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转型。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它的推动下.中围的社会转型显得如此迅速、如此广泛、如此深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的《九章算术》和古希腊数学的《几何原本》进行比较,掌握、了解中国传统数学及古希腊数学的内容、结构、主要特征和成就等,分析了中国传统数学的价值、特点.阐明了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又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简要回顾,对我国网球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结论:1.中国网球运动始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繁荣于改革开放后.2.现代社会中国网球出现“阴盛阳衰”局面.3.中国网球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4.
九鼎是中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里程碑.是古代社会建国立邦和统治王权的象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政治、经济、青铜冶铸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及鼎文化的发端。研究九鼎.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社会、文化的转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历了两次文化转型.第一次文化转型发生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期间.它旨在革新封建主义的老传统文化,引进西方近代文明,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第二次文化转型是当前的改革开放,它旨在革新新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现代文明,实现由传统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所谓新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它有别于老传统文化,同时又承袭了其结构模式。第一次文化转型没有成功,第二次文化转型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毕其未竟之功。第…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一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在中国漫长的以儒学为主导思想的传统社会中.诚信曾对人格塑造、品德培养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诚信美德又能为建设诚信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大学生.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儒家的精神蕴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定性.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主题。徽州木雕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自然无法摆脱儒家思想的浸染.其中尤以程朱理学的影响最深。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多重冲击。好莱坞影片、日本卡通、韩流还有诸如肯德鸡、必胜客、NBA、CBA等外来词,使得许多中学生言必外文或“火星文”,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情形如何呢?有些人只会敲打键盘.不会写字;在“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写:更有一些中学生,对传统相当陌生.缺少文化的归属,已成了“真洋鬼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妇女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沈立东中国传统文化由于绵亘千载的封建制度及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物质生产状况等原因.其内涵相当丰富。而古代妇女文学创作由于妇女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自身处境.其产生和发展的诱导、影响因素亦非常复杂。为尺幅所限,笔者对二者之间的诸...  相似文献   

11.
于林林 《文教资料》2010,(15):212-213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中国历代优秀的人才.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提出新的教育方法,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辅以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社会实践等宣传途径,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时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时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儒家文化对增进德育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能积极深入地影响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具有和谐的特征。从以人类为社会主体的角度出发.传统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自身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对维护当时社会的安定、保证生产的正常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如果对这种思想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发挥.应该说对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对传统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实证分析表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特色;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载体环境关系且其载体环境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建筑形式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梅州客家民居文化景观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一、哲学     
一、哲学01.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02.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研究※03.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04.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哲学反思※05.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发展观的转变06.价值多元化和价值的客观性07.文化传统的结构和流变※08.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斗争史.更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进步史;中国近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复杂性,中国近代社会的矛盾也表现出相应的复杂性,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涵盖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这种复杂性。我们应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阶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进行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黄艳武 《学语文》2011,(5):34-3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创立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个中国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系天下的无私气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崇高的爱国主义、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农民的"恋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对土地有着深深地依恋之情.称为恋土情结。这是与农民土里刨食的生活方式、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农民与土地间的血缘联系、宗教联系密切相关的.这种情节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20.
谷建恩 《学周刊C版》2011,(10):201-201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继承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