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经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结果,提出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在血吸虫疫区常被低估,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可能是胃癌的诱因之一,该病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与医学设备对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人中选取XX例患有胃肠道息肉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在16-80岁之间.在患者入院之后,对他们进行电子胃镜的检查,并根据息肉在内镜下的状态与大小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经过内镜下电凝电切切除息肉的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精心地护理,没有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运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手术的方式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患者,安全性较高,患者的满意度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窄带谱成像(NBI)放大内镜技术对食管Barrett黏膜肠上皮化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入院的137例Barrett食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先予以窄带谱成像(NBI)放大内镜技术检查,后在病变处靶向下取活检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NBI放大内镜诊断食管Barrett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结果:NBI放大内镜诊断腺管开口Ⅳ型和Ⅴ型的患者,肠上皮化生检出率90.91%和100.00%,Ⅳ型和Ⅴ型肠上皮化生检出率高于Ⅰ~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17,P<0.001);血管形态为4型和5型的患者,肠上皮化生检出率为91.67%和100.00%,4型和5型肠上皮化生检出率高于1~3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17,P<0.00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NBI放大内镜诊断食管Barrett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2.56%。结论: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技术能够提高Barrett食管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对诊断Barre...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切除效果。方法:对我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的44例患者共46枚息肉行EMR切除术,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即时出血2例,延迟出血1例,以上3例均内镜下处理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此病特点是免疫组织化学CD117表达阳性。GIST具有粘膜下、肌壁间生长特性,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探讨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当次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采用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术前准备,术中麻醉护理及积极配合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对ESD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ESD治疗,115部位行ESD治疗,术后便血1例,气腹2例,皮下气肿3例,并发症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由此得出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海博水刀ESD治疗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护士负责术中器械传递和设备调节,配合医生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结果30例病灶病变均达到完全剥离,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于内镜下再次止血。结论医护的良好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对25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在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后行黏膜下剥离术。先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及利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灶范围,后采用术中标记、粘膜下注射、边缘粘膜切开、剥离及创面处理等方法。结果显示,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无穿孔、出血;术后3、6、12月常规随访,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给予扩张后狭窄缓解。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多见于胃,术前确诊较困难,术后病理CD117阳性率86%,CD34阳性率7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一种微创手术有效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解除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所带来的创伤和可能带来的后遗症。方法对CT检查发现上颌窦粘膜囊肿并有相应症状的28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上颌窦根治术治疗30例上颌窦粘膜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优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结论上颌窦粘膜囊肿应首选鼻内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以彩色眼底图像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眼底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从中获得拱环(黄斑)、灌注区、亮点、血管芽及它们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帮助眼科医生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诊断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5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为肠、胃镜检查为阴性,皆采取胶囊内镜检查,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出病因为小肠病变的有30例,诊出率为51.7%,与肠、胃镜检查的检出率比较差异甚大(x^2=69.7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病变为1种有26例,占86.7%,≥2种有4例,占13.3%,二者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X^2=107.7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具有病因诊出率高、无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病理学角度 ,深入研究预防群体的胃肠道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促进了消化系疾病诊断的进展.内镜检查具有目前各种影像学无法代替的优势,其不仅能直观地发现胃肠道早期病变,并且能借助活检对病变进行组织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新生政权对血吸虫病极为关注。在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下,各级政府以诉苦活动为载体,通过隐喻化的宣传动员,开展了大规模的血防运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疾病防控的国家化和制度化、宣传路径的隐喻化和运动形式的政治化,以及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和群众路线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道癌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过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中晚期食道癌,不愿意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进行内镜直视下支架的置入术。结果:91例患者置/L97个支架,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结论:内镜直视下食道支架置入是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鼻内镜手术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9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鼻内镜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柯—陆氏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鼻内镜组的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上颌窦囊肿中,鼻内镜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是首选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口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38例,对其疗效与以往传统术式比较.结果:术中腺体切除干净,无残体残留,鼻咽部结构良好,咽鼓管粘膜光滑,鼻腔粘膜无损伤.结论: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是儿童腺样体肥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微创内镜技术作为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的新型方式迅速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超声内镜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包膜完整性及所处位置(位于浅肌层或深肌层)、与浆膜层的位置关系和肿瘤与固有肌层紧密接触长度占肿瘤包膜长度的比例来评估完整切除率、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进一步指导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创新点:首次提出通过超声内镜术前评估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在固有肌层中所处的位置及与固有肌层连接的长度选择内镜下治疗方式,可以提高完整切除率及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4年02月至2016年6月接受内镜治疗的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临床结果及术后随访资料。结论:肿瘤包膜的完整性与完全切除率密切相关。起源于深肌层以及与固有肌层为宽连接的黏膜下肿瘤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穿孔可能性较大。通过超声内镜术前评估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包膜的完整性、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固有肌层连接的长度,有助于提高完整切除率和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非特异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诊的150例非特异性鼻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治疗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鼻腔填塞治疗,选择一次性成功率、总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作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个月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非特异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明确,可以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减少术中总出血量,缩短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个月复发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