这一思想的真实写照。白居易女性平等观的形成与他受的儒家教育、特殊的人生经历、先进的政治理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诗歌的语言以浅显通俗著称,学者多所注意,但其诗的另一重要特色,即善用疑问句表情达意则鲜受关注。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使用频繁,与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且是构成白居易诗歌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其意蕴亦丰富多样。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的全面考察和梳理,其问句的内在意蕴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即家国之问、自省之问、友情之问及生命之问。  相似文献   

13.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不少描写身体姿势的诗。其中尤以闲适诗居多。然而,这些诗不仅仅是单纯描写身体的各种姿势,在其背后往往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诗歌因其通俗易懂、平易晓畅等特点而广为流传,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媒介传播,二是人际传播。就人际传播方式而言,白诗主要表现为对朝廷传播、民间的口耳相传、艺人的传唱和士人之间的酬唱应答等。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诗歌之所以在中唐时期就能够广泛传播,与唐代有利于诗歌传播的制度设施、白居易诗歌自身的特点,及其诗歌的传播方式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从传播方式上看,白居易诗歌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传播和士人传播等三个渠道,其中媒介传播主要包括题壁诗、书信、著述传播。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时间意识,他或感叹历史沧桑的变迁、惶恐时间的流逝,或疑惑上天的旨意、警示世人珍惜今日。白居易诗中浓郁的时间意识缘于诗人际遇的坎坷、中唐的政治背景、多元的思想文化及民族的时间传统。恰因白居易诗歌中时间意识的流动甚或激荡,后人才能从中解读到他对国家、对人民博大而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世俗化是其诗歌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选材世俗化、立意世俗化、语言浅俗化等方面。世俗化的特色使诗歌从高雅的"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大大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古代女性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关怀同情的笔触,不仅从社会各个层面写出了对于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而且还把笔触伸到宫廷,关注各种类型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并在字里行间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9.
历来对曹操的评价可谓众说不一,主要有英雄和奸臣两种说法,但大多受小说、戏剧、评书的影响较多。诗言志,文章从曹操的诗歌浅析其思想性格,或能有助对曹操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马君武先生的作品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其译作文学创造力极强,异化程度极高。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标准和策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马君武经常出现改译的情况便是受多因素影响所致。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马君武的诗歌翻译,可以清晰地认识马君武改译的原因,并探寻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其翻译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