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贵刊的一名省外读者.通过订阅《新闻知识》.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新闻知识》成了我工作、学习的良师。我是工作在最基层的一名广播工作者,采写稿件、编采节目是我的主要工作。虽然.我为党报党刊写了十三年的稿件,收到了不少的内部刊物和资料.但是我觉得,《新闻知识》办刊质量较高.介绍的采写经验很具体.很实用.这是我订阅贵刊的感受。1995年的11月,我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介绍《新闻知识》的征订广告,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订阅厂一年的《新闻知识》。当我收到第一期《新闻知识泽]物后,读罢大有相见恨晚的…  相似文献   

2.
李树林任空降军某团政委近三年来 ,始终把新闻工作当成部队的一件大事抓 ,取得了好成绩。该团按《纲要》加强建设的先进事迹多次在《空军报》、《基层政工读物》、《解放军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刊(播) ,这无疑与李政委关心新闻报道工作和亲自参与报道工作分不开。注重报道骨干的培训是抓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一环。李政委深知 ,要想搞好新闻工作就必须加强报道员队伍的建设 ,搞好队伍建设 ,就必须加强报道骨干的选拔培训 ,这是打基础的工作 ,马虎不得。每年新战士一入伍 ,他便指示政治部门到连队摸底物色 ,发现好苗子后进行重点培养和扶…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在乡镇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10多年了。历届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关心支持《新闻爱好者》的征订与发行,给我们通讯员每年都订阅了《新闻爱好者》。我从第一次阅读《新闻爱好者》开始就喜欢上她了,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是她使我走上成功之路,使我由一名农民通讯员转正为乡政府的一名国家干部。在这里,我代表广大基层通讯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新闻爱好者》。《新闻爱好者》知识性强,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栏目都适合通讯员的口味,真可谓“知识库”。她给新闻工作者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增长了知识,工作…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内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书廷,30年如一日笔耕不止,30年来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6000余篇,著有28万余字的《百舸争流》一书,并为内黄县培育出一批基层通讯员。图为他在拍摄新闻照片。张涛摄编辑老师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新闻爱好者》是我在2000年新结识的良师挚友。它是在1999年部队进行工作总结时,连指导员为奖励我荣获基地新闻报道二等奖,特订了2000年的《新闻爱好者》送给我。在未收到刊物之前,我还羡慕别人的影集、手表、钢笔好,可接到第一期《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5.
读了《新闻通讯》第三期上的《“联”的效应》这篇文章,觉得湖北南漳广播电台注重“联”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新闻单位,特别是县(市)新闻单位学习。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干新闻工作已近十年,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深感作为基层通讯员,最希望的是能得到新闻单位经常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可是,现在,有些  相似文献   

6.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推进"走转改"活动。2014年,先后开展了《广播记者走基层——改革宁波行》、《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化走转改,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纪行》、《行进亚非欧,寻访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人》、《广播记者走基层——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海上丝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记者,这是我从去年5月正式结识《新闻三昧》后走过的路。我要首先向《新闻三昧》道声“谢谢”。去年5月以前,我对自己的出路和新闻爱好产生困惑。是《新闻三昧》刊登的通讯员成才故事感染了我,我把自己的心声、体会写成文后寄给《新闻三昧》。刊发后,我有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上的不快、人生中的失意随风而逝。在《新闻三昧》老师的扶植下,我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基层通讯困境面面观》还荣获该刊1999年度  相似文献   

8.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9.
当我翻阅《新闻导刊》杂志2009年第一期时,被杂志清新的版面、丰富的内容迷住了,于是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作为《新闻导刊》的一名读者,这些年我和她一起成长,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新闻导刊》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理论性、可读性、参考性极高,对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基层通讯员的指导性很大。  相似文献   

10.
我的几点感想李梦莲今年10月,是《新闻战线》创刊40周年的大喜日子,编辑部的同志请我谈谈在《新闻战线》工作的经验体会。我干新闻这一行有50个年头,在《新闻战线》就工作了40年,也可算是“元老”一个。经验体会谈不上,感想倒有一些。第一个感想,就是在《新...  相似文献   

