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感悟     
留给子孙金钱,莫如留给子孙书籍;书籍,多给人以智慧;金钱,往往带给儿孙怠惰与祸患。  相似文献   

2.
唐有泉 《辽宁教育》2002,(7):99-100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石灰吟》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于人间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简单读书     
纯衣 《当代职校生》2007,(10):29-30
不知不觉,以书为伴。有时想想.手握一卷芬芳的书.在月下漫吟,在花间诵读,真是难得的逍遥.难得的快乐。 我的手指触摸着光滑馨香的书页,让前人的思想静静流淌存我的周身,我默默地品味,细细地咀嚼,遇到会心处欣然颔首,遇不合我意处用朱笔浅浅勾出,注上自己的观点,寥寥数语,写来格外舒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读书九诀     
春碧 《河北教育》2006,(4):40-40
一心——荀子在《劝学》中云:“君子结于一”,意思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  相似文献   

5.
论读书     
周国平 《阅读与鉴赏》2006,(10):24-25,69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7.
8.
感悟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读书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另一位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的穴位和经络。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叶圣陶先生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人生感悟     
烦恼和快乐,是两粒生命的种子;在心田上播撒什么种子,生活之树上便会结出什么果子。  相似文献   

10.
感悟青春     
每当看到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我就禁不住怦然心动,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再年轻20或30年,那该多好啊!然而,时光不会倒流,青春不会再来。但又换一个角度想,我也曾经拥有过青春,也拥有过激情和梦想。 现在清点人生历程,却不难发现:昔日的梦想有许多没能实现,昔日的激情也消耗殆尽,空留些许遗憾;仔细盘点人生,却留下了许多醒目的脚印,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自己汗水和心血砥砺而成的,因而又有几分欣慰。  相似文献   

11.
漫谈读书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希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孝顺 《学语文》2003,(3):17-17
世人皆重为学,东洋西洋,远古近今,无不然。公元前4至3世纪我国荀子有《劝学》篇,2000余年后英国杰出哲学家培根亦有《论读书》文,均畅论学习的重要性,各个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姑且不去评论它们论说的内容,单就  相似文献   

14.
读书苦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绛 《中文自修》2004,(1):51-52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  相似文献   

15.
读书苦乐     
杨绛 《教育文汇》2004,(7):44-44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力与美的结合,它给人带来了无穷的享受,无尽的乐趣,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要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吴伯箫在《书》中写到:“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人以城市的繁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冒险的故事,年轻人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吴伯箫在《书》中写到:“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人以城市的繁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冒险的故事,年轻人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