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式太极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细说太极手     
祝大彤 《武当》2005,(12):17-18
太极拳的手是很有讲究的,绝对要手空不能着力。  相似文献   

3.
在邯郸,杨武两式太极拳特别盛行,我当时对太极拳并不了解,认为它是老年人练的拳,主要是锻炼身体用的。我为了练能“打”的拳,便开始练气功什么的,由于练功不得法,求功心切,太努、太僵、太过,6年下来练了一身的病,气滞、内气练反,植物神经紊乱、腹内难受异常,身心十分痛苦,又无人诉说。不愿对人说是学拳练出的  相似文献   

4.
武派太极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翰 《武当》2003,(5):17-18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打得牢固,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马武艺,而射箭能否命中与身法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武禹襄借  相似文献   

5.
吴永霖 《精武》2007,(8):14-15
武禹襄(1812年~1880年),一代太极名家,其拳艺传自清代杨禄禅(1799年~1872年)。武禹襄系文人习武,因此,他将文学上"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融进了太极拳艺术,创造出武派太极拳。先贤曾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取长补短,殊途同归。传统太极拳的拳架设计,每一势都含有起承转合的技术内涵。发势为起,接引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着着贯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7.
孙建国 《武当》2007,(1):4-7
序说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架基础上,多年苦练研创的第三套高层次功夫架。一路中捋架和二路炮捶,已在《武当》杂志1998年1期至10期系列刊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而三路小架一直在恩师所著《秘谱》中保存,多年来从未披露于世,更少传于外姓人,直到我的恩师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传于永年个别人室弟子。为继承和发扬先辈传统武式太极拳系列完整套路,使恩师所传系列套路真谛免于失传,本人首破家传门规,特将三路小架披露于此,望太极同仁参阅,共研揣摩其奥妙真谛。并对本门传人朱瑶盛、柴剑鸿、金爱平三同志的大力协助整理表示谢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区分“竞技太极”与“健身太极”概念,分析二者的异同,对划分“竞技太极”和“健身太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指出:竞技太极应沿着高、难、新、美的方向发展,增加量化内容,并遵循太极运动的固有规律来评判胜负。健身太极则应沿着健身、修身、娱身、防身、医身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体现出太极的健身强体的价值功能,表演与审美的价值功能,娱乐与游戏的价值功能,以及修身养生与医疗保健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眼法     
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全书》,该书是合编本,合编了此前已经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杨式太极拳》(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著)、《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顾留馨审)、《孙式太极拳修订本》(孙剑云编)。编者编写各式太极拳书,都力图让读者相信,在传承过程中,他们没作增补,保持了原汁原味。客观地讲,太极拳有这么多式,讲解又是这么细,谁能做到没有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由陈式衍生出杨、吴、武、孙等就是“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的产物。当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抱着科学的眼光,会更有益于看到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吴德海 《武当》2010,(6):22-22
凡一门技艺,都有自己的宗旨、结构及要领,以及经验之真传。本人不揣浅陋,谈一谈太极拳的体架和基本间架结构之要领。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05,(11):44-44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我已步入古稀之年,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太极拳不仅具有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防病医身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鲜为人知的利心益智的功能。笔者想通过切身感悟谈些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极是休闲的。人类在21世纪跨入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最能得到世界性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属太极拳。  相似文献   

14.
祁志波  杨东人 《精武》2006,(10):I0004-I0004
吴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其动作外形开展适中,紧凑有度;神情端庄典雅,小巧灵活;衔接细腻和顺,轻松自然;速度均匀和缓,连绵不断;经常练习。开持之以恒,可以修身养性,增强体质。吴氏太极拳家张霞老师演拳动作准确,架势规范,风格突出“川”字步型、斜中寓正,动作连贯圆活、行如流水。  相似文献   

15.
浅说太极     
太极是一种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和万物生灵的相依相存。在一个优美、宁静的环境里打太极拳,你会感到融合到大自然中了,你会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罗曼蒂克的感觉。浪漫艺术,产生于优美的大自然中,是人对自然万物的顶礼膜拜,是心灵对宇宙太空,山川河流,草本花虫的自然而然的感应。太极拳是生命的律动,与大自然的韵律相谐相合,在太极拳中会感到浪漫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6.
学好太极拳读书很重要!如何读书更是重要!在学拳过程中一些经典书籍,如王宗岳大师的《太极拳经》、武禹襄的《太极拳论》、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李亦畲的《五字秘诀》、老子的《道德经》等,以及当今的一些太极拳经典书籍,都是太极学子学好太极拳所必须要读的。那么又如何读好太极书籍呢?  相似文献   

17.
我打太极拳多年,在我们太极拳辅导站的拳友中。时常听说有人习练太极拳后膝关节疼痛。找大夫求方,大夫说:“这是‘太极腿’,是打拳方法不当出现的特有现象。”这之后,有人因为腿疼而改练其他体育项目了。  相似文献   

18.
翁心诚 《精武》2009,(9):18-19
近读《太极拳理传真》一著,觉其讲实话、真话、体验话。作者练数十年太极拳,曾得大师之指点,揣摩默识,十分认真,对太极训练持严谨、诚恳态度,充分认识其难不是畏葸不前,而是殚精竭虑,克服其阻,终于练出太极高层功夫。文中谈及跟随杨澄甫十几年、且具超常功夫的李雅轩先生在世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眼下练太极者有99%没有人道。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6,(6):10-11
此次太极拳名家讲堂的顺利圆满,与五位名家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动分不开。他们拥有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丰富宝贵的经验。活动结束后,五位老师依然心系讲堂,在祝贺此次讲堂成功的同时,总结各自的教学成果,诉说感受,同时也提出了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太极达摩杖     
李文奎 《精武》2010,(7):10-27
杖由一条短棍及一个横把组成,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太极达摩杖的演练要领与技击用法,特将杖的各个部位规定相应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