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教师在交待故事(或诗歌、歌曲)的名称时总是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让小朋友跟着念几遍,要求他们记住。经常运用这种交待“名称”的形式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既能吸引幼儿,又易让他们记忆的新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我指着装有小蝌蚪的玻璃瓶问小朋友:“小  相似文献   

2.
复述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指导幼儿复述故事,能帮助幼儿丰富词语,锻炼说话能力,同时受到感情的陶冶。儿童要复述好故事,必须首先听好故事。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儿童听故事的兴趣,作业开始时,可以利用形象的教具。如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节作业,我用瓶子装了几条小蝌蝌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的妈妈不见了,你们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你们听老师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3.
“放焰火”     
目的:发展幼儿向上抛物的能力,培养幼儿想象力。准备:和参加游戏人数相等的“焰火”。玩法:每个幼儿手持“焰火”一只,全体幼儿围着老师四散地站在场地上,教师发出信号,全体幼儿一起讲“放焰火喽!”讲到“喽”字时,将“焰火”用力往上抛。也可按老师说“焰火”的名称进行,以增加情趣。如老师说××小朋友“一花独放”,该幼儿即将  相似文献   

4.
听了一节绘画课,内容是教小朋友画蝴蝶。课前准备时,老师把彩笔挨个放在小朋友的桌上。讲课中,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请小朋友不要乱动桌上的彩笔。”本来小朋友注意听老师的讲课,这时,全班小朋友几乎都在看桌上的彩笔,有的小朋友开始摆弄彩笔,在纸上涂画起来。随后的课,尽管老师讲得很生动,可是还有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再也集中不起来。这位老师在备课上下了不少功夫,语言也很生动,各个环节衔接也很好,可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呢?原因就在于她多说了一句“请小朋友不要乱动桌上的彩笔”。这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今天去一个幼儿园,先到一个小班,孩子坐在座位上,教师在教孩子学习一首儿歌并教孩子认儿歌里的三个字。老师很努力地想要孩子遵守上课的纪律,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不能随便下位,要说话先举手,老师教小朋友念儿歌的时候,要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再跟着念……老师还特地叮嘱孩子,上课只有15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几乎每学期都有幼儿转园,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一、组织惜别留言活动我班林乔小朋友要转入其他园所,我组织班里小朋友开了个小小欢送会。我先用依恋的口吻把林乔要转园的事告诉小朋友,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再请林乔向大家讲几句。林乔含着眼泪说:“老师、小朋友再见,我走了会很想老师、小朋友的。”接着,小朋友开始自由发言。有的说:“林乔,你可要回来看我们呀!”有的说:“林乔,你走了要给老师小朋友写信。”有的说:“你在外面小心点,别让车撞着。”“你在外边注意  相似文献   

7.
爱的回报     
记得一批新生刚入园时,我曾教小朋友念过一首《幼儿园像我家》的儿歌,其中有两句是:“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刚刚入园的孩子很不理解,他们会好奇地问我:“老师怎么会是妈妈呢?”看来要想让幼儿把教师当妈妈,首先教师要把幼儿当自己的娃娃。又有一回,我教小朋友一首歌曲《小板凳》。歌词大意是:“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单调、重复,曲调中的拖拍太长,孩子不太好掌握。我反复教唱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 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开端和结尾,绘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图意。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张图画纸,每桌一盘蜡笔。教学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以引起幼儿听、编故事的兴趣: 今天,我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编个故事。老师先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请小朋友编中间那段故事,想好了画在纸上,然后把画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好。  相似文献   

9.
计思想帽子是幼儿常见的日用品 ,但大多数幼儿对不同工种的帽子还比较陌生 ,同时 ,他们也对各式各样的帽子感兴趣。因此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让幼儿带着好奇与兴趣在活动中来认识喜欢的帽子。活动一认识“帽子”目标 :1 .结合已有经验 ,通过观察感知 ,认识各种帽子 ,能叫出名称。2 .了解各种帽子的特征及用途。3 .能积极关注周围的事物 ,培养观察的兴趣。准备 :各种帽子实物 :建筑帽、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太阳帽、浴帽、棉帽等 ,木偶小动物若干。过程 :1 .布置“帽子商店”的场景 ,带幼儿观察、感知。师 :“小朋友 ,有一家帽子店开业…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安排小班三月份 1.向雷锋叔叔学习——认识雷锋的像,知道雷锋叔叔是解放军。介绍他助人为乐的事迹,教育幼儿学习雷锋叔叔。 2.认识兔子。 3.参观医务室——知道医务室是医生工作的地方。医生给小朋友检查身体,看病,打针,开药方。小朋友要听医生的话,生了病不怕打针吃药。认识体温计、压舌板、听诊器等。 4.讲《小金鱼拔牙齿》的故事,教幼儿讲究卫生,饭后要漱口。  相似文献   

