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赏高中语文教材诗词中的"意象"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花 《现代语文》2006,(1):112-113
意象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一个术语,也是鉴赏评价一首诗的突破口。它成为了一种化现象,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高考考查诗词鉴赏,包含着对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鉴赏评价诗词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李登强 《新作文》2004,(5):42-43
背景介绍。1.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仅几十字的一首古诗,教过几天后.有个别同学仍背不下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又如很短的一首古诗,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觉得食之而无味。怎么办?是拿出教师的威严灌之,还是寻求恰当的方法导之?  相似文献   

3.
心中的家     
家,一个简单的字,一种神圣的情。 家是一个可以穿着老爸的大拖鞋随意走动的地方;家是被老妈揪着耳朵不肯起床的地方;家是打碎碗碟照样心安理得吃饭的地方;家是可以只吃蛋黄将蛋清留下的地方;家是我最想离开又离不开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周晓静 《现代语文》2006,(1):102-102
一代伟人毛泽东身后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这些诗词中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也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有鲲鹏展翅的恢宏,也有乱云飞渡的从容。特别精彩的咏雪佳作,反映了作对雪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解读旧体诗词的几种方法□湖南刘中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几十首旧体诗词,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但一些中学生不懂旧体诗词的语法特点,学习时常遇到困难,甚至闹出笑话。古人有所谓“诗家语”之说,指的是诗词语言与散文语言相比有许多特点,比如,由于字数的限制,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古典诗词教学也将面临着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问题。就目前的教学实际看,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有的教师把它当文言文教,将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翻译成苍白无味的白话文;二是有的教师满堂分析,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从思想内容讲到语言风格,做到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7.
201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试题,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笔者试从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的体裁与题材特点、考点与命题取向、典型体例等方面分析。一、体裁多样,题材耀眼 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我们先看下面表格的内容。从体裁上看,2014年所选择的23首诗歌中,先秦1首,唐代7首,宋代11首,元代1首,清代3首。其中选诗最多的是宋代,其次是唐代,再次是清代,最少的是元代与先秦。所选诗词最远的是先秦,最近的是清代,历史的跨度为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唐宋诗词约占78%,绝对数量再创近年新高。显而易见,唐宋诗词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从答题者角度讲,唐宋材料容易产生亲切感。诗词中,数量最多的是诗,共17首;其次是词,共4首;再次是曲,共2首。总体趋势仍是诗“一体独大”。具体为:七言绝句9首,七言律诗3首,五言律诗2首,五言绝句2首,古诗1首,词4首,曲2首。从人选诗词的篇幅来看,最长的诗词为孙周卿的《双调·蟾宫曲》(福建卷),共71字。最短的诗词为清万树的《望江怨·送别》(广东卷),仅有43字。还有2首七言绝句(浙江卷)合在一起做题料。总体来看,命题者所选篇幅偏向于短小精悍,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阅读难度,突出鉴赏重点。  相似文献   

8.
理想,一个遥远的词,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理想,一首宏伟的歌,有人能唱完,有人却唱不完;理想,一首豪放的诗,它需要无数的笔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两个武侠迷为学到真功夫而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杨至成将军是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侗家人。他是贵州省唯一的开国上将。他长期领导军队的后勤供给保障工作,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之父”。他一生写下100多首诗词。从思想内容看,有回忆战斗历程的,有追怀首长和战友的,有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有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有以事寄情的,有咏物言志而抒发人生感悟的;从艺术特色看,采用了旧体诗词的形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得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又不失将军诗词的雅致。  相似文献   

10.
1998年2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刊有朱新华先生《小五柳堂为谁人》一文,考证小五柳堂即词人龙榆生斋名。10月10日该报又刊有高恒文先生一文,推敲龙榆生、陈寅恪之间关系。我因将此事告知龙先生长公子厦材先生,承厦材先生出示家藏手稿,中有龙、陈二人来往诗词共40首,包括龙寄陈34首,陈寄龙6首(其中和作5首),弥足珍贵。而且陈诗中有《陈寅恪诗集》(清华版)所漏收者三首,因撰一文,并略述两人交谊。从今存诗词看,两人交往始于1953年。究竟从何时开始相识,已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直到1953年为止,两人并无亲密往来。1948年秋龙厦…  相似文献   

11.
如约来到栾传益教授家访问时,他刚刚书写毕一幅硕大的书法作品。这是一首毛泽东诗词,每个字都有一本杂志那么大。这是真正的‘补壁’。他说。见我有些许迟疑,又补充一句:一个中学的墙壁空着,我写幅字补上。朋友之托,难以推辞。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含有150多首诗词,有传统诗词之美,小说人物命运的叙述生动感人,又有当今语体文甚至口语的色彩,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多彩诱人的,小说学为读者营造了一方“诗词天地”。忽略诗词鉴赏,就不能全面把握《红楼梦》艺术特征,也不能真正认识它的作者,因此,读懂这部书的文辞,品味其诗词韵味,会是一种享受,《红楼梦》以小说文本的可接爱性而雅供共赏,一定会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诗文美育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因其篇幅短小,故最讲究炼字锻句。因一首好诗或一句佳句而得一雅号。是古代文人的趣事。 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杜甫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李贺诗词奇崛冷怪。雅号“诗鬼”;白居易“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人呼“诗囚”;卢延让醉心推敲,“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赢得“诗奴”称号。  相似文献   

14.
银幕华灯迹未残,嵩呼万岁楚江南; 当年寿宴人如在,记取儿家旧姓蓝。 这是广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同志的《讨四害》四首之一,写江青30年代参加为蒋介石祝寿演出的事。“四人帮”覆灭之时,全国有许多这一类的旧体诗词,纷纷传抄传诵。胡老这四首,传出来最早,甚为大家所称赏;关于江青的这一首,又为四首之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其中的许多名言佳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包括小学生、一字不识的老人都能随口背出几首。不过 ,感觉到美并喜欢它是一回事 ,能否说清楚它为什么美、美在什么地方并引导自己去欣赏更多的古典诗词又是一回事。我认为 ,欣赏古典诗词的美不能仅仅停留在读呀背呀上 ,必须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一 )古典诗词的抒情诗歌的美 ,首先是抒情美。古人说“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抒情是诗歌的生命 ,没有抒发作者感情的文学作品是不能称为一首诗 ,一曲词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 ,诗词是最…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首诗词惊人相似地描绘了古今的农家乐:一首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另一首是现代诗人刘半农的诗歌《一个小农家的暮》。这两首诗歌都浅显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吟诵之后口有余香,农村优美的图景历历在目。小农家其乐融融、惬意纯真的田园生活,能使读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笔者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简要地赏析一下这两首诗词的异曲同工之妙。一、农家意味的自然风光农村风光宁静而祥和,历来为人们所向往,农家意味的自然风光充满着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华词学研究室主任月人高级编辑选编并评点的赏析类词学专著《元词六十首选评》2010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全元212位词人的3721首词作中精选出25家55首又5首无名氏作品共60首词作,逐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是一本难得的元词选本,值得中华诗词爱好者收藏欣赏。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有29首提及“风”。毛泽东诗词中的“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梅岭诗词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用梅岭诗词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梅岭诗词可以为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同志是我国人民敬爱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叶剑英的诗词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我国诗词园林中的奇葩,历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叶帅的诗词是时代的精神和审美意味的有机结合,是一个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颂歌;它表达了一个人民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博大情怀;它是我国人民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璀璨画卷;它富于审美意味,耐人咀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