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没有想到我眼里的这一群小不点儿居然会有如此丰富的想像力。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业:续写《龟兔赛跑》,他们却又给我出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就先请看他们为小乌龟出的主意:  相似文献   

2.
一、从《龟兔赛跑》说起伊索寓言大多取材于动物世界,故事情节简单易记,但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给人以生活中触类旁通的教训。它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受到孩子的青睐,因而常被选作教材,借此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龟兔赛跑》就是伊索寓言中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世纪,呼唤“诗教”的回归已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结晶。”对美丽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教育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紧紧相连。《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任务。语文教学可分三方面:认知、伦理、审美,即真、善、美三方面。有位哲人说:知识的缺陷可由道德弥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可能由知识来弥补。同样,语文知识弥补不了审美。我们应积极创造和利用教学中美的因素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教育灵性。  相似文献   

5.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游西湖所写。同一处名胜风景,同一季节游览,同一双眼睛观察,但着笔不同,描写相异,因而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在阅读中比较,不仅能感受作的“灵性”之笔所描绘的西湖“灵性”,而且对我们的写作借鉴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7.
这是一节大型的公开课。我执教的是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和我的“由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法,令专家们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相似文献   

8.
9.
10.
侯玉华 《师道》2003,(6):32-32
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理解和感受不会完全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精神,让孩子们在相互辩论中共同成长。例如人教版教材第十册《乌塔》一课,文中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对文中小主人公的这一行为各人所持的观点不同。有的同学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有的同学很赞同她的这一行为。教学时,我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辩论的环节。师:同学们,你们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行为是赞同还是反对呢?老师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你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生思考、讨论)师:好…  相似文献   

11.
12.
袁卫星 《湖南教育》2004,(18):14-16
主持人语:这是袁卫星老师的一节课堂实录。我们相信,读者在看完此文后,心情将会和我们一样,在受到震动之后留下深思。这种思考涉及的方面很多:教育应不应该体现出对生命的关心和敬重?一位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什么?如何捕捉教育的契机?等等。总之,通过这堂课,我们的思维将生发出许多的联想,并从中得到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金人的故事     
在古代,有个边疆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光灿灿,把皇帝高兴坏了。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学语文到“好”语文,再从“好”语文,发展而为“乐”语文。前不久,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中看到了《唐之韵———唐诗》的专题片。通过收看,我们意识到这将是一部改变中学语文常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近唐诗,走近语文人文特征的优秀片子,便组织学生观看。看完第一、二集后,同学们觉得这部片子非常值得看,但又以为这样蜻蜓点水式的观看不能深入了解片子的内容,希望能看得更细致些,播放时,留下些记笔记的时间。于是,我们改作隔日播放一集,随同学们的要求而暂停。在观…  相似文献   

15.
16.
江雪娇 《南昌教育》2005,(11):22-22
哲人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语文老师说:“学生也是有思想的芦苇。”科学技术日益精湛,人类物质力量也渐趋强大,但是人的生命人的精神还是有脆弱的时候,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秋风中的芦苇,但不是枯萎的芦苇,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芦苇。俗语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语文老师说:“教师只是郭橐驼(柳宗元笔下的遵从树木本性种树养树的园艺大师)。”  相似文献   

17.
听一名教师上《荷塘月色》,为了“活摹”出荷塘月色之美,让学生感受章意境之美,这位教师把中有关写景部分全部化为画面,一会儿荷花,一会儿杨柳,就连每一幅画的进出都设计了变化,或百叶窗状,或收缩……再伴以风铃声,车辆驶过的声音,整节课弄得学生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8.
王雪芹 《山东教育》2004,(18):38-38
语文是一门最具灵性、至纯至美的科目,充满灵性的语文呼唤语文教学的灵性。  相似文献   

19.
蕉鹿梦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刻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这节语文课是学习《揠苗助长》这一则寓言故事,我让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就在孩子们把书读完,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另类”的声音:“咿呀,真有这么傻的农夫吗?”我循声望去,见是班级中一个调皮的学生小健,平时上课就特不守纪律,我刚想批评他几句,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见一些学生叽叽喳喳地附和着“是呀,是呀,真有这么傻的农夫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