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萧乾的《吆喝》,极易联想到老舍的《想北平》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仅由于其京味十足的语言,更由于其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一种对昔日风物的幽远怀念,一种对旧式的北京生活的深深眷恋。  相似文献   

2.
吆喝声也是可以入诗的。“卖花声里梦江南”,这是清人舒瞻一首题画诗中的句子。卖花声像一个悠长的美梦,如此入心的吆喝现已难觅。陆游写得更妙些:  相似文献   

3.
吆喝     
天空只有一抹淡淡的云在流动,知了在树上玩命的叫嚷。一本《围城》从头至尾翻了十几个回合,真无聊! 终于,宿舍院内传来一声吆喝:“买——馒——头——。”声音嘶哑,一字一调,抑扬顿挫。我知道卖馒头的老头来了。伸出头,从窗户往下望,老头仍是那身打扮:矮小的身体上套着一件  相似文献   

4.
在旧北京城的街头巷尾,招揽生意的那一声声吆喝,因行货而异,因时间而异,因地点而异,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现代作家萧乾的《吆喝》一文,就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特别的民俗文化,多角度展现了吆喝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 时间方面的展开 不同的时间销售的货物,吆喝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文章按照货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分四个时间段来写吆喝.一是清早的吆喝,主要是早点的叫卖.二是白天的吆喝,主要是日用百货的叫卖.这两段时间是一天中的重要时间,非常有利于买卖,因此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5.
“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听着电视剧《搭错车》的主题曲,我哭了,不仅是因为那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那一声吆喝。依稀记得,童年时,大街小巷里,充满了吆喝声,此起彼伏,很热闹。  相似文献   

6.
《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7.
那一声吆喝     
编者:那些走街串巷的商贩们,常常用别致的吆喝引起人们的注意,招徕生意.吆喝是一种声音、一段记忆、一份情感,也是一种文化.虽然生活中的一些吆喝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却隔不断我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有时,我们甚至会沉浸在那些温馨而美好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8.
"读唱赏悟"教《吆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读师:《吆喝》一文,描写了老北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其中哪个行当的吆喝介绍得最多?生:(齐说)吃的。师:是呀,关于北京小吃介绍得最多。民以食为天嘛!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  相似文献   

9.
《吆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内容的:“按‘从早到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使“听、说、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写”的能力稍有忽略,一节课中学生动笔的机会很少。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此,我校提出了这一校本主题研究。那么,在校本主题研究下的教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就《吆喝》一文来谈谈在校本主题研究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曾看到一堂《吆喝》课的课堂描述——教师先借助媒体,用音像播放了小贩的各种叫卖声,这些叫卖声此起彼伏,引得学生笑声阵阵。接着播放了候宝林说的相声《卖布头》,大师吆喝的各种声腔神态更是引得学生哄堂火笑。教师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吆喝”,捡最感兴趣的学着模仿,大声的吆喝吆喝,课堂上又是一阵热热闹闹。第三个环节是“尽情的吆喝”,看谁吆喝得最棒最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一定是夸自己的瓜好,而不是夸自己长的漂亮。所谓“卖什么吆喝什么”,只有让消费者洞察自己所买产品的优点才能促成购买。而插位战略告诉我们:“卖什么吆喝什么”倒不如“卖什么不吆喝什么”或者“卖这个吆喝那个”,因为这样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2.分析体味文章的语言,挖掘吆喝的广告魅力和文化魅力。 3.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农对着拉车的毛驴吆喝"驾",毛驴就前进了;吆喝"吁",毛驴就停了下来。有时我们会想,如果对眼前的电视机也这样吆喝,它会有反应吗?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电视机,不过英国科学家表示,电视机很快就能听懂人们的语音指令了。现在,我们得靠遥控器指挥电视机。  相似文献   

15.
在《吆喝》教学中,如果说有一个字最应该引起老师的关注,而往往又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话,那恐怕就是"唱"字了. 说它最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在很多教师的眼里,"吆喝"与"唱"关联不大,甚至无关,因为"吆喝"是力气活,"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吆喝"似乎成了"大喊""大叫"大嚷"的代名词.诚如是,必然会削弱"吆喝"这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魅力.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究其原因,恐怕源于对文本解读的粗糙与肤浅.  相似文献   

16.
吆喝     
学校门口,总会有一些小摊贩吆喝着做生意。有卖糍粑的,卖凉面的……他们的吆喝声常常在早晨和傍晚响起,惹得你想不受诱惑都不行。我记得最早听到的吆喝是喊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吆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介绍了老北京城街头商贩的吆喝声,那看似平凡简单、不为人所关注的吆喝声,对作者来说却大有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本文是作家萧乾写的一篇距离现实生活渐离渐远的"生活交响曲",内容贴近生活,而且趣味多多。  相似文献   

18.
绍兴的吆喝     
从小到大,我听到过很多吆喝声,在我们绍兴,吆喝声更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因为小时候贪吃(现在也同样),所以对吃的吆喝尤为敏感。依稀记得那时候,只要一听到走街串巷的卖扯白糖的小贩用铲子在铁板上敲击的声音,便赶紧向父母要钱,非得买上一袋不可。绍兴的扯白糖,讲究的是现扯现卖,一条热乎乎软绵绵的白糖被扯糖师傅三扯两扯地拉扯后,一袋袋好吃的、略带薄荷味的扯白糖便制成了。其实扯白糖小贩卖弄的是“扯”这道工序,所以在吆喝时把“扯”字放在首位,而且特意把“扯”音拖得很长很长,好像这扯白糖就在他的吆喝声中越扯越长,最后成形的。不过…  相似文献   

19.
《吆喝》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记者,也是《尤利西斯》的翻译者萧乾先生的晚年之作,文章以其特有的趣味性与地域性文化内涵,记录了老北京城曾经的时代印记,承载着中国文学对中华文化的独特审美情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独有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随之而来的,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文学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审慎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萧乾在《吆喝》中用地道的京白,写出了他对北京生活的怀念。教学时,可采用活动课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快速阅读——选点品读——迁移扩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提高其整体把握、概括提炼的能力,做到从语言品味中领悟内涵,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