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害人在世界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但是,被害人在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开始加强,保障被害人权利成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兼顾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利益并力争使之平衡,对被害人的保护并不必然赋予其公诉案件当事人地位是共同理念。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处于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广泛的权利,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程度如何,反映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怎样保障被害人的合法诉讼权利,始终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权利保障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被害人相应权利的建议,以使在刑事诉讼中做到控辩平等、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害人合法权利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本文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实行的仍然是以职权主义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混合诉讼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支配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作为一方独立主体的地位没有确立,共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并由此产生了被害人无度上访、冲击政府机关乃至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等一些列次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保障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因此,笔者引入加刑请求权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分析论证,以期能对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诉讼的公正,但在提高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从协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的角度来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有犯罪就有被害人。相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所受到的保护和救济,虽然刑事被害人具有当事人地位,甚至被赋予了多项诉讼权利,但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却缺乏有效地保护和救济。针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被漠视的现状,借鉴域外先进的刑事被害人制度,对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有必要通过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来保障。  相似文献   

7.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平衡被害人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成为实现国家刑事诉讼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权利的重视应当予以肯定,但是在保护被害人程序性权利方面,与西方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应当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被害人权利救济时出现了侵犯财产型犯罪的被害人权利难得救济,被害人无法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及司法实践中的“先刑后民”原则存在的问题,应在立法上给予重视,并逐渐完善被害人权利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忠 《考试周刊》2012,(23):194-196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是非常丰富的,但我国目前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并不完善。上诉权应当是刑事被害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而现行法律对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上诉权并未作任何规定。不赋予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以刑事上诉权,不仅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保护,而且常致刑事司法于被动境地,不利于矛盾纠纷的根本解决,有悖司法公平、公正。作者认为,要在刑事诉讼中平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应当对与被害人上诉权有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一特别是对“上诉不加刑”原则、诉讼结构平衡理论、刑事公诉案件求刑权的归属和权利与权力相制衡问题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并从立法上进行疏浚.维护司法公平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立法对被害人权利保护存在着不足与欠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远不如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其权利得不到妥善保障。所以,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有利于保证刑诉的公正,促进刑事诉讼立法的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创建我国刑事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保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是实现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和目的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各国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法治秩序所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当今各国的研究动向,探讨对刑事被害人保护的依据,提出了创建我国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潘丽丽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1):18-21,3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提升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并赋予其在各个诉讼阶段广泛的诉讼权利,但是,关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在立法和司法层次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为了顺应世界人权保障的潮流,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应该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刑事司法的目的具有多个维度,保护被害人权利应纳入刑事司法的目的之中。刑事司法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对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提出的挑战。恢复性司法这一全新的刑事司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它既有效地保护了被害人的权利,也最大限度地符合了刑事司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刑事被害人的民事诉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诉权,我国现行法律虽有规定,但尚不足以满足司法实践中处理该类各种案件的需要,加之人们对这些规定在理解与适用上的分歧,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和造成刑事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困惑。西安市秦电物资经贸公司诉农行鞍山市支行千山营业所票据结算纠纷案就是典型的例证。结合本案的实际诉讼过程,就刑事被害人民事诉权的立法之现状,笔认为应当完善刑事被害人民事诉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对被害人权利的立法保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实现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真正体现这一立法上的进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被害人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动摇了传统的犯罪观念,凸显了法律对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保护。而我国被害人保护相关法律没有与国际接轨,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能使刑事被害人在整个刑事司法过程中的权利得到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日益受到法律的重视。笔者试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概念及形式、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的完善这三方面对形式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数年来的司法实践 ,暴露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维护不够的问题 ,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立法中的不足和配套解释的不完备是其根本原因 ,因此笔者建议从下面五个方面增加完善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一、完善刑事被害人及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直接参与刑事诉讼的制度刑事诉讼法把被害人列为当事人 ,并在法庭上增设了被害人的席位 ,这无疑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但被害人出庭的情况却不尽人意。据对一个区法院的调查 ,173起适用普通程序的公诉案件中 ,只有 18起的被害人到庭参加诉讼 ,而法院对此也听之任之 ,作为当事人的一方竟然…  相似文献   

19.
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刑事自诉权是一种程序上的请求权,是人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法律赋予自诉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使诉权,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保障自诉人刑事诉权的有效行使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通常可分为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检察机关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主要应从建立和完善对侦查机关、人民法院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当事人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