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教材是规范的语言文字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每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细细品读,我们还能发现,有些课文中包含着许多育人艺术,给为人师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3.
在课程教材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什么是一堂好课,是大家探讨最多的话题,有人说,一堂好课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好课都必须守住的底线;有人说,好课是追求学生收获的,如同农民没有收获的耕耘是徒劳的一样,学生没有收获的课是失败的,收获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有人说,一堂好课不仅是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课,教师不但能答疑,而且还能启疑,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还有人说,一堂好课,学生应当觉得轻松,感到兴奋,感到自信,好课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满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学科。一堂语文课上得成功与否,与课前组织教学的引入展开关系很大,诸如解题析题引入,社会人生百态引入,幽默故事引入,作家趣事引入或是精语妙言引入等,其中运用趣事妙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下面,本文谈谈语文课的艺术引入。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高年级的语文课,往往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不但从字、词、句等方面掌握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也从布局谋篇的角度学习了一些写作知识,还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审美教育等等。因此,可以说学习一篇课文的确是一课多得。但是,上述所讲的“多得”多是与本课的语文知识相关,学生得的虽“多”,  相似文献   

6.
张腾飞 《成才之路》2013,(19):61-61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多为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既有天文地理,又含古今中外之事,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最好的范例。这时,我们语文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赏析优秀作品,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自己也能写出一篇好作文的想法来。  相似文献   

7.
晏屏 《教育导刊》2004,(3):126-126
语文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智慧的艺术,也是塑造学生美好高尚心灵的艺术?教材精选了许多名家名篇,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这优美的世界,使他们得到真善的教育,而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能否辨别、感受或取舍、并且思考、学习,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手段。我们应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给他们营造一个活泼、实在、有效的艺术氛围,进行点拨教学,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并挖掘其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让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打好基础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使学生学好语文而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何为华实统一的语文课?简而言之,华指课改后的新教学法,实指传统教学法;华实统一指以中国传统教学法为基础,大力实施课改后的新教学法。我们要追求华,但不能华而不实,成为浮华。如课堂成了小品晚会,过度使用多媒体,课堂高分贝,无集中的自由,衍生出不少耗时的游戏、表演等……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将几篇文章组合为一个单元,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让学生通过几篇课文的学习,达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延宽 《教师》2015,(4):3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有差异,智商有高低,学习能力有大小,学习差距大,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笔者采用实施了分层培养,把握教学策略,贯彻分层目标,加强个别辅导,培养学生自信等一些育人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她所蕴涵的美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语文课的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文章进行硬性把握理性分析,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美。学生很多时候的学习都是机械而盲目的,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而学,为了应付而学。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培养出学生什么审美能力呢?美就这样被忽略,被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经意地省略。其实被忽略的不仅仅是美,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时作者不但不能重复别人,且不能重复自己。雷同向来被视为艺术创作的大忌。然而,这只是艺术品彼此之间的一种对外政策。作为艺术品的个体,还有一项内部政策,即允许对某种重复的追求。一些着意安排的重叠和反复,往往可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中学语文教材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体验学习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和情境。让学习参与其中,去观察、感受、思考,以认识事物,体会感情,养成习惯,形成观念。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首先,有对学习活动的体验。例如,阅读和写作是两项重要的语学习活动,这里充满了艰辛,经常是久思不明。久虑不得,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一旦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洋溢着无比的快乐。过程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品尝得到。第二.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语知识主要是传承,大量的是间接学习;但也有直接的创造性学习.如收集、分析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入住汉语大家庭的外来词语,归纳其特点。即使是学习前入创造的语知识,也可以使用归纳法.让学生感受某些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积累众多例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言宾语前置的几条规律。进行这样的学习,就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第三.对作品情境的体验。中小学语教材,大都是以章(作品)的形式呈现的。那些质兼美的佳作,尤其是学作品。都是通过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来表现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主题。学生学习这些作品,由于时间、空间、阅历等等的局限,阅读障碍较多,难以走进作品,只有引导学生去体验作品中人物生活的情境。才有可能真正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在这方面,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很突出。而一般章又论及较少,所以本主要谈一谈这一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要在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语文素养的培养。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学生能在诵读吟咏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在读中体验,从语言文字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营养。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语文多点"趣味"要想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得让学生喜欢语文,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去说、自主地去探究,饶  相似文献   

16.
黄梅英 《现代教学》2013,(7):131-131
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指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字、词、段、篇,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同时,还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与一个个高尚的形象接触,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意志、性格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即将学科育人的功能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求真。当今的语文教学应在创新、求真中求得发展。语文课的创新求真主要表现在对课文教学的处理上。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卢春艳 《学周刊C版》2014,(5):122-122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只顾及到文章结构的分析.语、修、逻、文的探讨,分析得可谓细致.讲述得可称全面。但是.作者为何这样安排的原因.学生却只是一片茫然。因为教师对文章语言所运载的闪烁的思想视而不见.文章是为了传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或者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离开了文章的思想.单说表述思想的语言文字技巧或结构技巧.就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20.
中职的学习生活正处于整个学习历程的关键阶段,而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也会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中职教育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中职语文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全面贯彻德育思想,获取知识,培养高尚品德以及基本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以文渗透德育的主要内容中职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是多种多样的,所有内容均是精选和优选出来,不仅仅有着教育教学的作用,还有一些隐藏的隐性教程,有利于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