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想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首先需要明确“新鲜感”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称之为有新鲜感的词句,为什么在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哪些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语文要素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得到有效落实。经过思考,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遇到的陌生事物、新奇的表达或者是具有独特的情感和寓意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相似文献   

2.
"文眼",通常是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点明文章主旨的关键词句。它或是一句高度概括的句子,或是一段深含哲理的话,或是表达深刻感受的语言。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巧用"文眼",充分发挥其妙用,是为阅读教学增效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中,如果抓住了文章主旨,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纲举目张,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得分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阅读理解没有到位,特别是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造成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段意、文意的理解,都与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高考现代文阅读语言鉴赏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以有关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为基础;2.结合试题要求把握好下笔的角度;3.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案要点。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语言鉴赏题,我们发现这种题型又呈现出了不同的类型:鉴赏重要词句精妙型、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型、多角度鉴赏语言型。设题类型一、鉴赏重要词句精妙型所谓"重要词句"是指对文章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语感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读完一篇文章能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特点:面对一道作文题,能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下笔成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整体性阅读受到广大教育者的研究与推崇。整体阅读是针对传统的肢解法而提出的,它侧重于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行文立意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即文章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一个什么主旨,而中心与表现手法正是文章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整体阅读可谓一针见血,抓住了要害,提高了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材料训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如下问题:首先是无从下手,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其次是无法快速把握文中的关键点,使得学生常常与文章主旨脉络失之交臂.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在领导学生阅读材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指导他们快速挖掘出文中的关键词句.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要了解学生。许多同学在阅读时爱摘抄华丽的篇章、词句。这,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华丽”是一种美,朴实也是一种美,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作家达到语言的真正美是使用“最普通的一些词句,然而这些词句在有形象表现力的语言上下文中,却能获得审美倾向”(谢皮洛  相似文献   

9.
邓必华 《考试周刊》2013,(63):29-2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微察秋毫,辨文章文体;剖析入微,理文章脉络;细枝末节,悟人物描写;刻画入微,塑人物形象;显微阐幽,品文章词句。只要我们坚持有方法有技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自然会有"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之时。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读:正音读、辨词义。识字、正音、不读破句,是阅读文言文的最起码要求。文言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和第一次接触的生字是学生较容易读错的,教师应通过学生课堂个别朗读,及时纠正他们的这些错误。学习文言文还必须十分重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的积累和整理,文言实词积累中又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重点,教师应将课文中出现的多义词板书出来,由学生分析讨论,以弄清他们的不同含义。第二读:辨词采,探主旨。在扫清全文字词句障碍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咀嚼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色,领会文章主旨。然后…  相似文献   

11.
尤小蓉 《广西教育》2010,(13):49-49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学生在阅读时对句意的领会,对内容的探究,感受文本的情感内涵,无不建立在对词句的品析、理解上。只有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理解,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因此,在历年高考“阅读理解”题中,主旨型试题是年年必有的。它要求考生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文章中表达的核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重点考查考生捕捉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第12期的《微观阔读初探》发现了文本细读的“新大陆”。第一,将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一环节正名:微观阅读。此名贴切、规范、凝练,将“重点语段研读”“精彩词句品读”等概念纳入其中,集于一体,方便教本研讨。第二,就“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流程的安排,作了细致、翔实的探讨。此举拨开了一线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眼障,教人看清了词句品读应当教什么、怎么教,解人困惑,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文论历来就有“文眼”之说。什么叫“文眼”呢?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便是。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等都是“文眼”。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我们注意利用这样的“文眼”来促进阅读,那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效率。抓“文眼”,能迅速把握主旨,抓“文眼”,能准确理清层次,抓“文眼”,能真切体味情感。既然“文眼”的作用大,那怎样寻找“文眼”呢?它虽不固定在某段、某处,但也有规律可循。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这…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关键词句,是指能够概括文章主旨,或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教学,就是为解读文本寻找到一把钥匙,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有效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效率,使高效阅读成为可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呢?我们不妨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进行。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戴毅 《教师》2012,(13):38-39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集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在现代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句进行体味、品读,对正确理解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也明确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湖南卷和全国卷都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即很注重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是科学类文章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都反对直接的语句对应和不动心思的简单作答,对考生的思维品质提出要求,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对材料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解,然后才能准确答题。我们在应考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作用类”试题的思考角度。一般来说,无论是词句运用、题材选取或是表现手法的作用,一般都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词句的表层含义是什么(材料的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其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这一点往往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二学段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所谓关键词句,是指在课文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要作用的词句,它在课文中或准确表达文章主旨,或真切体现作者情感,是快速准确读懂课文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由于语言障碍形成的艰深隐晦,时代和作者思想的局限形成的白璧微瑕等原因,使初中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很大困难。就阅读而言,单语言障碍就是一大难点。   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抛弃了朗读、背诵、领悟,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读来化解,疑难词句要靠读来识辨记忆,文章的艺术营养要靠读来吸收消化……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读”。叶圣陶说过:“课本中有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文章和文学作品,皆须善读,由语言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的提高,品德的修养。”这…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所给材料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能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够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具体细节;能够在理解某些句子和上下文的基础上,对所读文章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够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能够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