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知识》今年第7期,在《通讯员要有“编辑意识”》一文中写道:“……象猜谜一样……”;在《“明日黄花”绽新蕾》一文中写道:“……象田流这样的高手……”;在《人间都有真情在》一文中写道:“……象妈妈一样给小宝宝‘喂’牛奶……”。在同期其他五篇文章中也有此种用法。应当指出,以上列举的“象”都用错了,应该用“像”才正确。“像”简化为“象”曾经过30年的历史.但在语言实践中碰到不少麻烦,如“画象”就有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媒体广告业务人员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叫作“都是卖的”。意思是,商家卖的是产品,是服务,而媒体广告人员卖的是版面、时段,都是一回事,给钱就能上。对于这种说法,初听者往往报之以或意味深长的会心一笑,或众人恍然大悟的哄堂大笑。那么,这“都是卖的”的概括,对于媒体广告的实质性表述究竟有多少准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一 提起舆论监督 ,新闻界同仁往往都面露难色。不是不愿意批评错误的东西 ,而是不愿意得罪人 ,包括被批评者及其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人 ,甚至还包括掌有发稿权的领导。当然 ,为了伸张正义 ,得罪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该得罪的就得得罪 ,但问题是有时你还真不敢得罪 ,不能得罪。为什么 ?因为有个大道理管着 :“舆论监督要与人为善 !”“舆论监督要与人为善” ,这话党章上没有 ,宪法上更没有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中也没有 ,但其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一些新闻单位的老总 ,一谈到舆论监督 ,首先就要求记者“与人为善” ;一些领导同志在…  相似文献   

4.
5.
"绘声绘色"语出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毕传其妙."意思是摹写声音描绘色彩,形容叙述、描写极其生动逼真.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附录:"每次战胜,总是……绘声绘色的写出屠场惨景……向皇帝报功请赏.  相似文献   

6.
国产啤酒最近惹上的“甲醛风波”,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夺人眼球。事关大众饮品,事关千家万户,又是众多媒体给予了关注,因此,这场轩然大波实在是势不可免。人们提出疑问:此事真相如何?难道我们对冰棍、啤酒、快餐乃至牙膏都得疑而食之、疑而用之吗?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30日《燕赵晚报》14版《最早的扫盲课本安徽问世》说,安徽省怀宁县粮食局收藏爱好者江用虎,日前“在一农户家的废弃物中发现了一本抗战前夕的短期培训教材”,该教材“是1936年初(出)版的”,“因抗日  相似文献   

8.
刘飞锋 《新闻三昧》2006,(12):40-41
因为职业习惯,平时喜欢将多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对比起来看,却屡屡看到让人“迷糊”的报道。为何?因为各报对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尽相同,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信谁。试举例如下:巴金到底享年多少岁?人民爱戴的文学巨匠巴金到底活了多少岁,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后,各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却说法不一。《南国早报》2005年10月18日头版导读《文学巨匠巴金逝世享年101岁,一生中创作与翻译1300万字的作品》,细看内文得知,巴金于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计算一下,正好是101岁,没错。可9月17日《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贾庆…  相似文献   

9.
"名噪一时",意思是名声在一个时期内广为流传(噪:众口传扬).例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国师阅文偶误>:"犹忆戊子春,娄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时."晚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母国政<海滩上的石子>:"参加演出的,都是北京各专业乐团里名噪一时的独唱演员."  相似文献   

10.
"应运而生"语出唐·王勃<益州父子庙碑>:"大哉神圣,与时回薄,应运而生,继天而作."意思是顺应天命而降生.如<红楼梦>第二回:"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治世,劫生危世."蔡东藩<明史通俗演义>第一回:"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生,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今指顺应客观形势、时代潮流而产生或出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企业职工下岗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然而,作为企业重要管理基础的档案工作,却不能因企业的改制和职工的下岗而放松管理,甚至把档案也作为"下岗"对象,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剔除出去.档案"下岗"不能给企业减轻负担,只能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灾难.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只见精神不见人”。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相似文献   

13.
所谓"领导用语"就是指报道领导干部时所运用的词语.如何对领导干部进行恰如其分的报道,不是由记者和老总们从主观愿望出发决定的,而是由新闻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是,长期以来,几个关键的"领导用语"在新闻报道中高频率地出现,而且大多是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的,这就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滥用"领导用语"实质上是新闻的一种隐性失实行为.  相似文献   

14.
15.
叶公好龙这句成语比喻的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而实际上并不真爱好。这种情况在现实中非常普遍,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信息化的工作中。另一组成语与之有天然的联系,如言行不一、官样文章、冠冕堂皇等,在客观效果上与叶公好龙都有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美术报》2002年3月16日17版《毛主席生活专用瓷交接仪式暨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一文称:“这批主席用瓷,共计近600余件”。这句话让人不解:“600”的前面是“近”,后面是“余”,究竟是“不足600”,还是“600有余”? 查《现代汉语词典》得知,“近”有4解,都与“远”相对。在这里应作“接近”解。但无论怎样“相近”,毕竟还没有达到“相等”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不能都改为"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9-39
在期刊审读中发现有的期刊把许多仍应当用“一”的而改用“1” ,例如“作为 1个国有企业”“每 1个步骤”“这是 1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等。按国标《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 ,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律”“一方面”“第一”“一届二次理事会”“一气呵成”等。这些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情形。为了做到“得体” ,这里针对该用“一”还是该用“1”提出几条建议“规则” ,供同人参考。规则 1 “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喜忧,普通人的思想.但是,职业的特点,又要求记者具有并不普通的"新闻脑":别人在做一件事,记者看见了,马上要考虑,这事能不能报道?  相似文献   

19.
某论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样品CW 4的维氏硬度为5.5 GPa,H 13钢的维氏硬度为1.1 GPa,后者比前者低4倍。”这是一段错误的文字表述。这种“低几倍”“小几倍”“减少几倍”的错误表示,在科技文献中时有可见。我们在加工稿件时应特别注意加以纠正。《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指出:“数值的减少只能  相似文献   

20.
林颖 《今传媒》2005,(2):18-18
近年来,伴随着至少20多家卫星电视台和更多其他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自称国内专业医治不孕不育症“超级航母”的北京新兴医院,为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妇和他们的亲属所熟悉。2004年8月在《瞭望东方周刊》刊发《北京新兴医院靠巨额广告打造“包治百病”神话》一文后,北京新兴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