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和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被引入教育领域 ,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传统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中强调“差异性” ,在教与学中 ,提倡批判的、反正统的思维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方面做了介绍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2.
学前课程编制的后现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端于化、建筑、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根本宗旨在于重塑现代性,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1984)一发表后,后现代思想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复杂性等逐渐渗入到人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及课程编制的新的见解与主张。在多尔(Doll)、舒伯特(Schubert)、斯拉特里(Slattery)等一些后现代主义那里都能见到。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变革的基础是多元文化的生态整合和复杂性思维方式;要求课程变革由课程开发单一主体和权力集中转向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和分享权力、共担责任,课程实施由控制与静态性转向对话与生成,课程评价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在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方面,强调突破意识,培养了大学生的新思维、新方略;提倡多元化思维模式,避免了大学生的思维僵化和局限,促进了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个人主义"、追求"极致自由",阻碍了一些大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游戏人生、放逐理想,消解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各种影响,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的路径选择,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使之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针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范式渗透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也给传统教育评价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教育行为的改变。基于后现代主义倡导反思和批判,反对单一思维和提倡多元化视角,强调不确定性和尊重差异,推崇对话与交流的理论取向,为审视和反思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本文拟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窥探幼儿园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二元论和科学理性的批判,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体中心主义的消解,其基本价值取向为:1.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推崇多元。现代文化强调同一性和一元性,而后现代主义恰恰相反,主张差异性与多样性,倡导不同主体,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消灭歧视与等级,主张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主张对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解释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是在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课程的生态理念,重视知觉意义和整体性研究。通过对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的解读,促使我们对其思想精髓有更深的了解,并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生命课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课程范式强调课程的过程性、整体性、生成性及自组织性,这对于我国生命课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与消解二元论、科学理性、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呼唤课程价值理念由忽视"以生为本"转向关怀学生生命价值,课程目的由同一性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课程内容由与学生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与我国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反恩传统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局限,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关联性,指出了我国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以其鲜明的反本质主义旨趣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成性思维,掀起了课程论探究领域学术范式的革命。以本质主义及其认同性思维为逻辑起点运行了几千年的学校课程,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批判与否定,学校课程的品质、使命、运行机制具有了新的视野与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思想界萌动了一种新的思维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思潮,其表征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它追求一种"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反二元论、反实质化、去中心和反整体性,倡导多元化思维、否定性思维,强调不确定的内在性,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理性进行质疑。后现代思想者针对近现代以来在技术理性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性"师生观进行了批判和解构,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新的阐释,从而使人们对师生关系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课程范式强调课程的过程性、整体性、生成性及自组织性,这对于我国生命课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哲学思想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一股鲜活的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 ;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经验认识论 ,奠定了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基石 ,形成和建构了多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及其课程理论框架。多尔的课程理论在课程的本质、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内容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视点下的课程编制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编制是课程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现点出发,阐明了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理解,并对传统的课程编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世界性的思潮,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的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和内在性的特征,为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课程评价方面也彰显其思潮的影响,如课程评价走出一元化或二元化的范围,走向多元化和注重差异性;课程评价标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和流变性转化;课程评价方法由量化评价为主向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发展等。后现代主义以其独有的特征,影响着课程评价的发展从一个数量化的理性时代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观视角看后现代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对西方社会和全世界都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潮。本文通过后现代主义独特的知识观这一视角,分析其在课程上的三方面影响:课程内容、课程与教学、课程评价,从而对我国当今课程改革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行为的后现代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以其全新的视角和强调批判的特点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其独具特色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观念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维,其思想也影响到了课程领域。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其教学行为影响着课程改革。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教学行为也将发生一系列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西方的简单、封闭、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和无情的鞭鞑,提出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本文拟探讨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研究的积极意义,并对之不足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介绍了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对以往学科划分过细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整合课程的要求。生态后现代化主义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生成性思维”,介绍了生态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