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当今世界和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德育中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生态德育观建设、加大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学力度、丰富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等措施,解决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谭小雄 《教育与职业》2015,(10):115-117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围绕“人—自然—社会”建构的新道德教育范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开发问题提供了新的维度.文章尝试在生态德育语境下,从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推动高校多维性开发大学生职业技能;以和谐的生态社会观,促发大学生职业技能多向度均衡延展;以新的生态世界观,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自然而然地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下,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种情况之下,将生态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运用帕森斯AGIL模型分析高校生态德育在环境适应、目标达成、资源整合、模式维护等方面的四种功能,发现内容片面化、目标抽象化、资源整合弱化以及文化建设虚化是影响高校生态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满足系统功能要求,高校需要通过坚持价值引领、激活德育对象、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和谐氛围等途径来推动生态德育的深入开展,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为了应对复杂的学生工作形势,德育工作者应当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加强学习与实践,力争提高自己的情感理性应对能力,提升大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趋利避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新常态"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等特点,必须制定新方法。本文通过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明确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新媒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普遍缺失,表现在对师恩的淡漠、拒绝还贷、诚信缺失、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等。为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应该培养学生的知恩意识、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从细节入手开展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立人立国之本。诚信教育是培育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将社会生活实践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诚信教育回归社会生活实践。具体来说,诚信教育的目标要贴近生活,方法要突出实践,环境影响要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9.
媒体素养教育伴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并日益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大学生德育与媒体素养教育关系的辩证分析,探讨二者进行教育整合的可行性,并以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德育视角下大学生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实现德育与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生命视角下德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德育是一种知性教育,并被意识形态化,忽视人的生命,缺乏情感交流,故难以走入学生心灵深处,实现德育目标。如何走出德育困境,进行德育创新成为困扰德育工作者的难题。本文力图从生命视角对德育创新的理念、原则与实现条件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影响着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中,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生态德育观与德育生态观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相互交融碰撞产生了新的德育工作观。早在20世纪就开始盛行的生态德育观与当前提出的德育生态观是两种不同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对二者的形成背景、内在涵义和具体内容加以比较,阐明二者的概念之别。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考评角度有很多不同,其中站在德育教育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的思政教育就是一个重要考评角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将从德育视角来进行大学思政教育的探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进程进行梳理,分析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指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高校生态文明的路径.认为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当前人类拯救自我的一味良药.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理念,在“生命自觉”中不断提升人类的道德境界,理应成为当下高校育人的主旨.少一点功利色彩,多一点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关切,不应成为高校教育的奢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教育也失去了其本真,同样也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大学生行为失范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的失真以及大学生自身。除此以外,现行的道德教育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本质、内容与方法都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生态德育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群体内部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仅对身边的环保行为较为重视。大学生内部不同分类的群体消费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但主要差异在手机、电脑、饮食、书籍等方面。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群消费差异抓住生态德育工作重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生态德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生态德育观与德育生态观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相互交融碰撞产生了新的德育工作观.早在20世纪就开始盛行的生态德育观与当前提出的德育生态观是两种不同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对二者的形成背景、内在涵义和具体内容加以比较.阐明二者的概念之别.  相似文献   

19.
王祺 《成才之路》2013,(27):27-2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工作者要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整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手段、更新教育内容,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存在知行不统一、诚信行为的自律性不强、诚信评价双重化、对社会诚信信心不足的现象。在德育视角下,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需要态度鲜明、坚持目标引领地处理好社会与个人、他律与自律、认知与实践的关系,把握整体性、层次性、契合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典型示范、全过程引领,加强实践、全环境体验的创新路径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