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开会,还每天赶写一篇《十四大手记》,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前后连续写了九篇。这些手记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我心里很清楚,这九篇《手记》都属于“急就章”,读者之所以产生一点兴趣,无非是看在“一边开会,一边写稿”的份上。其实,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会想起写《手记》?许多朋友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逼”出来的。我这次是第二次写党代会手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也写了九篇手记。当时的情况是,分配给《经济日报》采访十三大的记者名额只有两个(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般的读者,也许不会引起太大注意,军报4月25日一版左下角不太显眼的位置上,刊登了一篇短稿:《夜宿高原一线班》。这是记者徐文良、杨诚“西藏边防行”系列报道中的一篇。全文不足8O0字,内容似乎也很简单:记者在西藏边防~线的一个吊桥班里,住了一夜,记叙了所见所闻的几件小事。然而,一读,它就会吸引住你,强烈的震撼着你,使你思索再三。因此,它也很值得我们函授学员学习一番。边防一线,往往是处在偏远的人烟稀少的地方,说起来也常常带着一些神秘色彩。大约记者正是抓住了读者这种心理,满足读者了解边防的一种需求,所…  相似文献   

3.
记者见证中国历史,《中国记者》见证记者的历史,这是我们组织这组稿件的初衷。编完最后一位记者黄燕的稿子,我们数了一下,这组手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激情”,原稿中出现100多次。在这个激情年代,有多少记者就有多少激情。 我们还数了一下,写来手记的记者不多不少正好十六位,所以总标题叫《十六大上的十六位记者》。  相似文献   

4.
《记者下连当兵札记》专栏,是本报继《记者蹲连》、《记者代职手记》之后,连续推出的又一个贴近基层官兵生活的专栏。一年之中,先后有9位记者下连当兵,写出了10组44篇当兵札记,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该栏目又获得了社长奖。回顾开办这个专栏的过程,作为栏目的责任编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们的精品意x与敬业精神,是办好这个栏目的可靠保证。一张报纸好比~家商店的橱窗,缺少“精品陈/jtl””、便会失去顾客光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按理说…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对刚刚辞职的央视原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采访报道。报道由通讯《狷狂黄健翔》、访谈《“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以及记者手记《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组成。出乎意料的是,黄健翔对这组报道极其不满,认为记者“为了自己的稿子的轰动效应,就把一篇未完成的采访发了”,并且痛骂记者“变态无耻”。当事记者则在自己博客及媒体报道中加以驳斥。正如《南京晨报》所言,事件“开始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在这个故事里,有  相似文献   

6.
心中的灯○张志东《军事记者》是一盏灯,是我心中一盏明亮的灯。紧张工作之余,我静心阅读它,感到它既通俗易懂,又由浅入深,引我渐入佳境。《每月评论》专栏使我把握住宣传政策的脉搏,《新论点击》让我耳目一新;《本刊专稿》和《业务研究》,教我如何学会抓问题写报道;《“老总”值班手记》让我感受总编首长的艰辛……一个个专栏,一篇篇文章,像一缕缕阳光,一股股清泉,温暖滋润我的心田,催促我在新闻的田地上努力耕耘。遇到“拦路虎”时,我认真学习《军事记者》,浑身便增添了无穷的干劲和力量。在我寄出几十篇稿件如泥牛入海,…  相似文献   

7.
龙全忠 《新闻三昧》2005,(10):14-15
今年6月30日,“河北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占用近一个半版的篇幅刊发了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曹妃甸——中国未来的鹿特丹》不久,北京《中国工商杂志》、《市场信息报》、“唐山经济》、《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相继转发,受到了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好评。一篇普通的通讯稿,为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在回顾和总结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中,我认为“尊从读者,寻求突破”是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9月5日关注一下“空白点”今天五版杨武军同志写的《走进中央档案馆》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报道。它反映的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事实,读了使人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它写得更多一些,更细一些。在我们国家,有许多领域、部门、职业平时报道得很少,它...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作家还是记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吸引读者,能感动读者。但是,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当我们在完成自己的文章时,是否能被它打动呢?假如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能吸引他人? 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新兵,近年来,我陆陆续续在国内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其中有散文、小说,也有消息和通讯。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两篇,一篇是通讯《心灵的震撼》,一篇是人物专访《面对李威》。 对于这两篇文章,我都是在做了大量采访工作之后才下笔的,并且几易其稿,写到高潮之处,禁不  相似文献   