11.
征订工作刚一开始,我便到邮局订阅了一份2002年的《新闻爱好者》。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结识,我深深地感到:是新闻写作使我与惭闻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一名农民新闻业余爱好者。《新闻爱好者》以其容量大,视野新、实用、实在而深受我的喜爱。每期杂志收到后,我都逐篇逐字细读,每篇文章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她使我在新闻写作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场短新闻的采写》、《“一句话新闻”有啥好笑》等一篇篇文章时刻激励我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洞察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去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去唾弃社会的丑恶现象,更…  相似文献   

12.
章庭 《青年记者》2009,(15):47-49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我在大众日报社专职干新闻美术工作整整40年。若加上50年代前期我自上中学以来应聘做《新少年报》、《金华大众报》的通讯员,坚持业余创作投稿数年,专职与业余新闻美术工作总共干了有46年之久。这么漫长的新闻路,我是怎么起步的?有哪些难以忘怀、值得回忆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在学习《新闻知识》过程中,的确收获不小。我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原来对新闻采写是一个外行。平时身边所发生的值得写的新闻题材很多,可是几乎都放过去了。1991年10月份,在县台同志的帮助下,我开始学习新闻采写。尤其是《新闻知识》到手之后,我的水平不断提高,由原来等新闻到找新闻、抢新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爱好者,与周围一些同伴共订《新闻记者》已两年。今年报刊提价,我还是坚持定了《新闻记者》。这里,我想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谈一点我们的看法。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之所以订《新闻记者》,旨在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可我们在一起议论时,总感到《新闻记者》给我们这些层次的人开辟的栏目少了,因此我们有个小要求,能否在新的一年里多开辟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济南时报》的《太阳周刊》改版为《新周刊》,我负责“新娱乐”板块的编辑工作。众所周知,一份周刊的娱乐新闻与报纸日常的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相比有着天然的劣势,那就是在时效性上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读者评刊     
《新闻爱好者》帮我成长我在商城县广播站搞通联,编专题,有时还采访。工作之余也向上级新闻单位投寄点稿件。但用纸率极低。我认为自己一没送稿机会,二没熟人,投稿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所以,停笔5年没有向外投稿。《新闻爱好者》公开发行后,我仔仔细细地阅读。新闻前辈、中青年记者的成长道路和基层通讯员坚持业余写稿的事迹激励了我,深入浅出的新闻采写讲座和好新闻作者谈的体会,使我入门有了引路人。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一次,我采访逮捕扒车越货团伙的大会,按常规,发个大会消息就行了。我没有那样做,而是用大会场景、  相似文献   

18.
编外发行员     
南阳县黄台岗乡政府王清海同志,无论在会议上或是下队工作,都要给基层领导或爱写稿的人们介绍《新闻爱好者》刊物的内容和对报道的帮助。因此,同志们亲切的称他是《新闻爱好者》的编外发行员。他何以对《新闻爱好者》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他说,我订阅《新闻爱好者》之前,给县广播站写篇报道,很吃力,编辑经常指出主题不突出、层次欠分明等,自从1987年潜心学习《新闻爱  相似文献   

19.
列宁热爱新闻工作,把自己列入新闻工作者的行列。1917年4月2日通过芬兰边境时,他在职业栏中填了“新闻工作者”,1918年10月要求参加新闻工作者工会。列宁始终把新闻工作同革命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笔为武器,用来摧毁旧世界,建设新社会。十月革命前,列宁先后参加了《火星》、《曙光》、《前进》、《浪潮》、《回声》、  相似文献   

20.
1987年2月我转业到海安县档案馆工作,首次看到《档案与建设》,心里就甭提有多高兴了,一口气拜读了几期。我觉得《档案与建设》贴近机关、基层和读者.是我们做好各项档案工作的好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