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刊》2004年2月20日3版《卸任总理朱镕基的淡泊生活》一中有这样两句:  相似文献   

2.
小金猴和“问”家三兄弟“疑问”、“反问”、“设问”外出旅行。行至长城脚下,天色已晚,决定找家旅店住下。  相似文献   

3.
4.
傲气和傲骨是兄弟。乍一看来,似乎难分仲伯,事实上傲骨是大哥,傲气是小弟。  相似文献   

5.
“马群”与“群马”,尽管都是由“马”和“群”构成的词,只是词素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下面试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句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6.
7.
“男主外女主内”,这话在我家被应验了。我家大事小事都是老妈操心,老爸呢,说是在外面经营鸡血石生意,但忙少闲多,平日闲得慌,便有了这“三要”。  相似文献   

8.
9.
小煜 《辅导员》2010,(5):7-8
那年我在德国时,大雨雷电将我院子里一棵老树击中,它倒下来正好砸在铁房顶上。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林业局的官员已经按响了我们门铃(热心的邻居早就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我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棵树卖多少钱,修完房顶后是否还有节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向来不乏炒作事。其中有一种很常见,即通过对权威的适当"撞击",以达到自我闪光目的。用闻一多在一封信中的话说:"非挑衅不可……。要一鸣惊人则当挑战,否则包罗各派人物亦足轰动一时",①闻一多之"挑衅",所指为当年的创造社。其实不仅创造社如此,整个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似乎都有这么一种传统,非挑衅不足以解决问题。那时的文坛不单停留在"挑衅"程度上,实际要严重得多,唯"骂"之一法亦流传甚广②。杨光祖先生的文章,情况当然好多了,没有那种"骂"之话语,不过,"挑"味还是不少。杨先生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皇、帝、君、王"是一组同义词,但学者历来对此有不同理解。古汉语同义词同中有异,本文试图把本组同义词以先秦至汉作为共时层面,上溯下联,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在一个词义的系统中运用多手段、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型的方法,精确地辨析该组词义。  相似文献   

12.
这位姐姐真够“馋”的,见苹果就露出“馋”样,大吃三个还不过瘾,吃坏肚子也不吸取教训,又大吃起火锅来。文中作者就是通过两个情节将“馋嘴猫”姐姐的个性演绎得活灵活现,再加上作者活泼、调侃的文字,使习作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希望"和"盼望"都可以表示期待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但有时"盼望"不能替代"希望"。为了探求其中的规律,本文从"辨析相异语素、分析语境适用和分析语体适用"三个角度比较分析"希望"和"盼望"的异同。"希望"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盼望"只可以作动词;"希望"相对于"盼望"主观性比较弱,有时可用于否定式并可被量词修饰;两者大多用于书面语。在文学作品中"希望"比"盼望"使用得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4.
《阳光搜索》2005,(12):55-55
那年我在德国时,大雨雷电将我院子里的一棵老树击中,它倒下来,正好砸在我的房顶上。  相似文献   

15.
我的兄弟     
小学,我和你同学了2年,我的死党——李伟鹏。我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家园中,在茫茫人海中,能够遇见你,是我的福气。为什么我俩的友谊那么深呢?也许我们相似的地方太多了吧。  相似文献   

16.
李子鸣 《红领巾》2009,(7):82-83
如果有人要问我,在我认识的老师中我最喜欢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宣布:当然是吴大仙老师了。怎么样,名字酷吧?  相似文献   

17.
在阿尔奈和汤普森对世界民间故事类型的分类中,有一个"三兄弟"类型,其中此类型故事中的一些故事都包含有"对勇敢的考验:任务"和"最小的儿子获胜"两个母题。文章遴选了此类型中的两个故事,运用弗·雅·普罗普研究神奇故事的31个功能项的分析方法,呈现故事的细致形态,探掘故事隐含的深刻寓意。"对勇敢的考验:任务"揭示了年轻人成长乃至成年的蜕变过程,也是对成年礼的隐喻性描述;"最小的儿子获胜"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之光,是"三段论"叙事结构的客观要求,更是对恒久之问"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实现自我、获得成功的人生"的真理性回答。  相似文献   

18.
我家有三个胖子,“大胖”妈妈、“中胖”哥哥、“小胖”我。因为我们胖,所以有点懒,想要减肥有点难,但是我们的自尊心都很强,有时减起肥来也是很疯狂的。  相似文献   

19.
五指兄弟     
当时五指兄弟开心地画着画,突然,桌子被人撞了一下,歪了。它们赶紧把桌子扶正,可是中指反应慢了一点,一不小心被夹住了。中指抽出来一看,发现皮肤被划破了,还流着血呢!大拇指和食指赶紧上去包扎。  相似文献   

20.
"的、地、得"在文稿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许多人尚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它们。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的、地、得"的词性不清楚、语法特点不熟悉和用法缺乏了解。因此,作者和编辑必须高度重视用词的规范性,加强汉语语法学习,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