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华 《传媒》2000,(1):22-23
人物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课题.要写好人物新闻,就必须注重和掌握人物专访的方法.要写人物专访就要掌握充分的背景材料,选择适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捕捉瞬间     
文学形象靠塑造,新闻形象靠捕捉;文学形象是生活本质的高度集中,新闻形象则是信息量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3.
4.
5.
七八年前,我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不久,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短文很短,却对我触动很大,它教会了我采写人物通讯的最关键的一个方法。文章叙述的是一位美国作家年轻时经历的一件小事:作家当年自以为是个有着非凡洞察力的了不起的“写家子”,他打算写一本了不起的书,需要到那些穷困潦倒而又无所进取、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6.
7.
8.
9.
崔琳 《青年记者》2001,(4):40-40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写道:“教育新闻是最难采写的,它不像科技有具体成果可言,不像社会新闻容易吸引人,教学秩序按部就班,平静安定,要在这种平静中发现新闻是需要特别的耐心。”相信不少从事教育新闻报道的同行都有类似的感受。如何将教育人物通讯写活、写新、写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一、巧选角度,以新抓人巧选新闻角度,是指看问题和抓新闻的角度要与众不同,角度选取的好坏,决定了文章的好与坏、平与奇。一些教育人物通讯,往往给人千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作为独立反映新闻事件和传播社会信息的载体,正以其直观的可视形象和纪实性强的特点展示着特殊的魅力,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报道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幅成功的新闻图片往往在新闻版面中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不过,在我们现在的图片报道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作,主要表现为内容涵量低、表现效果差、时效性不突出。笔者认为,摄影记者应着力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浓缩”,是人们常提到的一个词儿,新华词典对“浓缩”的解释是:“一般指运用一定的方法使溶液的溶剂减少,浓度增高的一种操作。”显然,“浓缩”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溶液中不需要的部分,从而使所需部分的相对含量得到增加。 在新闻写作中,对采访得到的素材也要经过“浓缩”处理,才能写出凝练而又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新闻写作中的“浓缩”处理,实质是在篇幅不变或减少的前提下,增加新闻中反映主题的信息量,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精练文章的目的。“浓缩”处理的对象应包括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每一部分都要去其水分,留其精华,…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写作中,人物通讯写作举足轻重。写好人物,必须走出五个误区:一、故事忌面面俱到。写作者应忍痛割爱,把非主要细节用简单的叙述或直接删除的方式妥善解决。抓住几个关键故事,打破砂锅"写"到底,精雕细刻,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同与人物面对面,睹其神情、闻其倾诉。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报道,如何能够力避平板、平淡,力求写鲜、写活,实践证明,善于“反弹琵琶”,会更加诱人。所谓“反弹琵琶”,既有表现手段和技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问题。“硬题材”作“软处理”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报道在党报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让人喜闻乐见呢?将“硬题材”作“软处理”,便是方法之一。所谓“软处理”,从总体上讲,即努力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宏观的事物微观化;在语言表达上,应多用文学语言,多做形象、具体…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底,我来到《检察日报》新闻中心实习。在此之前,我自己订有《检察日报》,对报纸还是比较了解的,第一天上班想到两个选题,全部获得通过。其中一个是《保护历史化名城需要全国性立法》,因为它,我认识了建筑大师罗哲先生。 从罗哲开始,我尝试着多写人物报道,印象深刻的还有冰心的女儿吴青、儿童学作家葛翠琳、军人邓晓宏、从商人变成“饲养员”的郭耕、老舍的长子舒乙、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等等。[编按]  相似文献   

15.
瞬间形象优势使新闻摄影独立于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通过瞬间状态的记录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某个状态及其意义,并以此来传播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6.
黄荆 《新闻前哨》2002,(12):39-39
如何写好人物的闪光点呢?这当然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可任意套用。但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抓准人物的心理、心声、行为细节,是写好人物闪光点的关键所在。(1)抓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是展示人物闪光点的重要手段。这有两种方法:一是让人物倾诉自己的所想;二是由作者客观地叙述人物的所想。前者更能体现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真实感人。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一处是这样描述马玉祥的:“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  相似文献   

17.
18.
19.
胡娅莉 《新闻世界》2003,(12):30-31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新闻摄影中瞬间形象表现的重要性。可以说,以瞬间的形象表现为主.是新闻摄影与其它新闻样式的主要差异。新闻摄影的“闪光瞬间”.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瞬间.瞬间形  相似文献   

20.
唐宁 《新闻记者》2001,(5):33-36
A.人物是新闻特稿的主体人物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这句简单的话在我们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每天翻开报纸 ,大量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 ,都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物。事实上 ,任何新闻都是人造的。每一条消息中都应当有人物出场 ,不见人的新闻是算不上一条好新闻的。举世震惊的兵马俑是一个农民一锄头挖出来的 ;影响全球股市的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的波动 ,是格林斯潘清晨泡澡时的念头决定的 ;每一场战争都是由某个具体的人挑起 ,由一个人下令开火、让很多人生命的付出作为代价。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人物 ,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