11.
三月初的一天傍晚,天气突变,风雨交加,孩子们被那隆隆的雷声惊住了,纷纷向外张望。施笑寒小朋友神秘地对大家说:“告诉你们,雷锋来了,雷锋在打雷呢!”李葳小朋友马上问:“纵老师,是雷锋在打雷刮风吗?”听着孩子们稚趣的语言,我马上意识到:这段时间我们向幼儿进行学雷锋教育,雷锋的光辉形象已印入幼儿的心田,他们感到雷锋是个好叔叔,因此雷锋叔叔无所不能。且“雷锋”又与“雷”“风”谐音,使幼儿产生了联想。另外,主要是幼儿不理解雷鸣刮风这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于是,我马上对孩子们说:“雷锋是解放军叔叔,他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但不会打雷刮风。”接着我又给幼儿讲了打雷刮风的原因,以及打雷时应该注意的安全知识,并让幼儿看看窗外,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说说这块云彩像什么,那条闪电  相似文献   

12.
一、找眼睛。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注意听课时,不妨和小朋友们做个《找眼睛》的游戏。“小朋友,现在老师要来找你们的眼睛,你们仔细看看,老师的眼睛里有没有你的眼睛。”这时,小朋友们就会两眼紧盯住老师。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一节课的开始。二、“录音”。“小朋友,你们的小耳朵就是录音机,现在请你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要求: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组句能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二、教学准备: 画有小朋友、动物等形象的贴绒卡片若干张;情节画、风景画各一张;制作的小鸟、小猫、小鱼各一件;塑料娃娃一个;每人一盒蜡笔,一张画纸。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组句。1.小猫和鱼。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新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大家爱清洁     
(一) 教学要求:教幼儿记住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教育幼儿爱清洁。学习词:害羞、干干净净。教学准备:桌上教具。教学过程: 一、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幼儿学讲两遍)。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提问:刚才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教师边演示桌上教  相似文献   

15.
热情发言:小朋友,你们读过《灰姑娘》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的小学课堂,看看美国老师是怎样教小朋友学习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的。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学习《灰姑娘》。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讲  相似文献   

16.
播放新疆和西藏舞曲的录音,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节奏自由起舞进教室。师:我们已学过《坐船去》这首歌,大家把这首歌唱一遍,要唱得好听。(歌曲《坐船去》附后) 师:唱得真好!你们已经学会了《坐船去》这首歌曲,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用这首歌的乐曲自己动脑筋填上新歌词,再用好听的声音把你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填歌词的时候,要讲清楚坐上或乘上什么交通工具?在哪里行驶?每句最好是六个字,唱起来象原来的一样好听。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轻轻地编出自己喜欢的歌词。评:教师要求幼儿自填歌词的乐曲,选择的是幼儿熟悉的;对填词的一些基本方法,讲解清楚,交待明确,使幼儿一听就懂。(小朋友根据老师的要求,有的轻声地自填自唱,有的两三个人一起小声讨论,也有的独个儿边舞边唱。教师巡回指导和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设计了一堂多种内容的意愿美工课,课前准备了绘画、剪贴、泥塑用的材料,分成三大组,材料就放在桌子上。上课开始时,幼儿站在教室四周,老师说:“今天我给小朋友准备了画画、剪贴、做泥工用的东西,请你们自己挑选,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是要动脑筋,想好了再去做。”幼儿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作业,听完老师的话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会儿,老师根据孩子要求,分组作业。孩子  相似文献   

18.
水滴石穿     
幼儿园老师留了作业,每个小朋友都要学讲一个成语故事,然后轮流在班里讲,而且要请同伴评价。女儿说:"谁举手老师就请谁讲,我先不举手,准备的时间可以长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应言行一致马琳一天,我去某幼儿园听观摩课,这是一堂教幼儿认识邮票的课。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小朋友们听得非常认真,玩得也特别高兴。下课时,老师说:”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邮票,回到教室后贴起来。”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拿着邮票,走出了活动室。无意中,我听...  相似文献   

20.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