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的"理式"、黑格尔的"理念"和弗洛伊德的"性",似乎不相接,但其内在联系却是西方的理性传统.弗洛伊德利用科学的方法用"性欲"来解释美学中的感性问题,得出了感性的合理性,虽然违反了自己理性理想的初衷,但"性"在对美亵渎的同时,也道出了美学感性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2.
升华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得到教师关怀爱护的学生,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学校、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因而爱生活,爱集体,对前途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那么,应该怎样去爱他们呢?爱他们的时间人们都说,教师个个会讲话。当然,言传向来是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手段,课上课下离不开讲话,但是会讲决非多多益善,教师说得滔滔不绝可谓很会讲话,可“经”念得多了,把学生思索的时间都占去了,学生怎么不生  相似文献   

3.
爱的升华     
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决不会是完人,面对繁杂琐碎的家务,多半家庭是妻子操心,而我家则另有别论:做饭、洗衣服,大事小事丈夫一人承包。说真的,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他不抽烟、不玩麻将,很多不良习气与他无缘,可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模范丈夫,人们都说我有福气,修了个知冷知热的人多省心啊!每逢这时,我看着青梅竹马的丈夫,心里不得不承认,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许他的唠叨、衰老让我感到恋爱的那份情怀已经不再有,也许他在教师妻子事业有成的光环下黯然失色,但他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使我发现他付出得太多,太多……1982年,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分析湖畔派的爱情诗和写景诗,由此阐述该派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的总体特征。将这些特征放置到当时大的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从而阐发该派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爱与美一直是哲学、艺术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诗人和艺术家们所赞美的主题。本文的爱与美是以美学为基础的,以美学为基础的爱与美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是相通的。"爱"的世界是一个反对分裂的"一体性"世界,这种"一体性"的世界必是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许莉 《当代学生》2011,(Z3):73-74
一口气读完了《灿烂秋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要问,如此苦难的人生和如此美丽的人性,是怎样碰撞在一起的?我向来不喜欢阅读翻译小说,总觉得阅读习惯的隔膜不可逾越,但是《灿烂千阳》显然没有这个毛病。是翻译李继宏的功劳,还是作者胡塞尼的功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巴金的代表作《家》描写了鸣凤、婉儿、梅芬、瑞珏四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更有美好的心灵和性格。作品通过她们悲惨命运的剖析,深刻地揭露、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礼教毁灭人性、毁灭美的罪恶。这正是《家》的悲剧价值及其恒久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去过日本,但我见过家乡的樱花。凡有樱花盛开的地方,就有我的乡思,更有古今文人笔下的画意诗情。我想通过选用具有文化底蕴的诗文,着力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表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我在文中安排有不少景致的描绘内容,都是为此而设。  相似文献   

9.
爱在升华     
因为爱孩子,必然得到孩子们的爱,这是孩子对教师之爱的最好的回报。有了这一深切的体会,再去爱孩子,爱也就升华了——  相似文献   

10.
让爱升华     
菁灵姐姐:您好!在我上初一时,遇到了一个我长这么大以来最好的老师,她从不会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对我又特别的好。我开始喜欢她,后来发展到对她非常痴迷!我明知这份感情是不可能的,因为她比我大了整整15岁,有家庭,有孩子,可我总控制不住自己,看见她和其他同学说话,我会感觉很难受。求求您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小兵你所说的情况,属于心理学中比较典型的牛犊恋。你可以心动,但是不要行动。因为一切是不现实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不明智的。你不愿意做一个被人耻笑的笨蛋吧!你现在渴望这成为现实,而一旦真的成为现实,第一个后悔的就是你自…  相似文献   

11.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悲剧主要是由克莉奥佩特拉反复无常的性格造成的,她夸张的情绪表现源于她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文章分析剧中克莉奥佩特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并从行为主义观点和社会文化观点揭示其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提出保持心理平衡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流淌于土家族诗人冉庄四十余年行吟之中的诗情诗意,依然是那执着追求而又一以贯之的爱与美。尤其是抒写长江三峡与少数民族的诗歌,犹如柔婉而雄浑的和弦,响亮地弹奏出爱与美的乐声。  相似文献   

13.
宽容是一种爱,它能给学生自身省悟的空间,激励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当我们学会用期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就会体会到宽容才是爱的真正升华。  相似文献   

14.
在阿战博士的护送和叮咛中,我驾驶着飞船,带着重要任务箭一般冲出了地球。我要去完成我的任务……啊!任务完成了!这点小事,怎么能难得倒我?这下好了,回去的路上可以好好享受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获取和增强语感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语感,主要是指那些闪耀着美的光彩的语言。如果我们的学生所接触和领悟的都是言语和文章的精华,那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因而,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获取语感的过程,更是一个获取语言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给梅老师的一封信》中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美的真谛是什么?”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 信中提到的梅、闵两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梅老师缺乏对孩子的爱心,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考砸了时,梅老师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而是劈头盖脸地臭骂了学生一通。不知她想到没有,自己是出了一口气,可学生会怎么想呢?特别是挨训的  相似文献   

17.
关注美,歌颂爱,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正是这一主题的最佳体现者之一。《边城》通过对"充满爱与美的天国"的精心塑造,以及对翠翠这位"凝结爱与美的天使"的生动描摹,表现了翠翠这一集自然美与人性美于一身的完美形象。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具有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文化功能。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目标、形式、过程呈现,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艺术性地处理教材,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积极主动的对话。教例《珍珠鸟》———师:(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生:我看到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生:温暖的巢。生:妈妈…  相似文献   

19.
《黑暗的心》这一部小说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在这一部小说当中,康拉德除了塑造了主人公马洛之外,还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克兹。克兹本来是一个具备文明价值观的人,但是因为禁不住象牙贸易带来的巨大诱惑,最终在人性的沼泽中越陷越深,从而完全丧失的人性,走向了自我毁灭。其人生的悲剧和自我毁灭的道路,是康拉德对于人性丑恶和黑暗的有力讽刺和批判。  相似文献   

20.
爱在追求中升华──记全国优秀教师渠拴虎杨松“要有作为于小学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首先需要爱和无私的奉献。”这是他作为座右铭,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心里话。他爱校园沸腾的生活,他爱运动员豪迈的进行曲,他更爱校园里成长的每一个学生。他─—渠拴虎,太原市北城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