10.
当“法轮大法”在社会上兴风作浪,千百万人坠入妖雾之中时,沈阳军区某部基层宣传干事、29岁的沈保卫早在一年多前就写出《法轮功:掀起你的“盖头”来》这篇批判文章。在文章中,他揭露了“法轮功”的种种危害,矛头直指魔头李洪志,这篇战斗檄文今天读来仍能感到它的勃勃生气。这位年轻的宣传工作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不信邪,不怕压,心明眼亮。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沈保卫,希望我们发表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一文,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军报编辑部对于没机会走近它的人是神秘的,但是我,曾从它门前走过数次,觉得编辑们也像其它军事机关一样按部就班地上班罢了。但读罢《军事记者》“老总”值班手记专栏首期报道后,我的认识变了。我深深感到,如果我们广大读者不好好珍惜每天的报纸,不认真品读每期的杂志,真是太对不起编辑部的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劳动了!太对不起长年累月、不辞辛劳的办报人了! 《军事记者》第5期开辟的“老总”值班手记专栏是个好栏目,它使我们广大读者与报纸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使我们基层热爱《军报》的业余通讯员、小记者,尤其是没有在《军…  相似文献   

12.
八届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文汇报驻京记者发回的“两会手记”,从3月14日人大开幕前夕以《春天的机遇》作为开篇,连续发表了12篇,对我很有吸引力。市场经济是这次两会的一大课题,市场经济写进宪法,从此我国人民政治经济生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两会手记”巧妙地抓住了一个馅饼风波的问题来写市场经济。连续发了《馅饼风波在两会》、《“无序”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14.
《县委书记的“笑柄”》(下面简称《“笑柄”》)是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发表在《经济参考报》上的一篇人物通讯,反映的是河南省浚县县委书记刘银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事迹。文章发表后,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有的文摘报还做了摘转,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笔者就是首先在一家文摘报上看到内容摘要之后又寻来原文阅读的。阅读这篇通讯,我深深感到: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表现力,仍然为群众喜闻乐见。我们  相似文献   

15.
“读了你们的报道,我喊一声‘党报万岁,党报记者万岁’……”这是我们采写的一篇关于“假民工”的批评报道见报后,当地一位叫商建华的离休干部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的第一句话。读着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干部满怀深情的来信,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的我眼睛湿润了。我在深深地思考,读者为  相似文献   

16.
走近夜班     
开栏的话:《“老总“值班手记》专栏本期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专门为媒体“老总“们开设的走笔园地。首篇刊出的是《解放军报》总编辑张宗银写的《走近夜班》。一个媒体的夜班,神圣而又神秘。有人说,它是政治家办报的前沿阵地,是整个编辑部新闻产品的“总装车间“,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信息总汇,亦是一个报人成才成熟的冶炼“熔炉“。所以说,不光是业内人士想了解夜班的运作内幕,连圈外的人士也对它投来好奇的目光。走近夜班,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会帮助你“走近“和“走进“新闻与报业……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陆续约请长年在白班或夜班工作的军报及军队其它新闻媒体的“老总“,把他们思想上的一得,办报中的感悟,尤其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业务上的运筹谋划等思路和体会,记录下来,展示给读者。也欢迎地方媒体的“老总“们给本刊赐稿。--编者  相似文献   

17.
偶然看到一张《文汇报》,上面有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篇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今天细读它,发现在写作上有颇多值得借鉴之处。一看到这篇消息的标题,就吸引读者去读它。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纷纷来中国,或投资建厂办企业,或投资经商搞贸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老外”来中国当“菜农”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应该说记者独具慧眼,抓到了一条题材新颖的好新闻。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体现其新意时,并非是从猎奇的角度上来写,而是通过匠心独运的选材,在刻意求…  相似文献   

18.
一月六日《经济日报》在《星期话题》栏中刊登的一篇评论:《话说“两毛六洗个够”》(见附稿),读着如听人拉家常,句句讲到人们的心坎上。这篇评论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自己深有体会的星期日的生活环境里。忙碌了一周的城镇职工,想洗个澡么?“最少得提前半小时到(澡堂子)门口去排队。冬天在冷  相似文献   

19.
作者手记:“灾难新闻报道方法系列研究”系本人近年主攻方向,此系列计划由三篇论文组成,其中第一篇《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和第二篇《灾难性事件与新闻舆论监督平议》已分别在《声屏世界》今年第5期、第8期上刊出,本文为第三篇。这三篇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希望拙作能给新闻一线的记者和编辑提供采写参考并从中有所启发。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  相似文献   

20.
陈剑文  周芳 《新闻前哨》2002,(12):14-15
2001年8月26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组报道:围绕襄樊监狱服刑人员王树祥一步步成为辞书纠错行家的事例,刊发了消息《一份生动的维护人权记录》、通讯《新生的脚步》和法学专家访谈《“王树祥案例”是维护人权的例证》。这一组独家的、特别视角的报道一经刊出,在读者中产生强大反响,法学专业人士、监狱服刑人员、管教干部纷纷发表看法,省监狱局局长也约见记者。为此,记者又围绕这一案例采写了4篇《“王树祥案例”纵横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式报道。《湖北日报》评报专家撰文评价这组报道时称,它无异于中国一部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