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年一贯制”又被称作“中专起点大专教育”。“五年一贯制”学生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特点,给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为此,管理者应当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析高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是由于家庭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以及特殊年龄阶段和教育分配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当前高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存在着教育管理观念陈旧、工作重心不突出、人员配备不合理、方法单一保守等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正确引导、措施上切实加强针对性,进一步推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问题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关系网络中被建构生成的,体现出复杂性、关系性等特征。本研究运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阐释了“问题学生”是由于教育资本分配不均造成的,且惯习又使得“问题学生”的处境处于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审视当前中学教育现状,不少学校存在厌学滋事、迷恋网吧甚至打架斗殴、玩世不恭等“桀骜不驯”的学生,虽然这些“问题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对学校、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社会犯罪呈低龄化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敲响警钟。有人埋怨学校教育的不作为,难道学校没有管或不想管吗?其实教师为之耗费的心力很大,只是有时结果让人无奈而已。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5.
“问题儿童”的形成有社会原固、学校原园、家庭原因等各方面影响,在其不良行为的矫正中,学校应根据自身忧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管理等环节,并协调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减少乃至杜绝“问题儿童”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导致的亲子教育缺失给“留守子女”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习成绩普遍比正常家庭子女差,人格缺陷令人忧,行为问题多。产生这些不良影响的原因有家庭监督失控,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日常生活环境和学校及社会环境的不良等。最后呼吁并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使“留守子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身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的教育生态来看,在学校中,劳动教育被“弱化”;在家庭中,劳动教育被“软化”;在社会上,劳动教育被“淡化”。因此,学生的劳动教育要从小抓起,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家庭的教育辅助作用、社会的教育支持作用,实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生活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顾建霞 《教师》2008,(20):28-28
体育教育可以分为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等。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体育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伸,要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9.
迟永安 《考试周刊》2010,(44):235-236
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方式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潜能生”。加强“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提升全班学生整体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和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的要求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意识落后,人际关系紧张,许多人就称他们为“问题学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使这些弱苗也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归因理论在转化职专“问题学生”方面会给广大教师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得到有效降低,仅靠学校方面的努力是不足够的,家庭方面也应该认可学校工作并给予支持,在此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可以采取“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使得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小学班主任一般负责学生平时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当他们存在情感或者是成绩上的问题时,都会及时帮助解决,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家校共育”可以使得家庭更加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从而跟着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注“心育”渗透 优化“德育”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尤为突出,如网络迷恋、独生子女的骄纵、性观念淡漠、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等,这些都表明了,关注学生的“心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所谓“心育”,即心理素质教育或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从心理教育对象看,可将其分为社会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学校教育来说,随着“双基”工程的巩固和招生选优政策的弱化,学校在校生大量增加,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得过且过;许多家长对子女也不抱什么奢求,但求供完中学了事;部分教师则成天悲叹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埋怨学生的多,分析自身失误的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协调音符增多,师生之间矛盾增大,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见提高。  相似文献   

14.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双减”精神,是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当前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过于强化智育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五育”的内涵和意义,学校教育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问题学生”是目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问题学生”的成因涉及学生生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它们常互为主从,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灯 《天津教育》2008,(10):31-32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常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行为“怪异”甚至越轨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包括“问题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成功教育的核心内涵。本文对“问题学生”张青(化名)的研究只是个案,其真实性只限于他一人,但希望对他的研究过程能给遇到这类学生的教师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日益频繁,“留守儿童”队伍在逐渐壮大,农村中小学里的“留守学生”在逐年增加。“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中国第一所行走学校”的准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行走学校,学生大都是让学校、家长头疼的“差生”、“问题生”,学校的教育特色是“行走”,也敢体罚学生。学校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9辆军绿色的大卡车便是他们的校舍,千里征途的苦和累伴随着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五育”融合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最好以“食育”为突破口,以此连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承担学校的绝大部分劳动,由此形成学生自治的基本责任和担当。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需要发挥社会教育力,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