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湖南省档案馆所藏的档案资料为主,对20世纪30年代湖南省改造私塾的基本情况进行疏理,主要叙述了湖南私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湖南省政府和教育厅对私塾改造的主要措施及各县市政府对改造私塾的落实情况,最后分析了私塾改造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时代,地方教育在书院以下,未设官办学校,蒙童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来承担。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文章基于存史,参与蒙学研究,对晚清四川地方私塾教育的形式、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以及向近代教育的嬗变历史作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阅价下文,犯成1一7.《空O分》 龙香给’‘现代私整”一个空间?(黄波) 10月底,苏州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尽管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时少年进行培育,这在苏州乃至全国都不是第 一次,可因为主办者首次明确挂出了“私塾”的招牌,还是吸引了不少眼味;同时,更由于此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近年来国学热,以及“要 不要读经”干争论,乃至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起公共性的文化事件。 虽然当代中国人几乎很少有读私塾的经历,但经过持久的批判和某些文艺作品的传递,在国人的意识中,“私塾”代表着一种以死记 硬背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向现代教育的递嬗——三十年代湖南对私塾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档案馆所藏的档案资料为主 ,对 2 0世纪 30年代湖南省改造私塾的基本情况进行疏理 ,主要叙述了湖南私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弊端 ,阐述了湖南省政府和教育厅对私塾改造的主要措施及各县市政府对改造私塾的落实情况 ,最后分析了私塾改造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5.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已有之,历经各代,传衍逾千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私塾遭遇了多次改良,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读经热”的升温,现代私塾不时出现。本文主要论述私塾的演变历程并对其生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学制中的一种类型,是私学的一种,与官学相对而言。据说孔子最早开创私学。他自行设学,曾出现弟子三千的盛况,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由官方和贵族垄断的局面。到了汉代,一般地主、商人、士大夫为教育蒙童识字读书,都设立了私塾。私塾有高级和初级两种:高级的属于私人讲学组织,专教儒家经典。最早的书院便属于这一类?唐代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大量发展初级私塾,  相似文献   

7.
明清小说中的私塾教师形象主要有才子型、儒者型、迂腐型、无赖型和势利型等类型,才子型和儒者型教师是被欣赏和认同的教师形象,迂腐、无赖、势利型教师是被蔑视和讽刺的教师形象。明清私塾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低下的,这体现在私塾教师的服饰打扮、社会关系、生活水平、家庭婚姻等方面。社会待遇的不济和生活的困难使得私塾教师的人生价值不在“教师”而在“仕途”。小说中的私塾教师形象还原了教师的世俗原形,对思考当前的教师问题也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私塾教育是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必须重估其价值。在中国教育史上,私塾为教化之基、养正之所、贤才之薮、学术事功之根柢、基础教育之主要承担者。居皖之中的合肥,私塾教育长期承担着本土教化之责,发挥着化民成俗、导民向善、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娟 《当代教育科学》2007,(18):51-52,54
郑渊洁是我国著名的童话大王,也是我国当代私塾教育成功的典范。对郑渊洁,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他在童话创作上的贡献。却对他的私塾教育思想研究甚少。本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对郑渊洁的私塾教育思想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最后得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的结论。郑渊洁认为自学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他极力提倡自学和因人施教。从他的私塾教育实践进行思考能促进我国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钟义见 《教育》2010,(11):33-34
私塾教育作为盛行了几千年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私塾教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除了以公办学校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之外,民办学校也显得炙手可热,同时沉寂了几十年的私塾教育居然也“重出江湖”,私塾教育的出现对于现行教育体制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国时期私塾的现代化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塾是指旧时由民间个体设立的教学组织机关。从春秋战国私学诞生到中华民国,私塾主要以自设馆、公延馆、专聘馆3种类型一直存在着。它以其塾多势众,遍及全国,对民国时期学术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但因私塾携带着与生俱来的痼疾,也阻滞着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因而私塾的现代化改造问题,在民国时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私塾教育是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必须重估其价值.在中国教育史上,私塾为教化之基、养正之所、贤才之薮、学术事功之根柢、基础教育之主要承担者.居皖之中的合肥,私塾教育长期承担着本土教化之责,发挥着化民成俗、导民向善、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鲁迅少年求学时所上的“三味书屋”就是私塾。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入学。就教材而言,私塾通用的多为“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教学时数则因人因时分为“短学”与“长学”两类。“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因此对课成了私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最敬重的五位老师徐保均毛宇居老师这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泽东8岁那年进家乡的一所私塾读书,拜塾师毛宇居为师,一直读到13岁。进私塾后,他比别的孩子好学、用功。毛宇居对学生要求很严。毛泽东听课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但反对死记硬背和私塾的陈规陋习。少...  相似文献   

15.
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塾是我国旧时广大人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据时代的台湾地区,由于殖民统治者对其不断打压、限制和取缔,私塾生存极为艰难。本文从台湾当时社会背景和日本殖民政策分析,着重论述了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的芡展阶段、特点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充分展现了台湾人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极力坚持与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6.
寺子屋为江户时代以庶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为中国以启蒙儿童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形式。作为传统教育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二者都面临着被改造的命运,但是,寺子屋在改造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私塾却废而不除,此外,他们在中日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论文试以私塾与寺子屋的比较为切入点,管窥中日两国传统教育资源的命运异同。  相似文献   

17.
自晚清末年到抗战前,近代镇江私塾经历了初步改良、取缔和改为代用小学补充义务教育等三次大改良的过程,展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私塾改良循序渐进的认识,以及镇江在改良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由此表明近代中国以私塾改良补充初等教育是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同时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着汉服,拜孔子,诵国韵,背“千字文”……近日,在位干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西门外,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举办了隆重的开馆仪式。45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头戴冠帽、身穿汉服,让人们见识了“现代私塾”的模样,同时也引来了质疑:这种类似“私塾”的教学形式是进步还是复古?弘扬传统文化是否一定要峨冠博带?  相似文献   

19.
听说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了,身着对襟束带长袍的私塾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授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据称,创办者的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一时遭来各种议论,褒贬不一。相形之下,其境遇竟不如古人。两千多年前,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  相似文献   

20.
以《大公报》资料为主,对民国初年天津私塾改良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民初天津的私塾改良的重点是对塾师的改造,通过设立私塾改良会、私塾研究会等研究机构传授塾师教育改良之法,还不定期举行甄别塾师考试,对于合格者发给设塾凭证,不合格者取缔;同时,对于成绩有优秀的私塾认定为改良私塾;通过对改良私塾的训练指导,再认定成绩较好者为代用学校,从而最终实现化私塾为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