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爱”为“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层深入,在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四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的重要方式。一、把握探究内涵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1.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征是自主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2.探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探究”,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经过独立探究获取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学习。但在数学活动中只有少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多数学生处于探究之外,处于“观望”状态。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养成主动探究意识,并逐步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5.
李胜永 《教学月刊》2009,(10):31-33
从2000年9月开始,我们开展了高中化学“主体探究”教学的探索。这里所指的化学“主体探究”教学,是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主动地探索化学的知识和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领悟科学本质、发展人的天性并得到有效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估;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由此可见,探究作为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其本质是主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扬的就是学生主体的自觉、自主、主动。就教学而言,教学过程就是对问题的反思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既要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更要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可以说没有主动就没有探究。  相似文献   

7.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压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活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试从“适时设疑,创造‘舆论’氛围,激将探究”“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压力”“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在感觉‘上当’后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压力”“在引用旧知学习新知中,促进学生思维压力的形成”这四点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压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构建探究活动的环境,使学生主动的发展.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探究活动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浙教版数学教科书设置了“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设计题”等栏目,很多教师也逐步把这类探索思考的体系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动力、起点,科学探究活动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面实施科学新课程的今天,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知识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创造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思维发展的催化剂。“问题导学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为主线,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主动探究、再发现、再创造提供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1]。  相似文献   

12.
<正>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着眼学生认知水平与现有经验设计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灵活应用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笔者认为,“主题式探究”活动应在课程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基础上开展拓展研究,即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与真实问题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知识整合,促进能力建构,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模拟实验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现实的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它强调“从做实验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原动力。”而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问题意识,是学生对未知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反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与“答”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它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任务。其优势突出地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探究性学习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积极探索。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它重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彻底抛弃“授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确立问题探究的观念,强化问题意识,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中培养创造能力,主动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是把综合探究引入高中政治课,努力探索“综合探究学习活动”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利用高中政治教材提供的诸多适合开展“综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素材和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依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开放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解决问题.”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陈燕 《物理教师》2013,(10):14-15
本课题设计的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